斗轮机培训材料一、目的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作,延长机器设备使用寿命,最大程度提高装卸效率,加强司机设备操作、巡检的规范化意识,避免因设备操作、巡检不当而引发机器损伤及工伤事故。
二、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1#斗轮机、2#斗轮机。
三、操作、巡检人及职责1、各班班长及设备使用人员为机器设备负责人。
2、职责范围包括机器设备的操作、巡检、定期试验等。
3、责任人员负责设备的操作与巡检,并作记录。
四、操作规范内容及注意事项1、斗轮机巡检1.1、斗轮机的构造、参数和行走的组成和检查1.1.1斗轮机的构造和主要组成部分:由斗轮机构、悬臂胶带机、俯仰钢结构、行走机构、俯仰机构、回转机构、中部料斗、附属结构、尾车、机电保护装置、洒水除尘系统、润滑装置、液压系统、电缆卷筒、电气室、司机室、电气系统、配重等组成。
1.1.2行走机构组成:行走电机、制动器、减速机、电机风扇、驱动轮、行走轮、清轨器、接地靴、电缆、水缆的拉紧保护、防跑制动器、防风系缆、行走锚定、声光报警装置、大车前后停止限位、防撞缓冲器、大车润滑、就地操作箱、检修箱。
1.1.3查轨道有无障碍物,沿线无关人员是否撤离,检查轨道沉降情况。
1.1.4行走轮完好,无裂纹、啃轨等缺陷,轮子与轨道应平行,下轮面应轨道紧密接触。
1.1.5驱动轮的电动机外观完好,接线完好,连接螺栓无松动,进线盒封堵完好。
1.1.6大车行走制动器完好,工作正常,制动片不会磨到传动轴。
1.1.7大车减速机无漏油,油位、温度正常。
1.1.8斗轮机两个终端限位保护完好,无弯曲、歪斜等损坏现象1.1.9操作箱开关是否都在停止位或零位,防风系缆和锚定是否都抬起。
1.1.10前后停止限位开关是否有效,无弯曲、歪斜等损坏现象。
是否能与限位支架触碰。
1.1.11接地靴与轨道接触良好,用手扳动有一定下压力。
1.1.12防跑制动器外观完好,接线完好,大车行走时会自动抬起。
1.1.13润滑管线接头完好,无漏油、压扁、鼓包现象。
1.1.14上机前要试验电缆限位开关是否动作。
卷筒拉紧限位是否有卡住、卷筒是否会变形外观无明显积尘、积灰。
电机外观、接地完好,地脚螺栓无松动,进线盒封堵完好。
1.2、喷淋水系统1.2.1喷淋水系统组成:各种水阀(总阀、进水阀、出水阀、再循环阀、溢流阀、排气阀)的作用、水位计、压力表、多级离心泵(扬程82.8M)、各个洒水点(悬臂皮带头部抛料点、尾车头部料斗、悬臂皮带尾部导料槽,斗轮卸料槽、中部料斗、地面皮带导料槽)1.2.2水箱水位应在1.4M-1.6M之间,低于1.4M时交班者应进行补水,水泵外观完好,地脚螺栓紧固无松动。
检查水箱水位,喷淋头有无堵塞。
进、出口阀门是否已在开启状态。
平衡管应无漏水现象。
1.3、回转机构组成和检查1.3.1回转机构组成:回转终始角度保护、回转电机、行星减速机、制动器、转盘轴承、回转防撞缓冲器、回转润滑(与俯仰铰轴、悬臂皮带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共用)、回转禁区。
1.3.2回转润滑压力不得超过21Mpa。
1.3.3检查齿轮的润滑情况以及齿轮内是否有杂物。
齿轮外观应完整。
1.3.4检查回转电机外观完好,外壳接地完好,地脚螺栓无松动。
进线盒封堵完好。
减速机螺栓无松动,脱落,油位在1/2-2/3之间,角度限位开关的支架外观完好,接线无脱落现象。
1.3.5查看回转减速机油位。
油位应在1/2-2/3之间,油质良好。
需用内六角转开。
1.3.6润滑管线、配油器完好、无漏油、无鼓包现象,润滑油站的油脂量在1/2-2/3之间,油站内压力表、油管接头完好,无漏油现象。
