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常识》教学设计思维力求创新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思维创新的含义,理解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把握思维创新的主要特征,体会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而使思维力求创新。
2、学习指导本框内容共分三层:第一层,阐释了思维创新的含义,并着重指出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第二层,分析了思维创新具有思路上的多向性、步骤上的跨越性、结果上的独特性的明显特征。
第三层,解析了思维创新的过程,即准备、酝酿、明朗和检验四阶段。
理解和把握本框内容,可以结合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创新发明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的具体事例来加以分析和理解,还可以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提高认识。
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联系教材具体的事例,弄清思维创新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正确进行思维创新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
第二,要从思路、步骤和结果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思维创新的多向性、跨越性和独特性的主要特征。
第三,要掌握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准备、酝酿、明朗、检验等多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的。
第四,认清实践对思维创新的重要性,懂得实践是思维创新的源泉、基础,思维创新需要接受实践的验证。
3、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了解思维创新的含义1、思维创新的含义2、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二、把握思维创新的特征1、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2、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3、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三、体会思维创新的过程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明朗阶段4、检验阶段1、有人说:“思维创新是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这种观点对吗?2、思维创新为什么不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类型?3、进行思维创新所综合运用的多种思维方式有哪些?4、思维创新是不是排斥逻辑推导和分析?5、维创新的“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什么?7、为什么在思维创新的酝酿阶段最需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8、你是如何认识思维创新与实践的关系的?知识归纳人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照相”或’复制”,而要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人的思维都具有主观能动性。
科学思维所说的思维创新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任何思维创新都不能凭空产生。
一方面,思维创新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思维创新离不开对前人、对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思维创新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直觉.想象和灵感等因素,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如逆向思维的方法等。
思维创新具有一些明显特征。
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多向性(多向发散和多路聚合)是思维创新的明显特征;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思维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准备、酝酿.明朗、检验等多个阶段。
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
酝酿阶段就是确定课题之后进行凋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根由,设计多种初步方案,进行多方面的试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明朗阶段是思维创新的突变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充分准备和酝酿,常常全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
经历准备、酝酿.明朗阶段之后形成的新思想,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经过检验阶段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在升旗仪式中,常发生升旗与乐曲不同步的情况。
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定出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相应的歌词,升旗时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歌词,就可以做到升旗与奏国歌同步了。
这表明思维创新()A、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B、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反映C、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D、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方法2、任何思维创新都不能凭空产生,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有()①要以实践为基础②要继承前人和他人已有的成果③要克服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④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思维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A、思维创新是一种简单孤立的思维活动类型B、思维创新仅仅表现在科技史上的重大发现、发明中C、形式逻辑方法和思维创新是对立的D、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4、思维创新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当问题出现之后,会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想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
这表明()A、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B、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C、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单向性D、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5、思维创新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被披上神秘的面纱。
这是因为()A、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B、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C、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单向性D、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6、一般人只是把回形针当做一种文具,有人却能列举出3000多种用法。
如用在衬衣口袋上,别住标签;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可以代替领带夹子;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等等。
这说明()A、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B、生活中的新发明、新发现不可能是出乎意料的C、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D、思维创新应从相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7、在思维创新的准备阶段,关键是()A、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B、发现和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C、让新思想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D、不失去信心,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8、关于思维创新的酝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这一阶段关键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创新价值的课题②这一阶段是思维创新的突变阶段③这一阶段最需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④这一阶段要进行多方面的试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9、在思维创新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灵感可能会不期而至,有的甚至富有戏剧性,使问题获得“意外”的解决,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一阶段是思维创新()A、准备阶段B、酝酿阶段C、明朗阶段D、检验阶段10、下列关于实践与思维创新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有()A、思维创新需要以实践为基础B、思维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C、实践的需要是思维创新最有价值的课题D、从根本上说,有些思维创新的课题并不来自于实践二、非选择题11.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具体体现为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能力的竞争。
当前,我们要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学创新、增强竞争力,就一刻也离不开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创新?思维创新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12.宋代冯湛奉命打造战船。
他不是照现有的大船依样画葫芦,而是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
他发现:“湖船底”可以涉浅,“战船”的“盖”可以迎敌,“海船”的“头尾”则可以破浪。
于是,他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在一起,造出了多浆船。
这种船性能好,江河湖海无往而不可,且能载甲士二百人,往来却极为轻便,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式水军武器。
从思维创新角度看,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浆船?13.有家生产编席的小厂,由于地毯盛行,编席订货逐年减少,正面临着关门的危险。
有一个技术人员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只要设计出一种新颖的编席,订货还是会接踵而来的。
那么,设计新颖编席该从何处着手呢?经过认真地思考,他提出:不妨试用塑料纤维编席子,再把闪闪发亮的金丝编织入席边,那一定会更好看。
结果一种带金丝席边的编席问世了。
这种新颖的席子不仅十分畅销,而且还取得了专利。
(1)从思维创新的角度看,这个技术员的设计方法说明了什么?(2)该技术员的设计方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运用发散思维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发散思维的客观依据是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多样性,阐释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介绍几例经典的思维发散的技法,剖析具体事例,表明发散思维的运用过程。
2、学习指导本框内容共分三层:第一层,主要阐明发散思维的含义和主要特征,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体现在过程的流畅性、思路的变通性和结果的独特性。
第二层,主要介绍检核表法、列举法、信息交合法和头脑风暴法等经典的思维发散技法,同时提醒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思维发散技法。
学习本框内容,要结合现实生活或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具体事例,来阐述自己对发散思维问题的认识,重在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习中要注意:(1)关于发散思维的含义,知道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2)关于发散思维的必要性,要知道事物性质和关系的多样性要求运用发散思维,从而使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
(3)关于发散思维的特征,要注意从发散思维的过程、思路和结果三个角度完整地来认识,认清流畅、灵活多变和独特新奇是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
(4)关于发散思维的技法,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
要掌握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学会用这些技法思考问题,不断提高面向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
3、学习探究知识要点思考探究一、发散思维的特点1、发散思维的含义2、发散思维的特征(1)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2)发散思维的思路具有变通性(3)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二、思维发散的技法1、检核表法2、列举法3、信息交合法4、头脑风暴法1、发散思维的客观依据是什么?2、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一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你知道思维发散求索的目的吗?4、为什么说发散思维具有灵活多变的特征?5、适合于个体思维的强制联想的技法有哪些?6、检核表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思维发散?7、你知道发散思维和思维创新的关系吗?8、如何辩证地理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互补关系?知识归纳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不同的性质和关系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人们已经认识的事物性质和关系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
它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它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
思维发散求索的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设想,使问题更快更好地得到解决。
思维发散求索的过程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也有不同的思维发散方法与诀窍。
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列举法主要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等逐一罗列出来,以便提出改进的意见,构成创新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