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水和无机盐代谢讲述

第十四章水和无机盐代谢讲述


细胞间液 电荷mmol/L 139 4 4.0
细胞内液 电荷mmol/L 10 158 6
Mg2+
1.6
总量
156
阴离子:HCO3-
27
Cl-
103
HPO42-
2
SO42-
1
有机酸
5
蛋白质
18
总量
156
1.0
31
148
205
25
10
112
1
2
24
1
19
6.0
16
2
65
148
205
从表格可看出: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二)钾的代谢
分布:98%—细胞内液,2%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摄入:蔬菜、水果和
肉类,90%在消化
道吸收。钾进入细胞
需依赖钠泵主动
转运,平衡速度慢。(临床补钾严禁静脉推注而尽
量口服或静脉缓慢滴注,以防高血钾。)
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物质代谢:糖原、蛋白质合成时—血钾进入细胞→低血钾
一、钙磷在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一)钙磷的含量及分布
含量:钙总量—700-1400g 磷总量—400-800g
分布:骨骼、牙齿。
99.3%以上的钙和85.7%左右的磷以羟磷灰石形式 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二)钙磷的生理功能
1、钙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盐 (2)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促进心肌的收缩 (3)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 (4)是体内许多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 (5)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6)激素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
(三)降钙素
降钙素(CT)是甲状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 多肽激素。影响CT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钙的浓度。 1、对骨骼的作用 促进成骨细胞增多而是钙磷在骨骼中沉积已完成成 骨作用,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阻止骨盐的溶 解,使血钙和血磷浓度降低。 2、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 3、维生素D间接促进钙磷的吸收。
2、磷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盐。
(2)参与物质代
谢的调节。
(3)磷是许多重要物质的组成成分:e.g 磷蛋
白、单核苷酸(含cAMP)、磷脂、辅酶等。
(4)磷参与体内能量的生成、储存及利用。
(5)血浆中的磷酸盐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3、钙磷的共同作用
参与构成骨盐。
二、钙磷的代谢
(一)、钙磷的吸收
需要量:正常成人每天需要量为0.6-1.0g,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量为 1.0-1.5g。 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
二、主要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
1. 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2. 维持组织与体液间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3. 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又称应激性) 4. 参与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
第二节 水和主要无机盐的代谢
一、水的代谢
水的来源(ml)
食物水 饮水
1000 1200
水的去路(ml)
肺排出
350
皮肤排出
500
代谢水
300
(生物氧化生成)
粪便排出 肾排出
150 1500
总量
2500
总量
2500
•每天最低排尿量:500ml/天(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最低水量)
•每天最低生理需水量:1500ml/天(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
二、钠、钾,氯的代谢
(一)钠和氯代谢
1、 含量与分布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血钠浓度为135145mmol/L 血氯浓度为96108mmol/L
2、 吸收与排泄
成人每日需NaCl量:4.5g~9.0g
主要来自膳食中的氯化钠。几乎全部被胃肠道
吸收。
NaCl的排泄
有3条排泄途径
汗腺(显性汗)——大量出汗时 消化道——严重呕吐、腹泻时
肾脏——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Na+ (Cl-)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肾脏排泄NaCl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糖原、蛋白质分解时—细胞中钾离子进入血液→高血钾
三 水、电解质代谢的调节
1. 神经系统的调节
2. 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3. 醛固酮的调节 4. 心钠素调节
1、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对体液渗透压变化的感受,直接影响水的摄入。
• 机体失水 • 高盐饮食 • 输入高渗NaCl
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 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兴奋
口渴
2、激素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
垂体(贮存)
排尿量↓
血液
肾 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醛固酮的调节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类固 醇激素,又称盐皮质激素。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 的重吸收,对钾的分泌。即排钾泌氢,保 钠保水。
第三节 钙磷代谢
1. 体液呈电中性
细胞内液 外液
K+ Na+
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差异大 HPO42- Cl-
3.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4. 细胞外液中血浆和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重要代谢
一、水的重
要生理功能
1. 调节体温运输功能 2. 促进和参与体内物质代谢 3. 润滑作用 4. 维持组织的形态与功能
(二)、钙磷的排泄
钙:80%由肠道排出,20%由肾脏 排出。
磷:20%~40%由肠道排出,60%~ 80%随尿排出。
三、血钙与血磷
离子钙(50%)
血钙
(2.25~2.75mmol/L)
柠檬酸钙(5%)
可扩散钙
结合钙
蛋白结合钙(45%)—非扩散钙
碱中毒 血[Ca2+] →神经肌肉兴奋性 出现手足 抽搐现象。
蛋白质结合钙
[ H+ ]
Ca2+ + 蛋白质
[ HCO3-]
四、钙磷代谢的调节
(一)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维生素D3)
1、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溶骨作用,有促进成骨作用,保证骨的生长 更新; 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升高血钙和血磷。
(二)甲状旁腺素
甲状旁腺素(PTH)是由甲状腺主细胞合成和分 泌的多肽类激素。 对骨骼,肾脏和小肠总的作用:血钙升高和血磷降低。
五、钙的代谢紊乱
1、低血钙 症:血钙 浓度不离 低于
2mmol/L
2、高血钙: 血钙浓度忽 然偏高,高 于
2.75mmol/L
作业!
1、水的来源和去路 2、NaCl的排泄特点 3、K的排泄特点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第十四章
水和无机盐代谢
体液
体液:机体内的水、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构 成了人体的体液。体液是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内 外的水溶液。
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
体液(60%)
细胞内液(40%) 血浆(5%)
细胞外液
细胞间液(15%)
二、体液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特点
电解质
阳离子:Na+ K5 4.5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