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 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 动起来。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自我护理
术后短期内注意事项: (1)术后24 h 内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低坡卧位,术后第2天可适当
术侧卧位。术后1周内术侧肢体制动,并加强观察心律变化。在术后恢 复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患侧肢体(上肢) 做剧烈重复的甩手动作、大幅度地外展、上抬及患侧肩部负重、从高处 往下跳。如果出现肩部肌肉抽动,可能是导线脱离,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高血压的健康宣教
4.饮食指导: 进食低盐低脂低糖多纤维、含钾含镁多的食物,应戒烟限酒 忌辛辣。低盐,指的是低钠饮食,包括食盐、小苏打、食碱、 味精等应限制。每日食盐量限制在6克以下(包括酱油含 量)。 宜多食素少食荤,不吃动物内脏、骨髓、脑、蛋黄,不吃鱼、 虾、蟹的籽及其酱。多食用蔬菜,多以豆制品、瘦肉、 鱼、 鸡等补充蛋白质,主食配合一些粗粮为宜。 另外有一些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平日里可多选用,如 芹菜(特别是叶)、菠菜、刺儿菜、豌豆、洋葱、大蒜、海 藻、海带、黑木耳、香菇、海蛰、茶叶、蜂蜜等等;水果有 西瓜、苹果、香蕉、橘子、柿子、山楂。
心绞痛的健康宣教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应妥善安排工 作,防止过度的脑力紧张和重体力劳动, 节制生活中不恰当的活动,如快步,逆风 行走,追赶车辆,各种活动以不感疲惫, 胸部不适,气急为限度。 2.硝酸甘油:用药后有可能可引起头痛,心 率加快,面红,少数病人可有低血压症状, 青光眼和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健康宣教
定义: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
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病症。
1、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
因此保持情绪稳定极为重要,应避免焦虑、抑郁、紧张及过度兴奋,以 免诱发心衰。
2、饮食宜低热量、易消化饮食,每日热量1200卡左右。少量多餐,每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1.冠心病的定义: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发生堵 塞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2.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与性别; 高脂血症;高血压; 吸烟;糖尿病; 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尚有饮酒、环境 因素等。 3.心理指导 : 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焦虑、恐惧等 不良心理状态。
心肌梗死健康宣教
4.运动原则:发病后前3天要绝对卧床休息, 由他人协助病人床上进食、排便等,满足 病人生活需要。无并发症者,第4 日可床上 活动,无不适可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 量,以不疲劳、无不适症状为宜。支架术 后,根据病情可适当提前运动 5.天气寒冷时,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有汗时,及时擦干更换衣物。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4.饮食指导 : 心绞痛病人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 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心肌梗塞病人前3天进食流食,待症状减轻后,逐 渐改为半流、软食、普食。进食不宜过饱,戒烟酒。 5.生活指导 : 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必 要时可用开塞露、缓泻剂等,或可行温盐水灌肠。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健康宣教
定义: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
致瓣膜损害,简称风心病。其病情发展往往 跟风湿活跃的反复发生有关。其常见症状有: 乏力、咳嗽、心悸、气促、紫绀、胸痛等。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健康宣教
1. 饮食:注意加强营养,不宜吃太咸的食物,主要 是补充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患 者不宜过多或长期食用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如 菠菜、猪肝、胡罗卜、菜花、豌豆等。由于饮酒可 以影响华法林的代谢,所以在抗凝期间不要饮酒。 2. 服药:术后早期需要按时服用一些药物,主要是 抗凝药、强心利尿药等。置换生物瓣需要在术后半 年服用阿司匹林低强度抗凝治疗,置换机械瓣则需 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物。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用药指导 : 不能随意突然停药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如心绞痛 发作时可用短效制剂 1~2片舌下含化,勿吞 服,如药物不易被溶解,可轻轻嚼碎继续含 化。 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时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 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 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所引起的晕劂,应平卧 片刻,必要时吸氧。
日5~6餐,特别要注意晚餐不宜过饱、饭后不再进食,避免发生夜间左 心功能不全。控制食盐量,心功能二级食盐<5g/日,心功能三级<2.5g/ 日,心功能四级<1g/日或忌盐。适当限制水分,因为过多的水分进入体 内,增加循环血量,加重 心脏负荷。
充血性心力衰竭健康宣教
3、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应用适量的镇静药和安眠药。
心肌梗死健康宣教
