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第三节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

第九章第三节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

2、肠道外感染 发热及毒素→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肠道菌群失调
9-3-1 腹泻病的感染因素
【病因】
(三) 非 2、过敏因素: 感 食物过敏 染 食物不耐受 因 素 3、气候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 原发或继发双糖酶缺乏
冷→ 肠蠕动↑,消化酶↓ 热→渴→多食,消化不良
起病急。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蛋
花汤样和水样,混有黏液,伴呕吐。
大便镜检无白细胞。常伴水、电解质
紊乱,酸中毒。属自限性疾病。
(3)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包括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等, 多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季节,症状与细菌 性痢疾相似。发病急,高热、惊厥、呕 吐、里急后重,频繁腹泻,大便呈黏液 样或脓血便,有腥臭。全身中毒症状重, 甚至感染性休克。大便镜检见大量白细 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粪便细菌培养 可找到相应病原菌。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ORS服用量表—预防脱水
年龄 小于2岁 每次腹泻后服用量 50-100 应提供的ORS液的量 500
2-10岁
大于10岁
100-200
能喝多少给多少
1000
2000
ORS服用量表—纠正脱水
ORS 用量=(50-75)ml×体重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家庭治疗
米汤加盐溶液 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
(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
预防脱水:20-40ml/kg,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
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
糖盐水 白开水500ml+蔗糖10g(2小勺)+细盐
1.75g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2)静脉补液护理
(1)输液速度过快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速度过慢 脱水不能及时纠正。 (2)补液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前囟、皮肤弹性、眼窝凹陷 情况及尿量,若补液合理,3~4小时应排尿,表明血容量恢 复;若24小时患儿皮肤弹性及眼窝凹陷恢复,说明脱水已纠 正;若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表明输入的液体中葡萄糖液比 例过高;若输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
(1)定量 第一天补液:
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者减量。
(1)定量 第二天补液:
主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60-80 ml/kg 1/5张
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随时丢随时补, 1/2-1/3 张液体 12-24 h内匀速滴入 继续补钾和纠酸
(3)补钾的原则
见尿补钾:入院前6小时排尿,膀胱叩诊浊音
5 6
维持正常体温 严密观察病情
3 预防皮肤受损的护理
1.腹泻的护理
(1)评估导致腹泻的相关因素,祛除病因
(2)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 正
确收集粪便,及时送检。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包括 患儿排泄物、用物及标本的处置; 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指导家属及探视人员执行隔离制度,特别是洗手措 施
每日补充氯化钾3mmol/kg;严重低钾者可给 4~6mmol/kg; 静脉补钾浓度应≤0.3%(新生儿0.15%~0.2%) ④每日用量的输入时间不小于8h,切忌静脉推 注 ⑤持续补钾4-6天,严重者时间更长
⑥患者情况允许时改为口服补充
(5)钙、镁的补充:
低钙血症:10%葡萄糖酸钙稀释静滴。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3)及时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渗液、 红肿。 4)补钾液速度不宜过快。 5)补液过程中,计算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 量,是液体疗法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治疗 Treatment】
3.静脉补液:
适应症:中度以上脱水,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或呕 吐、腹胀严重者
原则:正确判断 一个计划 ----- 一个24小时计划 二个步骤------ 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 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见尿补钾,随时调 整。
第三节小儿腹泻病的护理
教学内容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小儿腹泻病的定义、临床表现、
病因、护理措施
熟悉:小儿腹泻病的分类、治疗要点、 脱水的分类
了解: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概述】
小儿腹泻亦称腹泻病是指由多种病原、多种
心肌兴奋性增高:心律失常,心肌受损,表现心音低钝,心
脏扩大,心衰,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出 现U波、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伴反常性酸性尿。
肾脏损害:口渴、多饮、多尿、夜尿;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补液后易出现低钾
补液——血液稀释
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体外
☆ 定义:是指由于呕吐或腹泻致体液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按脱水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脱水 按脱水性质分:低渗、等渗、高渗性脱水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及分度
轻 度 失水百分比 累积损失量 精神状态 皮肤弹性 口腔黏膜 眼窝及前囟 眼泪 尿量 酸中毒及休克 3%~5%
(二)常见肠炎的临床特点

