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1成都416医院眼科,成都610051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3四川武警消防总队医院眼科通讯作者:李蓓,E -mail :9974200@qq 1com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李 蓓1 郑燕林2 李燕先3 黄 玲1 张 晓1【摘 要】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历史久远,疗效较好,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113;R58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379(2008)03-0184-03The status of TCM treatment for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 almop athy LI Bei 1,ZHENG Yan -lin 2,LI Yan -xian 3,et al 11Oph 2thalmology Department ,416Hospital ,Chengdu 610051,China【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thyroid -ass ociated ophthalm opath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g ood effect 1This review summarizedthe status quo of T C M treatment for th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1【K ey w ords 】thyroid -ass ociated ophthalm opathy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 ociated ophthalm opathy ,T AO )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同中医眼科专著《世医得效方》所载“鹘眼凝睛”相似。
其发病率占眼眶病首位〔1〕,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西医病理学研究显示该病以眼眶脂肪/结缔组织和眼外肌体积增加及免疫活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
病变可导致病人眼球前突、暴露性角膜炎、复视、斜视、及眼球运动受限,压迫视神经等临床改变,严重的恶性突眼甚至被迫摘除眼球。
多采用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疗法、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血浆去除术、眼眶放疗等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2,3〕。
但这些疗法或因不良反应较多难以长期应用,或是疗效欠佳、缓解率低,或是费用昂贵,难以承受。
中医药治疗该病历史久远,疗效较好,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现状综述如下。
1 辨证分期治疗《秘传眼科龙木论・鹘眼凝睛》外障中谓“此皆因五脏热壅冲上,脑中风热入眼所致”。
《银海精微・鹘眼凝睛症》认为本病是“因五脏皆受热毒,致五轮振起,坚硬不能转运,气血凝滞”而引发。
古籍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较为广泛,其中尚包括对其他眼病如“突起睛高”等病症的描述。
现代中医〔4,5,6,7〕认为本病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其发病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病理变化。
早期多因情志不遂,忿郁恼怒或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调达,使气机郁滞,津液运行不畅而成瘀,气郁往往易化风化火,引得肝经风火上逆,夹痰上壅肝窍而形成突眼,此时病情尚轻。
随着病情的发展,肝郁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津液输布失常,水湿痰浊凝聚于眼眶或眼球后部,阻碍气机,血瘀不行,气滞痰凝血瘀互结;又肝郁化火日久,火热耗伤气阴;同时“阴虚血瘀”、“血受热则煎熬成瘀”,血瘀亦进一步加甚,使得突眼逐渐严重。
但也有人〔8〕强调甲亢突眼系痰瘀内结所致,而非火邪之害,并认识到在甲亢症状发生之前就有突眼者,系痰气凝结之病机,以痰凝为主,在甲亢症状缓解后稳定期之突眼者,是以瘀血为主。
但总的来说本病的发生大多与情志变化有关,主要责之于肝脾两脏,气滞、痰凝、血瘀为基本病理变化,同时伴有肝阴不足、气阴两虚,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徐蓉娟〔7〕在G raves 眼病初期或兼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以疏肝解郁、清热散结法。
主要方药:柴胡、郁金、赤芍、连翘、生地、玄参、天麦冬、丹参、炙鸡内金、白芥子、生牡蛎。
甲状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见眼球突出、眼裂增大,眼外肌肥大增粗、体积增大,眼球活动受限,两目干涩畏光流泪症状明显,治以养肝明目、化痰祛瘀,药用生地、天麦冬、枸杞子、青葙子、潼蒺藜、垂盆草、白芥子、丹参、莪术、炙鸡内金、五味子、炙鳖甲。
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以眼睑水肿、上睑挛缩、眼裂增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眼球突出较轻,B 超或CT 检查球后组织无明显增生及体积增大者,用健脾利湿、软坚消瘀法,药用生黄芪、薏苡仁、薏苡仁根、生地、天麦冬、车前子、丹参、当归、炙鸡内金。
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病情稳定,患者眼部症状不继续加重,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法,药用黄芪、太子参、黄精、天麦冬、玄参、枸杞子、旱莲草、白芥子、炙鸡内金、炙鳖甲、丹参、生牡蛎。
各型随症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杜学盘等〔9〕将该病辨证分为肝火旺盛型,气郁痰凝型,心肝阴虚型及气虚血瘀型。
治疗依次选用1~4号方。
治疗867例,总有效率为8414%。
王开云〔10〕侧重于从肝论治,分为5型:肝热痰湿型、肝热阴虚型、气郁痰阻型、气滞血瘀型、肝火旺盛型。
针对各型辨证用药,治疗70例,总有效率为8413%。