油站内部无积料、积灰。
1.3.7检查回转大轴承处积料情况,应及时清理,在积料不严重的情况下可每船清理一次。
1.3.8回转防撞缓冲器无变形、开裂,与回转机构交接处无脱胶、开裂。
1.4、俯仰机构的组成和检查1.4.1俯仰机构组成:俯仰上下限位保护、俯仰液压油站电动机、冷油器、流量表、温度表、俯仰油缸、波纹罩。
1.4.2液压站的油位在1/2-2/3之间,温度不能超过65℃。
1.4.3油泵电动机运转正常,温度及振动不超限,无异味,无异响。
各油管无鼓包、漏油现象。
1.4.4液压活塞杆密封环处漏油现象,波纹罩无破列、损坏现象。
1.4.5俯仰限位是否有效。
1.4.6俯仰工作安全压力为200Bar最大工作压力为180Bar,堆取料挡板最大工作压力为150 Bar。
1.5、中心料斗、尾车、上部金属结构的组成和检查:1.5.1中心料斗、尾车组成:尾车料斗、分料料斗、出料料斗、导料槽、尾车液压系统、检修箱、压带轮、安全通行桥。
1.5.2上部金属结构组成:悬臂前段、悬臂后段、塔架、塔架拉杆、前拉杆、平衡臂、后拉杆、悬臂架防碰撞保护、配重。
1.5.3检查料斗是否被砸穿变形,是否有积料,耐磨衬板无松动,螺丝无松动、掉落。
1.5.4液压油站安全工作压力为150 Bar。
温度不得超过65℃,油泵电动机运转正常,温度及振动不超限,无异味,无异响。
各油管无鼓包、漏油现象。
1.5.5检查尾车接料板处是否有积料和杂物,如有须及时清理,防止磨到回程皮带或托棍。
1.6、悬臂皮带机系统的组成和检查:1.6.1悬臂胶带机的组成:调芯托棍、槽型托辊、清扫托辊、平行托辊、缓冲床、空段清扫器、电子皮带称、速度检测开关、跑偏开关、拉绳开关、防撕裂开关、电机、减速机、制动器、皮带张紧装置、悬臂皮带尾部导料槽、液压站、就地操作箱。
1.6.2检查悬臂皮带尾部导料槽是否到位,限位开关是否有效。
1.6.3滚筒轴承座无异响。
轴承座无漏油。
轴承座温度不得超过80℃。
轴承座螺丝无松动脱落。
1.6.4滚筒表面橡胶无大面积的脱胶现象。
震动情况及是否有异响,滚筒是否有物料及异物卷入,重锤积料情况。
1.6.5检查皮带清扫器完好,与皮带之间的间隙适当。
两端的导料槽防溢裙板完好,不漏料。
托辊外观完好,无变形,弯曲。
1.6.6检查皮带无明显撕破、脱胶、断裂、起皮、起泡现象。
上工作面和下层皮带均无杂物。
皮带秤上因无积料,螺丝无松动,外观完好,数值准确。
1.6.7检查拉绳和跑偏开关动作是否灵敏,位置是否正确。
1.6.8检查电机震动值在规定范围内,振动达0.1毫米时应加强监视,达0.15毫米时应停止运行。
轴承温度达65℃时应加强监视,超过85 ℃时应停止运行油位不得高于液力偶合器的1/3,无漏油现象,螺栓无松动脱落、无裂痕。
1.6.9检查悬臂下方横梁上的积料是否磨到悬臂皮带,若有需要立即清理后才能继续运行。
1.7、斗轮机构及悬臂头部导料槽的组成和检查:1.7.1斗轮机构组成:驱动电机、风机、减速机、液力偶合器、油泵、圆弧挡料板、斗轮轴、滑料槽、导料槽、斗轮体、轴承座、斗子、斗轮轴承润滑油站(与悬臂皮带头部滚筒轴承共用)。
斗轮取料过载保护料位高度检测。
1.7.2检查斗轮电机完好,外壳接地完好,地脚螺栓无松动,进线盒封堵完好。
1.7.3斗轮轴承座螺栓无松动,脱落。
1.7.4润滑油站外观完好,油管接头完好,无漏油、压扁、鼓包现象,油位应保持在1/2-2/3之间。
1.7.5斗子与斗轮体连接螺栓无松动,斗子无变形。
1.7.6检查滑料槽是否有积料,需及时清理以及磨损情况。
1.7.7导料槽不漏料,外观完整,导料槽防溢裙板完好,不漏料。
液压推杆无磨损、漏油现象,波纹罩无破裂、损坏现象。
