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技术与工程
中试放大的方法
经验放大法
相似放大法 数学模拟放大法
中试放大的要求
符合GMP规范 美国规定,在新药申请时需提供 原料药中试生产的资料,详细规 定了各种必备的资料,需严格执 行。 具体内容参见教材p27- 28
2.4 化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备
2.4.1 概述
2.4.2 设备材料及防腐(自学)
2.3.3制药工艺的中试研究
1、中试放大的作用
2、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3、中试放大的方法 4、中试放大的要求
药物工艺路线须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中试放大的研究内容
1.生产工艺路线的复审 2.设备材质与型式的选择
3.搅拌器形式与搅拌速度的考查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5.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的确定
6.原辅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控制
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对各类、各种基本有机反应的熟悉与掌 握; •2.逻辑思维能力,对各步反应的选择和排 列能运用自如; •3.“艺术”
药物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
•追溯求源法( 逆合成分析法)— E.J.Corey1964年创立 •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 程一步一步地逆向推导进行追溯寻源的方法, 也称倒推法。 •首先从药物合成的最后一个结合点考虑它的前 驱物质是什么,用什么反应得到。 •如此继续追溯求源直到最后是可能的化工原 料、中间体和其它易得的天然化合物为止。
2.3 药物的生产及工艺优化
2.3.1 概述
2.3.2 制药工艺的小试研究 2.3.3 制药工艺的中试研究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过程
影响制药工艺水平的因素
1 2 3 4 5 6 7 、反应物的浓度与配料比 、溶剂 、催化剂 、能量的供给 、反应时间及反应终点的控制 、后处理 、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研究反应条件的实验方法
2.3 药物的生产及工艺优化
2.4 化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2.2 化学药物合成及工艺基本原理
合成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著名有机合成家R.B.woodward(1956) 说:“在有机合成工作中有鼓舞,有冒险, 也有挑战,其中还可能有巨大的艺术”, 作为有机合成的“艺术性”,就在于装配 复杂分子的简练性、正确性和巧妙性。
分为发现阶段、发展阶段、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
发现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从动植物体中分离、纯化和测定了许多天然产 物; 局限于对已知物质的研究,发现可能的药用价 值成分。
发展阶段
20世纪30-60年代。
特点是合成药物的大量出现。
Domagk将白浪多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开创了现代化学治疗的新时代。 合成了甾体药物、半合成抗生素、神经 系统药物、肿瘤治疗药物等
最大的区别:投料量的大小和反应量的不同
化药技术研究的内容和步骤
1、确定的合成路线(包括选取起始的原 料和反应条件)
2、合成的工艺问题(小试-中试-工业化研 究)如何获得布洛芬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3、设备及车间的问题(即怎样实现布洛 芬的生产?)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本章核心内容
2.2 化学药物合成及工艺基本原理
化药技术的研究过程与内容
布洛芬 系非甾体类抗炎药 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 用
用于减轻和消除扭伤、 劳损、下腰疼痛、肩周炎、 滑囊炎和术后疼痛、类风 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 其他关节疾病而致的疼痛 和炎症。
商用名:芬必得 通用名:布洛芬(Ibuprofen) 化学名:异丁苯丙酸 辅料包括:糖、淀粉、硬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
药物(Drug):药物是人类用来 药物的定义 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为了调 天然药物 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 药物的分类 身体健康的特殊化学品。 动物、植物、微生物、矿物等 化学药物的定义及特点 化学合成药品 65%以上
无论是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素、生化药物)、合成药物和基因 化学制药技术的研究范围 工程药物,就其化学本质而言都是 生物制品 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 化学制药技术的研究过程与内容
药物发展各阶段的关系
药物发展各阶段关系图
化学制药技术的研究范围
研究、设计和选用最安全、最经济和最 简捷的化学合成药物工业生产途径的一门 学科;
也是研究、选用适宜的中间体和确定优 质、高产的合成路线、工艺原理和工业生 产过程,实现制药生产过程最优化。
化学制药工程师将化学制药技术研究的 成果工程化。 路线—过程优化—工程化
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旧的药物研发模式的困境
“反应停”事件
各种相关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发展
