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大作业班级:XXXXXXXX学号:XXXXXXX姓名:倪马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解答题目:如图所示的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简述:(1)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说明各元、部件的功能,控制器、被控对象、希望值、测量值、干扰量和被控量;绘制系统原理框图。
(2)假设:系统输入/输出流量和入/出水阀开度成正比,减速器加速比为i,H和电位计中点(零电位点)对应,电动机输入电压和输出转角的对应关系参0见第二章第二节相应内容。
试列写该系统以H为输入,以实际液位高度H为输出的系统数学模型。
(3)根据(2)的求解过程,绘制控制系统结构图,并求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4)利用劳斯判据,给出满足系统闭环稳定性要求的元、部件参数取值范围。
(5)取系统元、部件参数为:电动机电枢电阻Ω=35.1a R ,电枢电感H L a 00034.0=,电机轴转动惯量26105.8Kgm J -⨯=,电动机反电动势系数)//(03.0s rad V C E =,电动机电磁力矩系数A Nm C M /028.0=;减速器原级齿轮转动惯量210555.0Kgm J =,减速器次级转动惯量22015.0Kgm J =,减速比2=i ;入水阀门转动惯量2301.0Kgm J =,阀门流量系数()rad s m K in //1.03=;m V K H /1=反馈电位计比例系数1=f K 。
入水阀和减速器次级同轴,不计摩擦损耗。
试求:①绘制系统关于功率放大器放大系数1K 的根轨迹;②根据控制系统稳、快、准的原则,在根轨迹上适当选取系统闭环极点,试求出系统对)(1)(t t u r =的响应函数的分析表达式,并分析各元、部件参数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
(6)绘制系统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并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给出详细讨论。
解答分析:一、系统工作原理(1)基本工作原理设定希望水位在高度H 0时,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即出水量和进水量一致。
此时,浮子和电位器连接的杆处于水平位置,电位器的滑头也位于中间位置。
假设系统初始处于平衡状态(且阀门L1,L2关闭),当打开阀门L2(或其他因素),使水槽内水位下降(出水量大于入水量),浮子随水位下降而下沉,并通过连杆带动电位器滑头向上移动。
此时,相当于给电位器输入一正电压,并使电动机正转,通过减速器开大阀门L1,进而使进水量增大(一直增大到入水量大于出水量),液面开始增高,当液面高度为H0时,电位器滑头又处于中间位置,无电压输出,电动机亦不会转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2)各元、部件的功能电位器:将浮子及连杆传来的高度值转化为电压值,其检测作用。
电动机:将电位器传递过来的电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传给减速器。
减速器:通过减速器内的齿轮比控制电动机传过来的速度。
阀门:控制流入流出水量的大小。
(3)控制器:点位器、电动机、减速器被控对象:水槽被控量:液面水位实际高度H希望值:水位高度H 0测量值:0H H H ∆=-干扰量:出水口的出水量θ2(4)系统原理框图(照片)二、系统数学模型根据上面的系统原理框图,列出各元、部件的方程:设出水管处的液阻为R (m/(m 3S -1)),水槽低截面积为C (m 2)。
比较元件:0H H H ∆=- (2-1)连杆:1f H K H =⋅∆ (2-2)电位器:1H u K H ε=⋅ (2-3)放大器:1u K u ε=⋅ (2-4) 电动机:11()mm d T t K u dt ωω+= (2-5) 减速器:12i ωω= (2-6) 动能守恒:222233J J ωω= (2-7) 阀门L 1流量:13in K dt θω=⋅⎰ (2-8)在微小的时间间隔dt 内,水槽内液体增量等于输入量减去输出量,即 12()Cdh dt θθ=- (2-9)液阻和h ,2θ的关系为:2h R θ=(2-10) 联立上两式得:1dh RC h R dtθ+= (2-11) 联立从式(2-2)到式(2-11),得32321()m m T d H d H dH T CQ C Q Q K H dt R dt R dt+++=∆ (2-12)其中1m H f K K K K K =,32in J i Q K J =进行拉氏变换得: 320()()()m m H s KR H s RT CQs T RC Qs Qs KR=++++ (2-13) 三、系统结构图及传递函数对上题各元、部件方程作拉氏变换,作出系统结构框图:得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1)(1)m KR G s Qs RCs T s =++ (3-1) 整理可得32()1()m m K G s T T CQs C Qs Qs R R=+++ (3-2) 根据结构框图求出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0()()()(1)(1)m H s RK s H s Qs RCs T s RKΦ==+++ (3-3) 或如式(2-13): 320()()()()m m H s KR s H s RT CQs T RC Qs Qs KR Φ==++++ 四、系统稳定性判定由式(2-13)可知,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32()0m m RT CQs T RC Qs Qs KR ++++=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0i a >及劳斯表中第一列系数都大于零。
