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总汇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总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大学语文》自测题1学院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姓名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305篇。

2.《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

3.《诗经》分为_风_ 、___雅 ___、__颂 ___三部分,其划分依据是音乐。

4.《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__赋 ___、__比 ___、__兴___三种。

5.《诗经》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6.《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位戍边兵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追述征戍时的苦况,反映了西周时代的戍卒生活。

7.《采薇》一诗以薇菜渐次生长起兴,其中“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心绪的变化。

8.“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9.《诗经》和《楚辞》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

10.司马迁认为“离骚”二字的含义为遭遇忧愁。

111.《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是先秦时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2.《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取第一章孔子话的前二字为篇名。

1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14.《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

15.《逍遥游》认为大至高飞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即逍遥游。

16.《逍遥游》善于用寓言说理,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17.《逍遥游》中包含以下成语的句子是:“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尘垢秕糠”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断发文身”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18.出自《逍遥游》的成语除以上所列外还有(至少4个)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越俎代庖、大相径庭、大而无当、不近人情等。

19.《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这两个比喻表达的意思是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而别无所求。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惠子用大樗树来比喻庄子及庄子的学说。

“不龟手之药”寓言表达的意思是所用之异:小用不如大用。

20.“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这句话是对“神人”的一种描述,其境界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即“神人无功”。

21.鲁迅先生称颂《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其传记部分主要集中在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中,其中传记数量最多的是列传。

23.《项羽本纪》除了泛写外,特写主要选取项羽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如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来突出其主要性格特征。

24.《项羽本纪》“垓下之围”中,作者主要描写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各突出了项羽末路英雄的多情与无奈、勇猛无敌、恃勇自负、徒逞匹夫之勇以及知耻重义以及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等性格特点。

25.《项羽本纪》中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等。

26.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27.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曹王”,其《登楼赋》是抒情小赋赋的代表作品。

28.《登楼赋》中作者以尼父叹归、钟仪奏楚、庄舄越吟三个典故传达去国思乡之愁情;以3匏瓜徒悬、井渫莫食两个典故表现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

29.《登楼赋》中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契合巧妙,文中配合怀土之思,主观虚撰之景(因情造景)的句子有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30.魏晋南北朝“志人”体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1.《世说新语》的在写人方面的特点是简洁传神。

32.出自《过江诸人》的成语有新亭对泣、楚囚相对。

33.《石崇与王恺争豪》一则故事中,其主要细节是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王恺的珊瑚树。

34.昔我往矣,__ 杨柳依依_ _;今我来思,____雨雪霏霏__ _ _。

行道迟迟,__载饥载渴__ _ 。

我心伤悲,_莫知我哀___ _ _!3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6.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3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9.子曰:“__学而时习之__ _ ___,不亦说乎?___有朋自远方来_ _ ___,不亦乐乎?__人不知__,_ 而不愠_____ ,不亦君子乎?”4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4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4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44.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45.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46.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47.王子猷……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大学语文》自测题21.从体裁上看,高适《燕歌行》属于七言歌行或者古体诗都对;王维《终南山》属于五言律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属于七言律诗。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题目使用的是乐府旧题,统摄全篇的中心意象是月亮。

3.在唐代诗坛上,作品融诗、画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的唐代诗人是王维;诗歌创格调沉郁顿挫的诗人是杜甫;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是飘逸自然;白居易存诗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54. 高适《燕歌行》曰“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是指李广。

5. 王维《终南山》中运用了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前三联分别从远眺、近望、俯视等视角,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象。

6.杜甫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

7.杜甫的《秋兴》组诗共8 首,诗歌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家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8.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运动。

9. 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

10. 王维诗歌各体兼工,以五言律绝最为出色;李白诗作体裁以古体、绝句见长;杜甫各体皆长,五古、七律成就尤高;李商隐诗歌各体皆工,尤以七律最为突出。

11.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散文家是韩愈。

12.唐代散文家韩愈与柳宗元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3.《张中丞传后叙》在行文上最大的特点是前半部分的议论和后半部分的叙事紧密结合。

14.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推动了词体的发展。

在题材上柳永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艺术上以铺叙见长。

15.《东坡乐府》中“乐府”指词;《稼轩长短句》中“长短句”指词。

16.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

17.张岱的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18.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称“高岑”的高适与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称“王孟”的王维与孟浩然;李白与杜甫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今古的“双子星座”;在中唐诗坛;中唐新乐府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并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在词史上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李清照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19.王维字摩诘;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因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杜拾遗、杜工部;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韩愈字退之,卒谥“文”,故后世称韩文公;柳永官终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张岱号陶庵。

20.写出下列作家的诗词文集:王维《王右丞集》;李白《李太白集》;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7柳永《乐章集》;李清照《漱玉词》。

21.写出下列诗词文集的作者:《高常侍集》高适;《杜少陵集》杜甫;《昌黎先生集》韩愈;《陶庵梦忆》张岱。

2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

2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4.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5.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8.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9.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3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3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