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及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及治疗.


TAO可能发病机制
初发期
T细胞辩认甲状腺和眼眶交叉反应抗原 (TSH-R) T细胞浸润眼眶释放炎性细 胞因子(IL-1、TGF-、IFN 、TNF等) 增殖期 成纤维细胞 增殖和产生GAG 免疫调控蛋白 表达 临床期 临床表现 免疫反应发生
TAO临床表现特征-六大表现




眼睑症—肿胀、退缩(定义) —特征性 80%~90% 软组织炎症—结膜泪阜充血水肿70%~80% 角膜暴露—点状角膜炎较多,严重少见 眼球突出(定义)—40%~70%,双眼80% 眼外肌受累—功能异常60%,检查异常近 90%,多条直肌受累(顺序下、内、上、 外),少数仅单条直肌受累 视神经功能障碍—10%,年龄大和男性多
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进展
TAO治疗存在的问题
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Graves’病与眼病的治疗尚没有完全
统一 本病有自限和自愈趋势 治疗目的:保护视功能,减轻痛苦 和改善容貌
现代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甲状腺病治疗 –原则—维持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平衡 –临床甲亢—药物、放射性碘、手术—正确选 用,严重眼病患者不主张放射性碘、手术。 –亚临床甲亢—治疗与否存在争论 –甲减—补充

疾病范畴
A
评价客观标准
1. 睑裂的最大宽度 2. 上睑和下睑距角膜缘的距离 荧光素染色估计暴露性角膜炎 1.中心30℃视野范围内的双眼单视 2. 使用下列1个或以上检查技术 Maddox 杆试验 交替遮盖试验 3.选择性检查:向下凝视的眼内压 超声、CT或MRI
眼睑
B 角膜 C 眼外肌
D 眼球突出 1.眼球突出计测量 2、CT或MRI E 视神经 1. 视力 2. 视野 3. 色觉 4. VEP
眼睑征
眼球突出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角膜病变 视神经病变
角膜及视神经病变
角膜浸润、溃疡 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

眼球突出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眼外肌肥大

TAO临床分类—NOSPECS法
优点—反映疾病侵犯的范围及程度 缺点 –不能反映疾病的活动性程度 –对治疗效果无预测价值

口服强的松—传统的治疗
– –
有效率65%,多数仅有效,显效少, 副作用大,疗程长,停药后复发率高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现代治疗
– –
疗效80%,显效率高,对视神经病变特有效 疗程短,副作用相对少

眶周注射治疗
– –
多联合全身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全身用量 注意并发症—切忌注入眼内,注意眼压观察
功能异常,约占5%~10%

可出现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之后(多在18 月内,占多数),同时或之前(少数)

多数甲亢患者有眼病(症状性—20%~
50%,影像检查70%以上)

与PTD和杵状指甲状腺外表现有密切关
系—有PTD者90%有甲亢、99%有TAO
发病机制
病因未明 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遗传因素 诱发因素
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治
定义及命名
定义:指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密切相关的眼病总称 命名:最常用为
– 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
TAO发病率
发病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约

– 严重视神经病变和暴露性角膜炎对视力威胁,其他
治疗方法不明显 – 少数严重斜视(如上斜)造成患者痛苦,病情稳定 1~2个月即可考虑

手术治疗前后常规用糖皮质激素或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眼眶减压术

适应症
– 较严重视神经病变,经其它治疗无效或治疗
后好转防止复发者 – 严重的暴露性角膜病变 – 严重的眼球突出(多在24mm以上) – 眼球突出在23mm以下要求美容
Ⅱ—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常用环胞霉素A 单独使用有效率仅22%—较少用 多低剂量(≤5mg/kg/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 总有效率提高到80%~95%
– 单独使用无效患者合用有效率达59% – 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及停药复发
Ⅲ—高剂量免疫球蛋白

治疗方法

对眼球突出、视力、睑退缩、眼肌增粗 均有效 与糖皮质激素比,疗效近,副作用少, 价格贵

复视—轻度戴三棱镜;肉毒杆菌A直肌注射—有争议
眼病治疗—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最常用 免疫抑制剂治疗—多联合用



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未广泛用
血浆置换治疗—极少用
Octerotide(生长抑素类似物)注射—极少用
Ⅰ—糖皮质激素治疗


最常用和有效的治疗
可单独用,也可联合免疫抑制剂、放射和手术
表 1 TAO的NOSPECS临床分级标准
------------------------------------------------------------
分级
眼部症状和体征
-----------------------------------------------------------0(N) 没有症状和体征 1(O) 仅有体征无症状(限眼睑回缩、凝视和迟落) 2(S) 软组织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3(P) 眼球突出(超过正常上限3mm或以上) 4(E) 眼外肌受累(常有复视或其它表现) 5(C) 角膜受累 6(S) 视力下降(视神经受累) -------------------------------------般不行缩短术
手术治疗—斜视的眼肌手术