1.克服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减少家属探访, 避免紧张和刺激。 3.饮食原则:前3日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以后逐渐过渡到低盐(2g/d)低脂半流质饮食。 忌食油炸、腌渍食物,少食动物内脏、蛋黄、鱿 鱼等高胆固醇食物。宜少量多餐,禁食过冷、过 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心脏负担。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自我护理
起搏器功能的监测 : 1.术后应学会自测脉搏,因为检查脉搏是监测起搏器工作情 况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监测脉搏时要保证每天在同一种身 体状态下,如每天清晨醒来时或静坐15 mim 后进行。 2.安置起搏器的早期往往起搏阈值不稳定,需要及时调整。 因此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一般术后1个月内每2周1次,3个 月内每月1次。引起阈值升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与电极位 置有关外,睡眠不足、饱餐、抗心律失常药物、高血压等因 素可能有影响。因此术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有规 律的生活及作息制度,避免一切可能的不良因素。
高血压的健康宣教
5.服药与保养: 高血压病只要注意服药与保养,是可以控 制的。 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必须坚持规律服药。 保养:请记住这样五句话: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劳逸适度。做到“三个半分钟”和“三个半小 时” :“三个半分钟”就是夜间醒来先静卧半分钟,再坐 起半分钟,再双下肢下垂半分钟,然后下地活动,就无心肌 缺血的危险。三个半小时是每天上午步行半小时,晚餐后步 行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 6.出院指导 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坚持服药,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心内科的健康教育
毛阿丽
内容
高血压的健康宣教 冠心病的健康宣教 心肌梗死健康宣教 心绞痛的健康宣教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健康宣教 充血性心力衰竭健康宣教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自我护理
高血压的健康宣教
1.高血压的定义: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 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其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 紧张、肥胖、吸烟、嗜酒、嗜盐等因素有关。 2.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mmHg)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3.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应注意劳逸 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劳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2)术后早期应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敷料碰湿或脱落要及时
更换。在拆线后仍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不穿过紧的内衣,若术后出现 局部红肿痛,甚至皮肤溃烂,此时不宜在家中自行处理。若同时伴有发 热等全身症状,则要考虑感染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自我护理
术后康复期的护理:
(1)一般来说安装起搏器术后患者原有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会随之改善,但如果术后持续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心室起 搏患者,应到医院诊察是否发生了人工起搏器综合征。一旦 确诊症状明显则需要更换心房同步或房室顺序起搏器。 (2)安置起搏器术后是否应该继续服药取决于患者原有疾 病的病情。起搏器只能解决心脏传导上的问题,如果原来心 功能较差或伴有其他的心脏疾患,仍应根据病情坚持服药, 这样可以有效地维护心功能,降低起搏器本身对心功能的影 响。
4、心功能二级应限制体力劳动;心功能三级增加卧床时间,仍可自己 洗漱、进餐;心功能四级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均由他人照料。
5、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静脉血栓、体位性低血压、身体虚弱等,特别 是老年患者,故在病情的恢复期应鼓励病人适当活动,以尽量减轻患者 的失适应状态。 6、输液过程中不要突然坐起或站立,以防出现低血压而晕倒。当因输 液速度过快而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应立即平卧,减慢或停止输液。
9、育龄妇女注意避孕。因为怀孕可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和加重心衰。 10、定期测量体重,若 1-3 天内体重突增 2kg即使尚未出现浮肿也应警 惕心衰先兆,若气急加速,夜尿增多,有厌食饱胀感,提示心衰复发。 若气急加重,夜间平卧时咳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需及时就医。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自我护理
心脏起搏器术后的自我护理
(4)一般来说在患者出院后起搏器的工作已趋向稳定,没 必要担心起搏器会突然故障或停止工作,电池内的电是不可 能突然用空的,它只会慢慢消耗。因此心脏决不会突然停搏。 但有时也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当无意中进入了高压电磁场 或不小心超越了手提电话与起搏器的安全距离时,就可能出 现一些全身异样的感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 此时不必惊慌,只要离开现场,起搏器就会很快恢复正常。 在某些意外情况下,起搏器遭到严重的撞击,或肢体过度负 重时,起搏器会出现工作异常,甚至导线断离。此时患者可 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严重的起搏器依赖患者可能会重新出 现黑蒙、眩晕等症状,自测脉搏会发现心率减慢至正常以下。 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将患侧肢体制动,并携带好起搏器卡 (上面记载着起搏器的植入时间,类型等重要资料),尽快 赶到医院,接受医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