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精编版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精编版

影响因素:地势高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6周 (10月8日 )
备课内容
等高线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组织学生议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地形剖面图是表示地表沿某条线上的垂直断面的图形。我们在模型上选择了不同方向的切线,看到了不同的剖面,直观地显示了山体模型不同方向的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而选择剖面线很关键,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这是一个山体的模型,我们能随意沿某条线切开看到其断面,但是在实际中是无法切开一座山的,如何才能绘制出它的剖面图呢?

冬季
北半球四至点时太阳光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少、北半球的季节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3周 (9月17日 )
备课内容
多民族的大家庭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结论: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
举例:日本有“火山、地震之邦”之称,就是因为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④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⑤找出学校所在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
⑥根据地图总结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小结
降水的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我国的干湿地区
分析第36页“我国的干湿地区图”和第35页“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6周 (10月8日)
备课内容
南北气温差异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八年级地理——南北气温差异
一、我国冬季气温特点
阅读、分析“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②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③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④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⑤为什么东北地区的北部和东部属于湿润地区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8周 (10月22日 )
备课内容
海陆的变迁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P1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
八年级地理——国土辽阔 34个省级行政区
1、为什么说我国国土辽阔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中学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
备课组活动安排
周次
教研活动内容
承担人

地球和地球仪辽阔的疆域

地球的运动众多的人口

地图多名族的大家庭

大洲和大洋地势和地形

多变的天气气候多样 季风显着

海陆的变迁河流和湖泊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土地资源

世界的气候水资源

人口与人种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
2、如何辨认各省区的轮廓?
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
人多好不好
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3周 (9月17日 )
3你知道世界上最着名的地震带名称吗(
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图中可看出,中国的地震多还是少(
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界处)
5美国西海岸、东南亚国家、南美洲西海岸地震、火山多吗(
多)
指导读图:“世界主要山脉图”,找出世界上最主要的山系。(⑴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⑵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类型的地表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3、探究问题: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1周 (9月3日 )
备课内容
地球和地球仪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1、经纬度的划分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哪一个小(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地图册P11“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1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有什么共同规律(
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这些地区为什么多地震、火山(
指导实验:四人一组,一只塑料瓶上漂浮2-3块薄泡沫板,挤压瓶底部,发现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启示泡沫板边缘隆起或下陷,证明板块交界部分不稳定。)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2周 (9月10日 )
备课内容
地球的自转 众多的人口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
日月星辰将西升东落。为什么东方的时间总比西方的早东边总是比西边先看到太阳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大家看地球仪上的AB两点,哪点在东(A)哪点在西(B)(转动地球仪),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哪点(A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了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例如,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下午了,但纽约却还是黑夜。
①根据图例,读数值,分析气温递变规律。
②漠河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③0℃等温线大体经过哪些地方此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
④找出1月气温最低的地区。
小结:
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影响因素:纬度位置的差异。
二、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十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十三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十四
发展与合作
集 体 备 课
备课时间
第1周 (8月28日 )
备课内容
与同学们谈地理辽阔的疆域(1)
参与教师
说课教师









七年级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1)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方法】:舟曲发生泥石流相关新闻资料分析出要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引用书本上的姑姑的故事认识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设计了话题在家乡布局麦当劳店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引用一段话让学生谈感受再结合当今社会的话题绿色生活和低碳生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八年级地理--------位置的优越
(1)如何指导学生科学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
【方法】: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①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什么纬从世界五带来看属于什么带生:中纬度(少数低纬度) 北温带(无寒带少数位于热带) P3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海陆位置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