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感染护理查房

颅内感染护理查房


护理评估
24床 霍润萱女5岁 主诉:发热、头痛、呕吐1天于
2016年8月13日18:00收入院。
护理评估
现病史:患儿缘于近1天来无明显诱 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寒 战及抽搐,伴头痛,以前额部为著, 呕吐5-6次,呈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 无胆汁及咖啡样物质,时有腹痛,无 腹泻及腹胀,伴精神差及多睡,偶有 易惊,无肢体抖动,无咳喘及呼吸困 难。院外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 药不详),无好转。
抗病毒治疗
抗生素的适应症
病毒感染一般不宜应用抗生素 对年龄较小的婴幼儿,体温较高
且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有扁桃体 炎、中耳炎、咽炎等,可选用适 当的抗生素。
细菌性肠炎
小儿肠炎又称为小儿感染性腹泻,一般指由 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小肠及结肠的炎症。
致病原:病毒、细菌、原虫、真菌或寄生虫。 临床表现:(1)轻型 起病可急可缓,以为
病因:80%以上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其次为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 毒和虫媒病毒等。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 和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ng征、 Brudzinski征)。但婴幼儿出现典型 的脑膜刺激征较少。部分可出现轻微 脑实质受累,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如 嗜睡。
查体:T 39.8℃、BP 10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平稳。口唇
无发绀,咽部充血,未见疱疹,扁桃 体Ⅰ°肿大。颈稍抵抗,心音有力, 心率140次/分,腹软,脐周部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肿大,
肠鸣音正常存在。四肢活动自如,双
侧肱二头肌反射及膝腱反射无亢进, 双侧Babinsiki’s(+)。四肢末梢温暖,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
D。
对症处理
降温:38.5℃以上发热采用物理或药 物降温
止惊及镇静:惊厥及烦躁不安给机体 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如呼吸、循环 功能的改变,大量能量及氧的消耗, 故及时处理。安定、咪达唑仑、鲁米 那、水合氯醛、冬眠灵。
鼻塞:先清除鼻腔分泌物,用0.5%呋 麻合计于睡前或奶前10-15分钟滴鼻。
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常用祛痰止 咳药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病、 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侵 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 痊愈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
1.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 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 吸、吸允困难、拒奶、有时伴有呕吐和腹泻。
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 大便次数增多(3-10次/日),无脱水及全 身中毒症状,多于数日内痊愈,大便常规可 见少量白细胞
。(2)重型 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 食欲低下、腹泻频繁,一天大便次数 10到数十次,大便为水样、含有少量 粘液,也可有血便。水、电解质及酸 碱平衡紊乱:由吐、泻及摄入不足导 致程度不同的脱水。吐、泻亦可导致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呼 吸深长,严重者可昏迷。严重腹泻及 进食不足奕可导致低钾血症及低钙血 症。
护理问题
1 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 关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发热出 汗有关
3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热 性惊厥
4 营养失调:与腹泻摄入量不足 有关
5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 大便次数增 加刺激臀部皮肤有
预期目标
1 住院期间患儿的体温维持至正 常范围。
2 维持体液平衡 3 皮肤无破损 4 患儿营养能够满足机体需要 5 疼痛缓解,出现症状和体征及
5 颅内压增高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压、呼 吸、脉搏、体温、瞳孔及有无惊厥、 意识状态的改变等,记录出入量。
(2)保持患儿安静,避免躁动,卧 床时头肩抬高25-30℃有利于颅内血 液回流。
(3)惊厥发作时,给予镇静剂,做 好安全防护工作。
护理评价
1 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2 头痛缓解,未出现头部其他症
