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美食介绍
六(3)班刘婧怡
苏州自古就是“美食王国”,大凡涉及美食的影视作品,如《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都是在苏州拍摄的。
陆文夫先生的巅峰之作《美食家》,更使苏州美食名扬天下。
苏式食品讲究时令、做工精细,而且花色品种多,甜酸咸辣品味广,可谓老少咸宜,赢得五湖四海朋友赞美。
下面就给你介绍一下我爱吃的几种美食吧。
松鼠桂鱼是苏州地区的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
据说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就有“松鼠鲤鱼”了,乾隆曾品尝过。
后来便发展成了“松鼠桂鱼”。
清代《调鼎集》中有关于“松鼠鱼”的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
油、酱油烧。
”季鱼,应是季花鱼,即桂鱼。
这条记载间接证明苏州乾隆年间有“松鼠鲤鱼”的传说是可能的。
因为《调鼎集》中的不少菜肴均是清乾、嘉时的。
其次可以说明今天的“松鼠桂鱼”正是在“松鼠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鱼”是挂的蛋黄糊,而今天的“松鼠鱼”是拍干淀粉。
古代的“松鼠鱼”是在炸后加“油、酱油烧”成的,今天则在炸好后直接将制好的卤汁浇上去的。
此外,今天的“松鼠鱼”在造型上更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鱼”所难以比拟的。
“苏帮菜”有一道脍炙人口的名菜,叫做“响油鳝糊”,它色泽油亮、蒜香扑鼻、鳝鱼鲜嫩、味道鲜美。
响油鳝糊有名就在“响油”上,一般取活的鳝经沸水烫泡后,划出鳝丝,将炒锅内熟猪油烧至七成热,投入葱花煸得,然后放入鳝丝炒透,加绍酒略焖后,加入高汤烧2分钟左右,放精盐、酱油、食糖,盖锅烧10分钟后收稠用湿淀粉稀勾芡,出锅装盘时在鳝糊中拨出一条凹槽,放入葱花,并将姜丝、蒜泥、火腿未制成三角形饰边。
同时在另一锅内将一勺麻油加温,待八成热时,迅速舀出浇水鳝糊凹槽,立即端上餐桌,扑上胡椒粉。
此菜厨师与服务员要配合默契,否则,油温一降就听不见响声了,会使客人扫兴。
苏州民谚有:“小暑黄鳝赛人参”。
六、七月间的黄鳝,倍受美食青睐。
太湖莼菜汤也是传统苏州美食之一。
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极
好、风味独特。
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是做美味佳肴的上乘之品。
莼菜汤太湖莼菜素与鲈鱼齐名,《晋书》中曾有这增的记载:西晋文学家张翰在北方做官,长因想起了昔日莼羹鲈鱼,竟然弃官回了江南故乡。
“莼鲈之思”也成了思乡恋家的典故。
蟹粉蹄筋也是传统苏帮菜,蹄筋白净软糯,蟹粉黄亮鲜美,香菜碧绿清香,蹄筋的口感软糯滑口、富有弹性是秋令著名筵席菜品、应时佳肴之一。
著名的苏式招牌菜还有:清溜虾仁、汆糟、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雪花蟹斗、樱桃肉、酱汁肉、薰鱼、(鱼巴)肺汤、三件子、密汁火方、暖锅、枣泥拉糕等。
看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觉得垂涎三尺呢?让我们一起走遍苏州的大街小巷,细细品味久负盛名的苏州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