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对长辈什么样的美好祝愿。
(2)你的家乡是怎样给老人祝寿的呢?
10、小小分享会:在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与尊老有关呢?
11、小抢答:
(1)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你都知道哪些?
(2)每个地方庆祝这些节日的方式是一样的吗?、
12、家乡小导游:你的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13、介绍:不同地区的端午习俗
14、总结: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15、过渡语:除了这些共同的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16、探访奇妙的节日风俗:
(1)你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吗?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收集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
(2)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如何过的?
17、视频:三月三的由来
18、那些美好的节日:课本第78页图片
19、想一想,填一填:你们当地都会过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有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知道不同地方庆祝节日的方式有所不同。
知道许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感受节日和风俗背后的美好祝愿与情感。
课堂小结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
人们多样的情感。
总结提升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0我们当地的风俗第二课时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4、能力目标:辨证认识中国传统风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知识目标:了解风俗的变迁和改革,学会对传统风俗加以正确判断,学会珍惜优良风俗。
重点辨证认识中国传统风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难点懂得珍惜、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板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3、介绍:潮汕地区的“拜老爷”风俗
4、观点对对碰:不同人对潮汕“拜老爷”风俗的看法
5、小数据:目前在潮汕地区,拜老爷都是老一辈的人在拜,而年轻
人,尤其是长期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已经对拜老爷的流程等十分陌
生,也并不喜欢这些繁琐的风俗习惯。
他们大多希望能够简化拜
老爷的手续和减少拜老爷的时间。
6、视频:潮汕阿姨笑谈新习俗
7、说一说:从潮汕地区年轻人对拜老爷风俗转变的期盼,和视频中
爷爷奶奶们对简化拜老爷习俗的看法,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8、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
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1、小调查:请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
自己所生活地区有那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了解自己家乡的
风俗演变。
2、总结:那些早该被淘汰或变革的风俗。
3、资讯:清明时节“火纷纷”
(1)山东省莱州市清明山火
(2)安徽省庐江县清明山火
4、各抒己见:对于清明节当中这些人的祭祀方式,你有什么看法?你希望清明节人们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祭祀,表达自己的哀思呢?你有什么新点子吗?
5、展示:相关法条链接
6、解锁新型祭扫方式
7、小提示:有的风俗不仅陈旧落后,还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对于这样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加快淘汰或改革,让新风俗引领潮流。
8、小小分享会: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
清明时节悼念革命先烈,也是小学生的常规活动。
说一说你们开展过哪些文明祭扫活动。
9、辩一辩: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淘汰,但是对另外一些风俗的保留与否,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10、小讨论:
(1)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感受一些落后风俗带来的危害。
提高辨证思考的能力。
第10课 我们当地的风俗(习题)
知识梗概:
同学们,每个地方都拉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我们要加倍努力
学习目标:
这些措施对保护重阳风俗有什么意义吗? (2)你的家乡重阳节是怎么过的呢?
11、小提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像重阳节这样的优良风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令人痛心。
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国家和社会都在努力。
12、活动园:从古至今,有很多以“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赋。
大家分头收集,开个重阳诗会吧!
13、那些被遗忘的风俗:贴年画、猜灯谜、抓周等
珍惜、保护优良风俗。
课堂小结
许多优良的风俗正在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记忆,而这些风俗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快乐和温暖,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它们是应当植根于我们的文化血液当中,被我们铭记的。
因此,今天的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
总结提升
板书
1.感受民俗文化魅力,培养传统美德。
2.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节日风俗,知道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知道许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了解节日风俗中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学习要点:
1.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2.了解生活中的节日风俗,知道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知道许多地方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了解节日风俗中寄托的祝愿和情感。
习题演练:
一、填一填。
1.每个地方都拉特的风俗,这些风俗和我们的密切相关。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和等,但是,相同的节日会有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的节日风俗。
2.许多地方有不少当地,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奇妙
的。
3.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表达了人们多样的。
4.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或者。
5.有些风俗不符合时代需要,应该,但是对另外一些风俗的保留与否,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6.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一些优良的风俗逐渐被人们所忘,令人痛心,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我们要。
7.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成为、。
二、我会答。
1.你们当地有什么独特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如何过的?
答:
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你们那儿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曰的?
答:
三、生活实践。
你觉得怎样过中秋节才有意思?你想用怎样的方式来庆祝呢?
答:
答案:
一、填一填。
1.生活端午节中秋节不同有差异
2.节日风俗
3.文化祝愿情感
4.淘汰加以变革
5.淘汰
6.加倍努力
7.“双九节”“老人节”
二、我会答。
1.答:言之有理即可。
2.答:中国的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独特遗产。
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门口,插菖蒲,挂艾叶;小孩子胸佩五色香袋,玩耍嬉闹;还有那软糯可口的粽子,弥漫着幽淡的清香……端午节的美好记忆,伴随着我们成长。
三、生活实践。
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