方志平〔11〕把60例突眼分两型,肝火亢盛型用清肝泻火,明目安神(钩藤、赤芍、菊花、栀子、夏枯草、石决明、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夜交藤、牡蛎);肝郁阴虚型用舒肝理气,滋阴降火(柴胡、赤芍、白芍、黄芪、龙胆草、栀子、浙贝母、玄参、茯苓、酸枣仁、五味子、甘草),总有效率8814%。
刘春红〔1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火旺盛型用栀子清肝汤;脾虚痰瘀型予二陈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予杞菊地黄汤加减;同时各型加用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药物。
治疗36例结果有效率8116%,显著高于对照组(5613%,P<0105)。
2 固定经验方治疗周爱民等〔13〕以玄参、生地黄、黄连、夏枯草、钩藤、地龙、川贝母、黄芩、龟甲、地骨皮、柴胡、香附为基本方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
张远炎〔14〕以党参、黄芪、黄精、龟甲、玄参、牡蛎、白芥子、胆南星、夏枯草为基本方,同时口服他巴唑,共治疗25例,总有效率为96%。
刘永霞等〔15〕对本病治疗组用甲亢消协定方(黄连10g,黄芩、黄芪、生地黄、茯苓、浙贝母、赤芍各15g,郁金、柴胡各12g,太子参30g,甘草6 g),同时每日口服他巴唑10mg,治疗58例,总有效率为9114 %。
廖世煌〔16〕用甲眼消(白蒺藜、浙贝母、黄芪、五味子、云茯苓、车前子、生地、生苡仁、法半夏、草决明、丹参、赤芍等),加他巴唑,治疗甲亢突眼31例,总有效率8016%,显著高于泼尼松对照组(50%,P<0105)。
孙丰雷〔17〕用消瘿片(生黄芪、生地黄、麦冬、夏枯草、浙贝母、连翘、丹参、牡蛎、酸枣仁等组成),治疗甲亢突眼,结果总有效率8613%,与丙基硫氧嘧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5)。
黄立〔18〕用化坚二陈汤加减(陈皮、当归、法半夏、茯苓、白僵蚕、枳壳、天南星、红花、昆布、海藻,加用泼尼松,治疗37只眼,结果显效25只眼(6716%),有效6只眼(1612%)。
方良〔19〕等将滋阴、益气、平肝、清热、化瘀、祛风明目多法并用,集为抗甲突汤(太子参、生地、北沙参、熟地、夏枯草、羌活、白芷、川芎、菊花、柴胡、当归、石决明、猪苓、车前子、酸枣仁、生甘草),治疗26例,显效率50%,有效率23%,突眼度及球后间隙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1),且无毒副反应。
以上无论是辨证论治还是固定经验方治疗,可以看出辨证用药总不离现代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最常用的药物为柴胡、丹参、浙贝母、夏枯草、黄芪、玄参、茯苓等,总以理气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治疗原则。
3 针灸治疗何金森等〔20〕采用针刺眼周围穴位与手足远近穴,观察54例T AO患者在治疗前后突眼等症状变化,结果显示:针刺I组〔取上天柱穴(天柱穴上五分)、风池、睛明、上明(眶上缘中点)〕,针刺Ⅱ组(I组取穴的基础上加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仅予口服他巴唑15mg/d)的突眼度平均减少(1119±0177)mm,(1176±0174)mm,(0188±0163)mm,有效率分别为78179%,88124%,58152%,症状、体征的积分改善,针刺Ⅱ组的疗效强于针刺I组,故何氏认为:针刺远近配穴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
孙克兴等〔21〕利用针刺配合他巴唑治疗110只眼T AO患者,也得出类似结论。
4 中医药免疫治疗T 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但西医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存在诸多不足,中医药在治疗T AO方面有明显优势。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许多中药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雷公藤多甙具有与糖皮质激素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副作用小〔22〕。
研究〔23〕表明与泼尼松比较,雷公藤多甙对T AO治疗的总有效率无太大差别,对软组织炎症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泼尼松,而对视力、眼球活动度及突眼度的改善与泼尼松疗效相当。
火把花根有良好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而无激素样副作用,能抑制炎症性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渗出和水肿,对本病亦有良好效果〔24〕,且副作用较轻微,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药物。
针药结合治疗T AO也显示可明显降低患者TS Ab水平,对调节患者的整体免疫状况具有重要作用〔25,26〕。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T AO具有很好的疗效,应该说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从临床报道来看,现状堪忧。
表现在:①近年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文献数量不多,大部分局限于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治疗T AO的实验研究极少。
②目前中医药治疗T AO辨证分型不统一,疗效评价标准基本上为自拟。
③现有研究多缺乏严谨的科研设计,多数病例未设对照组,而是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更缺乏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不明确,降低了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④缺乏对中医药治疗T AO机理的探讨。