1.7.8检查电机震动值在规定范围内,振动达0.1毫米时应加强监视,达0.15毫米时应停止运行。
轴承温度达65℃时应加强监视,超过85 ℃时应停止运行油位不得高于液力偶合器的1/3,无漏油现象,螺栓无松动脱落、无裂痕。
1.7.9检查圆弧挡料板外观完好,无松动、脱落。
轴承座螺丝无松动,震动值正常。
1.8、高、低压电气室的检查:1.8.1电气室各配电柜的开关在合闸位置,表计显示正常,照明正常。
1.8.2监控计算机显示各机构状态正常,无故障报警。
1.8.3高压室主、辅变压器工作正常,无超温报警。
1.8.4电气室无异味,空调工作正常,温度设定为25℃。
1.8.5空调单元和过滤器是否正常。
1.8.6电气室各配电柜排气扇运行正常1.8.7各盘柜门、电气室门关好。
2、定期检查与维护:2.1、每班工作结束后,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清理后方可交班。
2.1.1清理斗轮平台,悬臂皮带周围等处的积煤及异杂物。
2.1.2清理各落料点及档板上的积料及异杂物。
2.1.3司机室、电气房、液压站打扫干净。
2.1.4回转大轴承内部积料清理。
2.2、每月按清洁责任区划分,各班对管辖斗轮机全面打扫二次(10号及25号前后),对电动机、减速箱、制动器等设备进行清理,要求设备见本色。
2.3、每船检查:2.3.1减速箱,电机、液力偶合器、液压系统漏油情况。
2.3.2输送胶带的损伤及跑偏情况。
2.3.3信号、主要限位(水缆、电缆拉紧限位,上下俯仰限位,头部导料槽限位)和照明灯具完好性。
2.3.4各平台上和悬臂皮带周围的积料是否清理。
2.4、每周、月检查:2.4.1制动闸瓦,销轴,制动轮磨损情况。
2.4.2金属结构变形,弯曲,裂纹情况。
2.4.3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各支腿,底座有无脱焊,松动。
2.4.4挤到轴承外面的润滑脂中有无金属磨下的粉末。
2.4.5控制柜,电动机和其它电气元件的绝缘情况。
2.4.6各限位开关和安全装置的动作情况。
(见附件一)2.4.7制动轮、联轴器、轴、滚筒有无裂纹。
2.4.8各润滑点润滑情况。
(见附件二)2.5、每季、年检查:2.5.1校准各种仪表精度。
2.5.2减速箱中油液污垢程度,确属需要,滤清或更换油液。
(见附件三2.5.3电动机、接头有无松动。
2.5.4衬板、易损件磨损情况。
2.5.5检查大车行走轨道精度是否在管理限界内。
2.5.6制动器的动作可靠性。
2.5.7检查各减速器齿轮,滚动轴承,联轴器内外齿磨损情况,清洗各减速箱,更换新油。
2.5.8检查结构锈蚀情况,视情况可在2~3年重新漆一次。
3、斗轮机手动取料方法:3.1、取料说明:3.1.1在取料时,由斗轮挖取的物料经溜料板滑到悬臂皮带机上,再通过中心料斗的下半部转运到料场主胶带机系统中。
3.1.2取料时斗轮每转一次切割的断面呈月牙形,大车每前进一段距离就是斗轮的吃进深度,而前臂架每下降一单位距离就是斗轮的切削高度。
3.1.3从前臂架平行于轨道到垂直轨道,进行回转取料时,前臂架回转每单位转角时的物料被斗轮的挖取量是不等的,即物料挖取量由最多将到零。
3.1.4在臂架平行于轨道时切进深度等于大车前进的一段距离,在垂直于轨道时切深等于零。
3.1.5要取料稳定,就必须在大车行走,悬臂回转上去控制。
3.2、变速取料法(图1)3.2.1开始取料前将斗轮放至离料堆最近端(即A点)1米处,斗轮挖取的高度应≤4米。
3.2.2如挖取高度为4米时,装船量为3000t/h,装火车量为1300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