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热计量技术应用

供热计量技术应用

《计量技术》读书报告供热计量技术应用Application of heat metering technology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 14测控(升)姓名:闫俊豪学号: 1402314014指导教师:郑冬学年学期: 2014—2015学年近十年,我国供热计量技术经过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五年,供热计量收费面积直线上升,供热计量技术的可靠性也因此倍受行业关注。

本文以供热计量技术为研究对象,对业界在计量产品研发、计量技术研究、产品检测、计量技术及其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供热计量技术研究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针对供热计量实际工程应用,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量技术,计量产品检测,计量节能技术,热计量,应用AbstractThe heat meter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ten years.The charging area of heat metering has risen greatly especially in the past five years,which made the reliability of heat metering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industry attention.The progress made by the industry in the metering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et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product inspection,metering technology and its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ere deeply researched and analyzed,and main achievements made in heat met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y taking heat metering technology as research object were summarized by this paper.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is field was prospected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tual engineering in heat metering.Keywords:heat metering,product inspection,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heat metering,application1引言 (4)2我国供热计量技术发展历程 (4)3供热计量的技术与标准 (4)3.1供热计量的技术标准 (4)3.2供热计量的方法 (5)3.3供热计量的收费方法 (5)3.4供热计量的技术要求 (5)4我国供热计量技术应用现状 (6)4.1计量产品研发 (6)4.2计量技术研究 (7)5北京市热量表应用现状 (8)5.1热量表生产厂家 (8)5.2热量表的类型 (8)5.3热量表的安装与运行 (8)5.4热量表的检定 (9)6未来发展趋势 (9)7结论 (9)参考文献 (9)1引言从2008年至2012年,历经5年时间,我国北方供暖地区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从0.5亿m2增加到8.05亿m2,全国1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16个已经出台了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占北方地级以上供暖城市的93%。

不可否认,供热计量近几年有了快速发展,而供热计量装置产品的可靠性及应用现状如何,供热计量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又如何,成为行业关心的焦点。

2我国供热计量技术发展历程从我国供热计量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来看,可以将我国近十年的供热计量技术发展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第1个阶段:2003~2008年,供热计量技术方法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在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热计量进行了大量的试点研究,从户用热量表为主导到户用热量表与“楼栋计量、按户分摊”全面发展。

2003年、2004年,户用热量表法在部分城市进行了大量试点;2003年10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的“温度法热计量系统”通过建设部鉴定;2008年4月由北京众力德邦智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流温法热分配系统”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评估;2008年5月由清华大学等单位研究的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产品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评估。

可以说,这一阶段,几种主要的计量方法已经完成初步研究实。

第2个阶段:2009~2012年,供热计量技术内涵挖掘阶段。

2009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发布实施,将热计量的内涵延展,由“单纯的用户热量计量、分摊”转变为“热源和热力站、楼栋、用户3级热量计量,水电分项计量,调控技术”,楼栋计量、水力平衡等被重点强调,已将热计量提升为系统工程。

另外,这一时期,各种计量方法的行业的高度标准也陆续发布。

第3个阶段:2013年至今,供热计量技术信息化发展阶段。

2013年开始,供热计量信息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城市级供热计量管理平台应用开始在各城市升温。

与此同时,计量服务商的软件平台建设全面发展。

从数据远传到系统诊断、运行建议、故障报警,供热计量技术信息化全面发展。

如何充分利用海量计量数据来指导供热系统优化运行(如通过楼栋热量表的日供热量和日平均室外温度评价气候补偿效果,通过换热站热量表和楼栋热量表评价管网的输送效率等)是供热计量技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课题。

3供热计量的技术与标准3.1供热计量的技术标准(1)工程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强制性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都对供热计量有相关要求。

(2)产品标准《电子式热分配表》CJ/T260-2007《热量分配表》CJ/T271-2007《流量温度法热分配装置技术条件》JG/T332-2011《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JG/T362-2012《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JG/T379-2012《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2007《采暖空调用自力式压差控制阀》JG/T383-2012《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GB/T28636-20123.2供热计量的方法散热器热分配表法:楼热力入口热量表+热量分配表流量温度法:楼热力入口热量表+散热器进出口水温+立管流量通断时间面积法:楼热力入口热量表+通过散热装置通水时间,在很多城市大量推广户用热量表法:楼热力入口热量表+户用热量表,天津市以这个方法为主。

温度法:楼热力入口热量表+室温监测系统,简单易行。

3.3供热计量的收费方法建设部在2007年下发的《城市供热价格暂行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我国现行的供热计量收费方法为两部制热价法。

所谓两部制热价是指热力销售价格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

基本热价主要反映固定成本,计量热价则主要反映变动成本,基本热价可以按照总热价的30%~60%的标准确定。

3.4供热计量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几点跟大家分享:(1)计量的技术前提——室温调控、供热系统调节和安装热量计量装置是供热计量的三个技术前提。

(2)供热计量的方式——要实现分户热计量。

(3)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结算点——必须安装热量表。

(4)既有民用建筑供热系统的热计量及节能技术改造——应保证室内热舒适要求。

(5)既有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应优先实行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热源的气候补偿和运行调节等系统节能技术,并通过热量表对节能改造效果加以考核和跟踪。

(6)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

(7)热源或热力站——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8)热源与热力站热计量: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

热源或热力站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对象设置热量表。

对建筑类型相同、建设年代相近、围护结构作法相同、用户热分摊方式一致的若干栋建筑,也可确定一个共用的位置设置热量表。

(9)楼栋热计量: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对象设置热量表。

对建筑类型相同、建设年代相近、围护结构作法相同、用户热分摊方式一致的若干栋建筑,也可确定一个共用的位置设置热量表。

(10)分户热计量应根据建筑类别、室内供暖系统形式、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及供热管理方式,合理地选择计量方法,实施分户热计量。

分户热计量可采用楼栋计量用户热分摊的方法,对按户分环的室内供暖系统也可采用户用热量表直接计量的方法。

用户热分摊:在楼热力入口处(或热力站)安装热量表计量总热量,通过设置在住宅户内的测量记录装置,确定每个独立核算用户的用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进而计算出用户的分摊热量,实现分户热计量。

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法完全合理、尽善尽美,在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不同方法的适应性和接受程度也会不同,因此分户热计量方法的选择,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4我国供热计量技术应用现状4.1计量产品研发国产热量表在厂家规模和性能参数上有了较快发展。

我国自主研制热量表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欧洲晚了约20年。

从1997年热量表研发工作在国内科研院所开始,到2000年城镇建设标准《热量表》(CJ128-2000)的发布实施,再到2011年热量表“国家监督抽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热量表经历了从0厂家到300厂家、机械式为主到超声波式为主的跨越发展。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国产热量表的可靠性已有了较大提高,其显示参数上也随着各地要求的提高而不断扩充,如北京要求热量表存储数据至少应包含日期、累计热量、累计流量、瞬时热量、瞬时流量等值。

目前,绝大多数国内企业都已经在研发、生产超声波热量表,研发重点多在流量计的基表机械结构(包括反射器和测量管段)。

值得设计,少量涉及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一提的是,影响热量表精度和可靠性的重要部件之一换能器显然被明显忽视了,目前国产热量表的换能器主要依赖进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