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展示点评环节

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展示点评环节

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展示
点评环节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展示点评环节展示和点评是“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不仅能展示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创新的方法,还能展示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也能展示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难。

通过展示和点评,学生对规律、方法进行到位的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

一、课堂展示和点评的概念
所谓课堂展示和点评,就是学生在充分自学、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一种过程。

二、课堂展示点评的意义
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作为课堂主人公的愉悦和激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一种竞争的氛围中用于表现自我,体验学习得快乐,达到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三、课堂展示点评的目的
1、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感受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展示的积极性
2、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
3、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
4、收集学习信息为诊断补救做准备
四、课堂展示点评的原则
1、激励性原则。

展示点评采取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展示点评的对比中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激发斗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公平性原则。

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

3、适时性原则。

选择合适的内容、时机展示点评,绝不能为展示而展示,点评而点评。

4、灵活性原则。

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已,不同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个人的特长和才艺,如擅长写的可以板演、擅长绘画的可以通过画的形式表现,口头展示可以说也可以唱,表演等。

5、全员参与原则。

展示要顾及每个层次的同学,面向全体,决不能把课堂变成某些学优生的天地。

6、程序化原则。

展示的组织要有一定的常规要求,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避免因组织展示而消耗无谓时间,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7、效能性原则。

展示要讲效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习任务应当堂完成,因此课堂展示必须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落实好学习目标。

五、课堂展示点评的内容
(一)展示的内容应是具有典型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展示什么内容
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展示?其实,高效课堂特别注重强调让每个学生“学会自己不会的”,也就是在编制学案时,我们特别强调要分ABCD四级目标,A是基础知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D 是针对个别尖子生的拓展训练,属“小灶”,因此AD两级一般不作为“展示内容”。

BC两级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学习内容,是课堂上展示的重点
2.什么样的学生展示
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展示?既然BC两级才是展示的重点,那么展示过程中则应该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中等生的积极性。

尽可能不让尖子生去展示“低层次”问题,他们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小先生”出现,去点评、归纳和总结。

同样对“差生”来讲,要照顾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兼顾到其它程度较好的学生的利益,怎么办?可以让他们在“组内”展示。

再尝试着参与集体展示。

总之,展示的对象重点是中等生,但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参与”。

3.教师在展示点评中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的作用。

组织和点拨!假如这个“工作”学生可以胜任的话,那教师最好仍“袖手旁观”。

当然教师在学生展示和点评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掌握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根据学习状况去掌控展示时间,适时的提出错误及漏掉的知识点。

记住,大家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更不展示!
(二)点评的内容则应该是具有针对性、拓展补充性
1.点评要具有针对性。

对其他同学展示的问题在点评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该同学展示的问题进行评价及总结,评价时要一语中的,点出展示问题的优缺点,或者展示出自己独到的解题方法及过程。

2.点评要具有拓展补充性。

在点评的最后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因为展示的同学并不一定能把这个问题展示的完美无缺,这个时候点评的同学要适当的再对这个问题进行拓展补充,这样本身不仅仅点评的同学能自己熟记这个问题所考察的知识点,而且也让全班同学知道这个问题的所设计的知识。

还节省了老师上课点评补充的时间。

六、课堂展示点评的形式
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口头语言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而学生在考试时多采用书面语言。

这就要求在展示的方式上灵活多样,促进学生表示能力的综合提高。

1、口头展示
口头语言简短、灵活、平易、生活化,但不及书面语言精确严谨完整,易于展示,形式灵活表达内容丰富,容量大,易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足。

展示缺乏持久性,无法让多人同时展示和点评,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

展示的形式有说、唱等对于比较简单、直观的内容选择较好。

如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

2、书面展示
书面语言是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

这种语言结构完整规范,讲究条理性。

不足是时间要求高。

考试时多采用书面语言。

展示的形式有简答、画图、绘描等形式。

如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3、表演肢体语言展示
肢体语言,是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有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

恰当的运用在展示中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时,通过学习小组表演水的电解与合成的过程,在角色表演中,体会分子、原子的分裂与重组,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与质量守恒的原因。

4、实物或模型展示
如学过分子、原子内容后让制作分子模型,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七、课堂展示点评的要求
展示要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⑴书面展示各小组同时进行,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

⑵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展示。

⑶口头展示要指定不同层次同学进行,不指名但分层,要脱稿展示。

⑷展示要展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也要展示问题、疑难。

⑸展示结束都要有掌声鼓励。

7、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⑴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学生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还有补充吗?”鼓掌表示赞同。

⑵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⑶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宏亮、语言表达,每节课都要有学习班长对学习小组的总结性评价,一定要评出最佳表现个人和学习小组。

八、课堂展示点评应注意的问题
1.展示要有侧重,什么问题该A展示,什么问题该B展示,什么问题该C展示,由哪层学生来点评,这个教师在备课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设计好。

2.展示人和点评人要准备好,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特别给予特别关注
3.展示的问题的量。

上课前好提前备好哪些问题应该是口头展示,哪些问题应该是黑板展示,但是一节课是有限制的,容量不能太大,展示的问题不能过多,要保证一节课能处理完。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把握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备课的深度;并且
要求教师在批改学生学案的时候统计好错题及知识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4.学生展示和点评时一定要脱离材料,这要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并对立姿、体态语言、说话的语气规范都要有要求,如点评结束时要说:“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同学请提出来”“谢谢”等。

展示和点评不仅仅是让小组内一个学生讲解,更不只是展示答案,由原来的老师板书讲解换成学生的板书讲解。

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各个小组同时展示,展示小组讨论沉淀下来的方法、规律和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思考和借鉴,达到全体同学高效学习的目标。

老师要对展示的内容和展示的学生有设计,确保展示点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准备展示和展示点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展示的内容不一定全是准确的答案,也可以是错误的教训,展示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指导,认真思考,努力将当堂内容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掌握。

要尽量书面展示,展示的同学字迹要工整认真,板书规范,效率要高。

未到黑板展示的同学要认真修改订正学案,使全体学生在展示点评环节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事可做。

安吴小学
2015年9月16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