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能喝红枣水,不能喝温开水。
喝了温开水,坐月后,面色会好差的。
2. 全身不能碰凉水,只能碰温水,洗手洗面洗衣服刷牙都只能用温水。
否则以后手骨,脚骨会很痛。
冲凉要煲姜水。
用姜皮或者生姜煮水。
姜水放凉小小再冲,不可以用自来水来混兑。
防止细菌入侵。
3. 记住哦,一周后就可以洗头,不过要用温水,煮一煲水,放凉了再洗。
不能贪方便,混兑冻水。
因为产后全身毛孔打开,不能让细菌入侵体内。
4. 生了孩子之后,会来一个月月经,前十几日的量会好多。
所以要买孕妇专用的卫生巾。
最好用超长夜用,不会渗漏。
一买就要多买几包,一日都要换几片的。
因为生仔之后,子宫出血好像出尿甘频繁的。
所以更加要饮多D补汤。
5. 从生产的第一天起,就要让家人去大森林药房,买一些玉米酥回来煲玉米水给BB喝。
初生BB脸上会有少少黄气,喝玉米水可以去黄气,去热毒,让脸部恢复红润健康状态。
玉米水煲十几分钟就可以啦,放小小糖下去去,BB好喜欢喝的。
煮好就倒入保温瓶,有空就给BB喝一到两安士。
30ml就是1安士。
1安士1勺奶粉。
婴儿刚出世,冲2安士奶粉试试。
看下能喝多少。
6. BB刚刚生下来的前几天,要穿两件薄薄地的长袖衣服,一条长裤仔。
因为BB一直在母体的羊水里,羊水好冻的。
所以体质就比大人弱一些,所以不要担心会热到BB,最怕冷到BB。
不要听医院护士的劝告,多数护士都告诉你,不要给孩子穿那么多,会感冒。
事实上,孩子不是她们的,她们又未生过孩子,不知道那么多的。
7. 出院之后,如果乳头有奶水出来了,就要日日喝鱼汤或者瘦肉汤,用来催奶的。
叫家人天天买些鱼头或者鱼尾或者瘦肉回来,放入锅里,拿几块姜片爆几爆,然后把鱼头或者鱼尾放入去煎几煎,最后放四碗水进去,加十几粒红枣进去,煮二十分钟。
有空的时候,饭前饭后饮。
(记住,头几天是还没有奶水出的,如果奶水还没出来,千万不要饮汤水,汤水是催奶的,会搞痛乳头,通常第三四日就会有奶水出的了,奶水出了,就可以煲汤啦。
)
8. 两周之后,隔两天就煲一次人参红枣鸡汤或者用人参红枣瘦肉汤,坐月婆是不会上火的。
坐月婆是不会上火,无论吃几热气的东西,都无问题的。
最怕就是变寒凉体质。
9. 隔天炒些鸡蛋姜饭当早餐吃。
坐月婆要吃多些姜,可以驱风的。
10. 记得不要蹲下,蹲下会搞到子宫下垂。
我有个亲戚就是这样,搞到子宫跌了出来,要做手术才放回去,好痛苦的。
无论怎样都好,尽量不要蹲那么多。
平时尿尿蹲下几分钟是无问题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就不行。
11. 每日大部分的时间只能睡在床上,不可以听老一辈讲的话。
他们多数都是叫你多走动,多干活。
但问题是,多走动,不是叫你走动一个小时,干活一个小时,
这样,会害了你一生的。
多走动是偶尔走十分钟,一日走几次而已。
宁愿睡在床上,都不要站着,坐着。
否则你条腰锥立刻突出来。
一旦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就麻烦。
是影响一辈子的健康的。
我就是因为坐月多数时间都被家婆命令起床走路,才搞到条腰椎突了出来,每晚都睡不好,翻身都要先起床,再侧住身体慢慢发力睡下去。
记得不要自己洗衣服,衣服留给老公仔洗。
12. 当然,就是不能吹风啦,不过日日睡在床上,都不可以碰到风的。
哈哈。
空调开到27左右,天天要穿长袖睡衣。
防止风进入皮肤,进入骨头。
会引起风湿的。
13. 不要用力搬动,推,拿重物。
另外,开冰箱这样的事情,也请家人代劳。
产后一段时间不能做较粗重的活儿,如:洗衣、提水、抬重物等,否则会患子宫脱垂。
14. 另外,如果在家中,恶露突然又转为鲜红色时,意味着胎盘原占据的部位未能妥善愈合,可能是因为您过度疲劳所致,应将此现象告知医师。
医师可能会建议休息几天,以放松心情。
等到第3、4周,恶露将净,进入大进补期,做菜时适当加米酒,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恢复体力。
15. 如果开了空调,身体睡醒后,依然有好多汗出。
那就是产后体虚既症状啦。
要多补身体。
要注意出汗后受凉伤风,要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再换另外一件衣服。
产后容易出汗的2种产妇。
1.气虚产妇:一般怕风更怕冷,尤其在出汗之后,并经常感冒,常感觉头晕、浑身倦怠无力,气短。
气虚产妇更容易出现自汗。
气虚产妇可以扽呢几种汤水饮:羊肉黄芪汤,党芪五味炖猪心,泥鳅止汗饮;记住啦,气虚体质的产妇要少吃生瓜凉菜等寒凉的食物;2.阴虚产妇:一般虽怕风却更不喜欢热,自我感觉身上发热、手脚心发热,头晕心慌,心烦易怒等倾向。
阴虚产妇更容易出现盗汗。
阴虚产妇可以扽呢几种汤水饮:银耳红枣汤,糯麦粥;阴虚体质的产妇,要少吃辛辣动火食物,像辣椒、胡椒、生葱生蒜等,尤忌饮酒。
多吃新鲜蔬菜。
最后,要记住,坐月子落下的病只有到下次坐月子才能治好,所以一定要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