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PPT课件
11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PPT课件
• 什么是沟通
•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 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 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 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送到,则意味着 沟通没有发生。
• 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 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 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 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 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 如: 一学生被老师冤枉批评。
• 如:喻老师给高三的学生开讲座时的开场 白。
• (2)跟学生的感觉、行为或某种情绪. • 如:高二一男生
• (3)跟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观念,通过分析讨 论使学生对其观念产生怀疑。
• 例如: • 文科就是背多分,只要多背就能得高分。 • 预习不预习无所谓,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行
• 4、网络沟通式
• 通过给学生提供的电子邮箱或个人网 站论坛,让学生不露出真实姓名,通过网 络平台,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 与感受。借助虚拟网络环境,与学生进行 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了解、疏导学生的 思想,消除学生的心理疑惑。
• (5)集体辩论式
•
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疑难
问题或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班主任可以组织全
• (中学生的最突出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感 与成人感,所以与老师平等的对话与沟通 是他们的需要)
• 什么是心理咨询?是具有治疗功能的一种 关系。
• 要建立一种信任、自然、和谐的关系,无 条件的接纳、尊重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 3、 “先跟后带”的技巧。 (1)要具有同理 心(即理解)。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 场上思考问题,把学生的内心想法当成自 己的。与学生产生同感。不指责、不批评。
等有关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并注重交流过程
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使交流不仅具有真实性与专 题性,而且具有互动性和可交流性。
• 2、个别谈话式 • 即对个性特征鲜明、自尊心强的学生,在思想、
学习、班级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某些不宜 公开的事情)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 • 3、书面交流式 • 教师通过学生的周记或作文、总结或班级值日 日志等,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 问题,并依据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写出对学生存 在问题的看法与建议,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学 生也可以写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及体会,形成师 生之间在书面上的双向交流。
• 3、自画像
• 4、沙盘
• 5、内心的我
• 6、自我填空
了解我的内心世界
• 1、我喜欢这样的人:
。
• 2、对我来说,最好发生这样的事情:
。
• 3、我憎恨
。
• 4、
,我感到孤独。
• 我
。
• 7、我关心
。
• 8、我担心
。
• 9、
我很幸福。
• 10、
• 画楼房:智商较高;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 要不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
• 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 细节和完美;
• 房子侧面画楼梯:想回避和间接性接触;
• 画烟囱:向上的直烟暗示受测者需要出气筒;向 上的烟代表受测者内心的压力;一般人画的烟方 向会向右,如果向左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了。
• 我上课都听懂了,只是考试时就不会了。 • 快考试了,不过不着急,复习早了会忘记
的。
• 4、言出必行,言之必果
• 5、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 式。
• 6、教师与学生谈话首先要考虑的谈话具体 的目标是什么?向什么方向发展?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金陵中学 苏华
•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 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与 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 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 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卡 耐基
•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教评
• 间接的方式
• 1、树木人格测量法
• 要求:准备好一张A4的白纸、4B铅笔一 支和橡皮一块。然后在纸上画一棵带果实 的树,注意不能画松树,并在纸的背面写 上你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 画完之后,确认并记下树木的名称、果实 名称、季节时间、周围环境气氛和你的心 情。
• 2、画房树人
• 房: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我感到不安。
• 11、我希望
。
• 12、我羡慕
。
• 13、对于我来说,最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
• 14、我喜欢自己,因为
• 15、大多数人认为我:
• 7、墨迹图
• (四)与学生沟通的理念与技巧
• 1、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
• 2、建立一种关系。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建立 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体学生或以部分学生为中心召开小范围的座谈会,
通过创设座谈会这样一个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
性,进行师生或生生相互之间的争论,辩解,反
思;通过与对方的辩论,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交
锋与反思,使学生对存在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与
认识,使问题得到解决。
• 举例:是否上自习引起的思考
• (二)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是沟通的基 础(本校语文老师与考试成绩第一的学生)
•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 嫩叶:受测者渴望或正在重新开始;树干涂黑或 树根呈鹰爪状:受测者潜在的攻击意识较强;
• 柳树:男性受测者较女性化;女性受测者则较追 求完美;
• 女性画松树:追求成熟,较男性化;白桦树:受 测者较敏感;画上树疤:受测者曾受过心理创伤, 可以根据树疤在树干上的位置判断受创的大致年 纪;
• (一)教师与学生常用的沟通方式:
•
1、班会辅导式
• 即主要针对班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与心理 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专题
性辅导。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应对考试,如何克服考试焦
虑。人际交往中的礼仪问题;如何遵守常规等等。
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摸底、调查、统计、整理
• 1、容易激动、狂躁不安 •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 3、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 4、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 5、高傲与自卑并存。 • 6、性意识的普遍萌生
•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 如何走近学生的心灵?
• 和学生谈心、班会辅导、网络交流、书面 交流、辩论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