典型患儿多有发热、恶心、厌食、 呕吐、视物模糊、肌痛等非特异 性症状,其后迅速出现头痛、畏 光、喷射性呕吐、惊厥、颈项强 直、嗜睡、神志改变等脑实质受 累的变现,重者出现昏内 压:严格限制液体入量,静脉注 射脱水剂2.控制惊厥:给予止惊 剂
局部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 咳嗽、咽痛等。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 呕吐、腹泻、腹痛等。
体征:咽充血、扁桃体肿大、颌 下淋巴结肿大。
一般治疗和护理
1.环境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 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直接 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饮食,应给足够水
分 4.注意口腔、鼻、眼局部清洁。 5.并有佝偻病患儿,补充维生素
治疗方法
1.补充水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 溶液,哺乳期患儿应继续哺乳,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有严重 脱水者,有必要进行静脉补液。
2.由于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腹泻或 促进耐药菌生长,即使肠炎的致 病菌已经明确,抗生素通常也不 建议使用。但是某些病原菌感染, 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 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 生虫感染所致肠炎使用抗寄生虫 药物。
状 3 患儿经补液及处理在住院期间
未发生营养失调 4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皮肤破损
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知识
病因(1)病毒:占急性上呼吸道感 染90%左右。(2)细菌感染多为激 发,因为病毒感染损害了上呼吸道局 部防御机能,致使上呼吸道潜伏菌乘 机侵入。常见细胞为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 等。亦可见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表现:(1)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病初突然高 热39.5-40℃,持续1-2天,个别达数日,部 分患高热同时伴有惊厥。(2)一般鼻塞、 流涕、咳嗽或咽痛等症状较重。(3)常伴 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呼吸道症状。 (4)体检处发现咽部充血外无其他异常体 征。
2.三岁以上患儿多不发热或低热, 个别亦可高热,伴畏寒、头痛、 全身酸痛、食欲减退,一般上呼 吸道的其他症状明显,鼻塞、流 涕、喷嚏、声音嘶哑、咽炎等。 部分患儿可合并脐周及右下腹疼 痛。
辅助检查:脑电图示背景活动稍
慢,血常规大致正常,便常规示 白细胞(便):+++个/HP、成堆 白细胞大量查见、红细胞2-5个 /HP、性状:黏液便,尿常规示酮 体3+(考虑与进食水差、入量不 足有关)。
诊断
1.颅内感染, 诊断依据:依据患儿反复高热伴头痛、
呕吐及精神差、多睡,查体颈部稍抵 抗、右侧Babinsiki’s(+),结合脑电 图结果,临床诊断为颅内感染, 2.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依据:患儿急性发热,查体咽部 充血、扁桃体Ⅰ°肿大,可诊断上呼 吸道感染。 3.细菌性肠炎。 诊断依据:患儿便常规结果白细胞 (便):+++个 /HP、成堆白细胞大量 查见、红细胞2-5个 /HP、性状:黏液 便,诊断细菌性肠炎。
遵医嘱补液 (2)告知患儿家属发热时摄入一定量的水
分。
3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保持臀部清洁干净,每次 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严防臀 红。
(2)用柔软透气好的尿布,指 导患儿勤换尿布,尿布清洗后在 阳光下暴晒。
4 营养失调
(1)调整饮食:少量多餐,给 予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随 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 常饮食(2)必要时全静脉营养 (3)加强对家属宣教喂养知识
预防
一.小儿奶瓶应清洁 二.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三.隔离病人及时处理排泄物 四.注意家庭卫生以及环境清洁 五.避免吃生冷不洁食物 六.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
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 尿布以后要洗手,接触小儿分泌 物后要洗手。
病毒性脑炎
定义:是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颅 内急性炎症。若病变累及脑实质 时称为病毒性脑炎,若病变累及 脑膜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
时处理。
护理措施
1体温过高 (1)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高热
时采取药物或物理降温。 (2)保持室内安静,让患儿充分休息,适
当开窗通风。 (3)多饮水,给予清淡饮食或半流质饮食。 (4)出汗后及时给患儿更换衣物,用温水
擦洗身体。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观察患儿皮肤弹性、温度、精神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