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可能有几个适宜树种,同一个树种也可能适用于几种立地条件,不同树种的适应性大小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也有较大差异,应将造林目的与适地适树的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确定适地适树的方案,即确定哪些是主要造林树种,哪些是次要造林树种,并确定发展的比例。
主要造林树种应是最适生、最高产、经济价值又最大的树种;而次要造林树种则是哪些经济价值很高但要求条件过于苛刻,或适应性很强但经济价值稍低的树种,或是其它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每个经营单位根据经营方针、林种比例及立地条件特点,选定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只是少数几个最适合树种。
但是必须注意,在一个经营单位内,树种不能太单调,要把速生树种和珍贵树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和广域性树种适当地搭配起来,确定各树种适宜的发展比例,使树种选择方案既能发挥多种立地条件的综合生产潜力,又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要求,并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完一代后,林地肥力下降15~20%,第二、三代下降更为严重;由于酶活性降低,分解能力差,第二代降5~8%,第三代降30~50%;土壤维生素一代减少9%,三代后,降40%等。
为了避免杉木地力衰退,应从以下措施进行改善:集约经营,提高单产;不炼山或轻炼山,改全垦整地为局部整地;提倡营造混交林;适当降低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发育;不连作或少连作,并实行间作;有计划地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实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等。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