手术量判断
– 手术前三棱镜读数,手术中牵引试验 – 肌肉后退1mm约在2.5 △ ~4 △ ,平均3△

手术技术
– 后退最大量不太靠近赤道部—下直肌和内直
肌6~7mm ,上直肌和外直肌可更多 – 防止上或下直肌后退后至上或下睑退缩加重
手术治疗—眼睑手术
能障碍之一
–排除其它类似的眼病
TAO疾病活动性概念及意义





疾病严重程度≠疾病活动性 疾病活动性变化曲线先于疾病程度变化 疾病活动性加速疾病严重程度的发展 疾病活动期曲线变化内免疫抑制剂有效 在疾病活动性曲线外—静止期,无论疾病程度 如何,免疫抑制剂无效 疾病活动性可作为预测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决定 因素
– 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及停药后复发
手术治疗—原则
考虑临床重要性—手术先解决视神经病 变,次之角膜暴露、复视和美容 考虑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顺序如下

– 眼眶减压术(10%患者) – 眼肌手术矫正斜视(至少10%以上) – 眼睑手术(30%左右患者)
手术治疗—时机
多主张在眼眶疾病稳定6个月以上且甲功正常 特殊情况下可不受限制

按NOSPECS分级
– 常规药物或放射治疗 首选糖皮质激素全身联眶注射治疗 次之眼眶放射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有条件大剂量免疫球蛋白V注射治疗 少数环胞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总结:TAO综合治疗措施—

浸润性2~5级眼病
– 常规局部对症治疗
按NOSPECS分级
– 对严重眼球突出引起暴露性角膜炎,急性期
TAO发病率-在眼眶病中

最常见眼眶病,国外统计约占眼眶病 43% 眼球突出:双侧85%,单侧15~28% 国内:占眼眶病住院病人18~20% 占眼眶病 门诊病人1/3以上

甲状腺功能状态
甲亢—占约60%左右 亚临床甲亢—占20%~30% 甲低—约占5%~10% 功能正常—少数以后可出现甲状腺

缺点
– 治疗1周内可致眶炎症加重,患者不适 – 效应缓慢,对严重视神经病变不理想 – 需要放射专科完成
眼眶放射治疗—联合应用

联合糖皮质激素全身或局部注射治疗 优点—可作为治疗TAO首选方案之一
– 具有协同效应,提高有效率(70%以上)
– 减轻放射治疗所引起眼眶和结膜水肿
– 缩短发挥效应时间

Ⅳ—其它
血浆置换 – 价格贵,条件要求高 – 单独用疗效不确定 – 多与其它免疫抑制剂联合

Octerotide(长效的生长激素类似物)
– 皮下注射Octerotide100ug tid ×3个月 – 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价格昂贵
眼眶放射治疗—方法

常用的方法—直线加速器或钴60 照射总量2000 cGy,2 周内分10等分剂量 照射 适应症
表2:

F 临床活动性分数评估
G 患者自我评估
– 下列满意度(使用极大的改善、改善、没有
改变、加重、明显加重等分级来评估治疗的 效果)

1.外观 2.视力 3.眼部不适 4.复视
辅助检查方法

甲状腺功能
– FT3、FT4和s-TSH
– 其它TRAb、抗甲状腺抗体等

影像学检查
– 超声、CT(水平+冠状)或MRI 眼外肌肥大(肌腹梭形) 眶膈前移,少数泪腺肿大 眶尖拥挤,视神经增粗
对眶软组织及视神经病变治疗最为有效和迅速
早期治疗对眼外肌病变有效,晚期疗效差 对眼球突出疗效不理想
Ⅰ—糖皮质激素治疗

病例选择及治疗时机
– 早期及活动期患者
– 视神经病变患者 – 手术治疗前后患者

使用前注意全身检查
– 血压、体重、血糖、肝肾和电解质

注意副作用防治(全身和局部)
Ⅰ—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方法:多2壁和3 壁,严重4 壁减压
手术治疗—斜视的眼肌手术

原则—使患者在眼原位和向下注视获双眼单视
– 下斜和外斜应轻矫正不足 – 上斜和内斜最好轻度过矫 – 眼肌后退最常用,肌边缘切开作补充 – 垂直和水平直肌可同时,1 眼不超2条 – 第二次手术斜视读数应超过8 △ ~10 △ ,在6个月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