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入库储存操作规程
1.目的:明确药品储存条件,使药品质量在储存过程中能够保持质量稳定符合要求,并做到药品出入库及储存期间票、帐、货相符。
2.范围:适用于公司药品入库全过程。
3.职责:质量管理员、保管员、养护员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保管员负责药品在库储存管理,并做好库内储存环境与条件的监测与控制;养护员负责库存药品的养护检查工作,并配合和指导保管员做好库内储存环境与条件的控制工作;质量管理员负责对仓库布局与设施设备的配置,对药品储存与养护工作进行质量监督与指导。
4.内容:
4.1药品入库
(1)、保管员凭质量验收员签字的“随货通行单”入库。
(2)、保管员对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数量等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收,办理入库交接手续,并做好商品帐。
(3)、对出现票、货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或其它可疑质量问题的药品,有权拒收,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报质管部。
4.2药品储存:
(1)、保管员将合格药品移入“合格品区”(绿区),不合格药品放在“不合格品区”(红区);
(2)、保管员按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将入库的药品存放于相应的库(区),并做好分类存放工作;
(3)、保管员存放药品时,应按要求将药品存放于相应货位
4.3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
(附件:外包装图式)。
4.4药品堆垛应有一定的距离,药品与墙,柱,屋顶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4.5标志管理:
(1)、可对不同批号药品悬挂“药品货位卡”和“近效期药品”标志牌,动态标示并控制药品的库存进出数量变化。
(2)、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库存药品,养护员应按月逐批号填写“近效期药品催销表”,报质管部和业务部门。
(3)、对储存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品、退货药品库区——黄色;合格品、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区、待发药品区——绿色;不合格品库区——红色。
(4)、储存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在黄药师系统中锁定,并在系统中填写“质量怀疑商品登记”报质量管理部处理,并按质质量管理部的处理意见将药品移入相应的库区。
8、保管员在药品养护员的指导下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并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根据各类库房温湿度要求,使用相应的调控设施设备,调整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9、药品的在库养护和出库发货,应按“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管理制度”和“药品出库复核管理制度”执行。
附件:外包装图式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
附件:外包装图式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根据GB 191-2000,在药品生产经营工作中常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注意:本标准是根据新版的国标GB 191-2000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