实际上诸如雷公藤、火把花根等单味中药或复方对T AO免疫功能的调节已经显示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良好前景。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探明该病的中医病机本质和中医方药改善突眼的作用机理,为开发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剂和方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宋国祥1眼眶病的发病率[M]1见:李凤鸣,主编1眼科全书1上册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100-113012 W iersinga W M,Prummel MF1Anevidence based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G raves′ophthalm opathy[J]1Edocrinol M etab Clin N orth AM,2000,29: 297-31913 K auppinen M akelin R,K arma A,Leinonen E,et al1Highdosein tra2 venous methyl prednis olone pulse therapy versus oral prednis one for thy2 roid ass ociated ophthalm opathy[J]1Acta Ophthalm ol Scand,2002,80: 316-32114 傅凤侠,朱社教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从肝论治[J]1陕西中医, 1996,17(2):9515 曹国蓉1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辨证论治[J]1新中医,1996,28(9):516 刘清平,廖世煌1辨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突眼症经验[J]1浙江中医杂志,2001,1:417 胡齐鸣,徐蓉娟1治疗G raves眼病经验[J]1江西中医药,2003,34(7):7-818 潘文奎1中医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信息与分析[J]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6):1419 杜学盘,黄瑞华,杨传标1辨证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867例观察[J]1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5):8110王开云1从肝论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70例[J]1安徽中药临床杂志,2000,12(3):182111方志平1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G raves突眼症的体会[J]1福建医药杂志,1997,19(2):31112刘春红1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突眼36例总结[J]1湖南中医杂志,2001,17(3):9113周爱民,刘惠聪,薛 芳1中药为主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68例[J]1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6):22114张远炎1消补法25例G raves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1新疆中医药,1988,(1):23115刘永霞,沈晓燕,张慎枢,等1中西医结合治疗G raves病临床观察[J]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5):71116廖世煌1甲眼消合并他巴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突眼的临床观察[J]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6):433117孙丰雷,程益春1消瘿片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1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3):206118黄 立1中西药结合治疗眼型G raves病[J]1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10(4):223119方 良,刘翠荣1抗甲突汤治疗甲亢突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1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3):171120何金森,庞 熠,孙克兴,等1针刺治疗甲亢性眼病的临床研究[J]1福建中医药学报,2001,11(4):23-25121孙克兴,庞 熠,魏建子,等1针药结合治疗G raves病眼征的临床观察[J]1上海针灸杂志,2000,19(3):5-7122胡大伟,刘沛霖1雷公藤与泼尼松药理作用的互补性[J]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94-96123王 伟,杨 宾,孙浩杰,等1131I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G raves眼病[J]1中华核医学杂志,2004,24(3):25-26124高 琳,陈 琦,王 俊,等1火把花根治疗G raves眼病临床观察[J]1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403125孙克兴,魏建子,王 静,等1针药结合对G raves眼病患者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的影响[J]1上海针灸杂志,2002,3(21):2126孙克兴,魏建子,王 静,等1针药结合对G raves眼病患者血清眼外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J]1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1,8(22):251(收稿日期:2007-10-29)・消息・河北省第10届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暨葡萄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召开 由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邢台市眼科医院承办的河北省第10届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葡萄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学习班,于2008年4月18日至20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邢洲大酒店召开,会议由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邢台市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医眼科主任张铭连主任医师主持并介绍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