劳斯表下:S 3m RT CQ Q S 2()m T RC Q + KR S 1()()m m m Q T RC Q KR RT CQ T RC Q ⋅+-⋅+ S 0 KR所以,m RT CQ >0,()m T RC Q +>0,()()m m m Q T RC Q KR RT CQ T RC Q ⋅+-⋅+>0,KR >0。
因为0,0R C >>得出:10m H f K K K K K =⋅⋅⋅> 0m T Q >32m R C K T RC Q>- 五、系统分析 (1)根轨迹在电动机的传递方程11()mm d T t K u dt ωω+=中, a m E MR J T C C = (5-1) 1m E K C =(5-2) 将题目所给的数据代入之前的方程函数中,得得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33.3()16.33(1)(0.013661)RK G s s RCs s =⋅+⋅+ 其函数中有3个极点,为1230;1;173.20.01366p p RCp ==-=-=- 当RC>0.01366时,p2>P3,假设RC=1(R=1(m/(m 3/s)),C=1m 2),则p 2=-1。
此时,实轴上的根轨迹:负实轴的[0~-1],[-73.2~-∞)区段为根轨迹段。
根轨迹的起点:n=3,故有3个起点,分别起于开环极点(0,0),(-1,0)和(-73.2,0)。
根轨迹的终点:因为m=0,故n-m=3,有3个终点在无穷远处,即有3条渐近线。
110173.224.73n m iji j a p z n m σ==---==≈--∑∑ (21)60;180;60a k n mπϕ+==--o o o 因为系统无零点,所以11[]0ni id p ==-∑,则 1110173.2d d d ++=++ 解得:10.5d ≈-, 248.97d ≈-(不在根轨迹上,舍弃)所以10.5d ≈-为分离点。
分离角为90±o 。
根轨迹和虚轴交点:在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中,用s j ω=代入*[16.33(1)(0.013661)]0s j s s s K ω=+++=得32*0.22316.33016.550K ωωω-+=-+= 解得 *8.561211.9K ω=±=(K1=K*/33.3=36.4)根轨迹图(照片)(2)假如有一三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2()()(2)()n n n C s R s s s s ωλξωωλ=+++ (5-1) 则这个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2222222()1(1)1)(2)1(2)11n t t n n e e h t t t ξωλβξβξωξωβξββξβξ--⎧⎫⎪⎪=-----⎨⎬-+-+-⎪⎪⎩⎭ (5-2) nλβξω= (5-3)假设RC=1(R=1(m/(m 3/s)),C=1m 2),K 1=1。
则原闭环传递函数表示式可变为:0()33.3()16.33(1)(0.013661)33.3H s H s s s s =+++ 解特征方程16.33(1)(0.013661)33.30s s s +++=得三个解:12373.25;(0.49 1.34);(0.49 1.34)x s x s j x s j ≈+≈+-+≈+--2230.98 2.04x x s s ⋅=-+其中,73.25λ=2 2.04 1.43n n ωω=⇒=20.980.34n ξωξ=-⇒=-将上述三个参量代入式(5-2)及(5-3)中得响应函数的分析表达式为:{}0.4973.26()12659.47cos1.34962.3sin1.342660.472660.47t te e H t t t -=--- 六、系统频率特性曲线依上题,假设RC=1(R=1(m/(m 3/s)),C=1m 2),K 1=1。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3.3()16.33(1)(0.013661)G s s s s =++ 可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由以下三种典型环节串联而成:放大环节: 1()33.3G s = 积分环节:21()16.33G s s =惯性环节:31()(1)G s s =+和41()(0.013661)G s s =+ 分别作出各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再分别将各典型环节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相加,即得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如图(照片)讨论:根据上图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简单作出该系统的幅相频率特征图:因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3.3()16.33(1)(0.013661)G ss s s=++中无右极点,即P=0,由幅相频率特征图可见,幅相频率特征曲线不包围(-1,j0)点,即N=0,故N=P/2,所以,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由上面俩图同样可以看出,相角裕量γ大于零而幅值裕量h大于1(h的分贝值大于零),表明该系统稳定。
七、说明:参考文献:[1] 周雪琴. 控制工程导论.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2] 李育锡. 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同济数学系. 高等数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