冬秋季多发,10-11月为高发,又称秋季腹泻
粪-口传播或呼吸道传播 多见6-24个月婴幼儿 常以发热,上感样症状起病 吐先于泻
轮状病毒 肠炎

便次多、量多、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 腥臭味

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
(2)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多发于气温较高的季节。潜伏期1~2天,
1~2ml/kg(< 10ml) 低镁血症:25%硫酸镁0.1mg/kg,深部肌
注,每6h一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5)钙、镁的补充:
静脉补钙时注意事项 :
推注速度不能快,边推边听心率,过快可引起呕吐、心率减慢。 甚至心脏停搏;心率低于80次/分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 以上者停用 钙剂不能漏到血管外,否则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留下疤痕 禁与碳酸氢钠同时使用,因其可使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 禁与洋地黄同时使用,必须使用时两药需间隔至少4h 以上 不能与输血浆及输全血同时进行,因血浆蛋白越高,则血中可 弥散钙越少,钙离子亦相应减少而加重惊厥。
(4)出血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多便,有特殊臭味,伴腹痛。大便镜检
有大量红细胞,一般无白细胞。
(三)生理性腹泻
辅助检查

1.粪便检查
2.血生化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问题】
1.腹泻 与喂养不当、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 足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皮肤有关 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
4.
【治疗 Treatment】
1.饮食疗法 Reasonable Diet
继续饮食,母乳喂养者暂停辅食,人工喂养 者喂等量米汤或代乳品,严重呕吐者禁食4-6 小时(不禁水)。 6个月以上的宝宝,腹泻期间饮食倒退原则。 腹泻停止后一周逐渐恢复到营养丰富饮食。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维持液 总量(ml) 轻度脱水 30--50 中度脱水 50--100 重度脱水 100--120 10--40 10--40 10--40 60--80 60--80 60--80 90--120 120-150 150—180
30~50 ml/kg
中 度 5%~10%
50~100 ml/kg
重 度 >10%
100~120 ml/kg
正常或稍差
烦躁或萎靡
昏睡甚至昏迷
稍差 稍干燥 稍凹陷 有 稍减少 无
差 干燥 明显凹陷 少 明显减少 不明显
极差 极干燥 深凹陷 无 极少或无尿 明显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等渗性脱水 水、电解 质丢失 大致相同
(一) 易 感 因 素
【病因】
1、肠道内感染
【病因】
星状杯状病毒 肠道病毒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① 病毒 80%
轮状病毒 ② 细菌 大肠杆菌 :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 其他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沙门菌、金葡菌
(二) 感 (二) 染 感 因 染 素 因 素
③ 真菌和原虫:白色念珠菌、贾第虫、隐孢子虫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 共 同 表 现
胃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腹泻 呕吐 腹痛
发热 神萎 意识障碍 多脏器损害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或肠外感染所致。 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呈黄色或黄绿色,有 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或泡沫,少量粘液 。 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防止体液继续丢失 (2)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1)口服补液 • ①服用0RS液期间应照常饮水。 • ②眼睑出现水肿,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 开水 • 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 胀者不宜应用0RS液。 • ④一般每 1 -2min喂5ml,稍大的患儿可以 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 吐,可停10分 钟再喂,每2-3 min 喂5ml。
130~150mmol/L
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丢失为主
<130mmol/L
高渗性脱水 水丢失为主
>150mmol/L
血钠浓度
细胞内、 外液 皮肤弹性
细胞外液 减少为主 稍差 明显 低 精神萎靡
细胞外液 减少明显 极差 不明显 很低,易休克 嗜睡 昏迷或惊厥
细胞内液 减少明显 尚可 极明显,烦渴 正常或稍低 惊厥 肌张力增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