要求科学地进行设计—合理药物设计
沙利度胺于1953年首先由 西德一家制药公司合成,1956 年进入临床并在市场试销, 1957年获西德专利,这种药物 治疗早孕期间的孕吐反应,有 很好的止吐作用,对孕妇无明 显毒副作用,相继在51个国家 获准销售。 西德就引起至少6000例畸 胎,英国出生了5500个这样的 畸胎,日本约1000余例,台湾 省也至少有69例畸胎出生。
药物 (Dru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的定义: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 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 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 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 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1 化学药物与化学制药技术概述 药物的分类及比例 药物 (Drug)
单因素平行试验优选法 多因素正交设计优选法
均匀设计优选法 单纯形优化法
2.3.2制药工艺的小试研究内容
1.实验室研究阶段,尽快获得先导化 合物及其衍生物 2.小量试制阶段 提出基本适合中试生产的合成路线 ①研究确定一条最佳合成工艺路线 ②用工业级原料代替化学试剂 ③原料和溶剂的回收套用 ④安全生产和环境卫生
药物合成路线的评价原则
①反应步骤尽可能少;
②每一步产率尽可能高; ③反应条件尽可能温和; ④中间及最终产物易分离纯化;
⑤起始原料尽可能价廉易得、反应时间短
工艺技术路线的评价和选择
1 先进性原则 2 适应性原则
3 安全可靠性原则 4 法规适应性原则
化学制药分离工艺基本原理
1、机械分离—非均相体系 过滤、沉降 2、传质分离—均相体系—有质量传递, a输送分离(速度分离) 超滤、反渗透、电泳等 b扩散分离(平衡分离) 蒸馏、吸收、萃取、结晶、吸附、离 子交换等。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
化学药物的定义及特点
化学药物: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来获得的 药物药效成分。
包括: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合物
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
天然产物药物:化合物分子从动物、植物、微 生物提炼得到的,或者是自然界固有的物质如矿 物。
中药: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 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且按中医药理 论使用的药物。 西药:以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药物 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且按中医药理 论理论使用的药物。
2.4.3 制药反应设备 2.4.4 车间工艺设计
机械设备 制 药 企 业 设 备 原料药生产
化工设备
制药专用设备药物制剂生产原 Nhomakorabea药的生产过程
2.4.3 制药反应设备
1)反应器基本理论
反应器的基本类型
搅拌器的基本理论、分类、各自的 优缺点
2)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 制药工业中应用最多的反应器,其 结构、特点、应用及相关问题。
两组容易混淆的概念
化学药物≠西药 天然产物药物≠中药 前者是按生产制备技术来划分 后者是按各自的医药学理论来划分 例如:黄连素、抗生素、龙脑、砒霜
化学制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化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
起源晚于天然产物的应用。
发展过程:由粗到精、由盲目到自觉、 由经验性的试验到科学的合理设计。
第二章 化学制药工程与技术
1 2 3
化学药物与化学制药技术概述
化学药物合成及工艺基本原理
药物的生产及工艺优化 化学制药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4
5
化学药物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药物 (Drug)
药物(Drug):药物是人类用 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 为了调节人体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保持身体健康的特殊化 学品。 无论是天然药物(植物药、 抗生素、生化药物)、合成 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就其 化学本质而言都是一些化学 元素组成的化学品。
如何用小分子的化工原料经合适的化学转化过程得到结构确定、质量 符合要求的化学原料药?
化学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过程
过程---过程优化—工程化
布洛芬的合成路线文献报道的有几大类, 27条之多,可参照理想路线的标准逐一进 行比较和评价。 实际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仅有几条。
实际工业化生产的只有两条路线。
具体的药物生产工艺研究过程
不同规模的化学反应器
反应器的不同结构型式
三种基本的反应器类型
间歇操作搅拌釜
连续操作搅拌釜
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
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
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的釜体结构
釜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
常用搅拌器的形式结构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