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9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数学广角(2)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2课时
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推理”,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叫作“逻辑推理”问题,有根有据的推理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稍微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问题。
(板书课题:方格中的简单推理)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1、(出示课件)教学例2。
在下图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只出现一次。
B应该是几?
给学生读题思考时间,然后说说知道了什么信息?
(1)学生读题,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
(2)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能出现一次,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3)分组讨论:想一想,先填哪个空格里的数?
交流: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该填的数。
A是几?怎么想的?B是几?
怎么想的?接着该怎么填?
(4)能直接知道B是多少吗?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确定B?
提示:根据题意,如果知道B所在的行和列的三个不同数,就能确定B。
找一找:哪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同的数?能确定谁?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2、3,所以A只能是4。
A是4,所以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B只能是1。
把A和B作为已知条件,现在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
2、试一试:你能填出其它方格里的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教师巡视。
提示:要把A和B作为已知条件,接着往下推。
展示学生的填法。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做一做”。
思:先填哪个空格里的数?为什么?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A只能是1。
A是1,所以B左边的空格是4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
2、4,所以B只能是3。
在解题时同学们一定先确定哪个空格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
其他空格的数。
2、思考题。
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想:从哪条信息能确定谁是什么老师?
因为甲和乙经常找体育老师打羽毛球,所以丙是体育老师。
又因为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所以甲是数学老师,乙是语文老师。
四、合作考试(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一)、判断题。
1.小红的手上分别拿着白球和黑球,她左手拿的是白球,右手拿的
一定是黑球。
()
2.毛毛和平平分别拿着香蕉和梨,毛毛拿的不是香蕉,平平拿的
肯定是梨。
()
3.公园里有旋转木马、过山车、激流勇进,小方不敢玩过山车,
她只能玩旋转木马。
()
4.玛丽不是美国人,一定是法国人。
()
5.二年级的小雨不是男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
(二)、思考题。
小乐小军小兵
(三)、小刚、小林和小明三人吃水果。
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
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
”
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
”
猜一猜他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
(四)、请根据甲、乙、丙三人说的话判断他们年龄的大小。
(1)甲:我比乙大3岁;
(2)乙:我比丙小2岁;
(3)丙:我比甲小1岁。
判断:()>()>()
(五)、分礼物。
课件出示题目:红、黄、蓝、绿。
第一大组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红花。
第二大组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红花,也不是黄花。
第三大组小朋友得到的不是红花,不是黄花,也不是蓝花。
第一大组第二大组第三大组第四大组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