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教育管理史

中外教育管理史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网站搜索首页新闻中心政务公开教育风采文体在线股室动态先进性教育学生天地资源中心课改论坛年会专栏校园BBS衡阳市珠晖区教育信息网→股室动态→成招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题作者:中外教育管理史一、填空、选择:1.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2.史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 时有痒.3.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校”.4.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5.视学包括两种:一是天子象征性的视学,还有就是督导性的视学.6.<<学记>>作为中国也是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7.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8.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9.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的原则.<<管子>>中有一篇<<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10.太学-汉武帝元五年(前124年). 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转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11.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是太学的办学目标12.汉代的私学有初级程度的蒙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学里进行.承担这一阶段教育的私学主要是书馆和乡塾.元帝时史游作的<<急就篇>>.13.梁五帝时周兴嗣编成<<千字文>>.颜之推的<<颜氏家训>>.14.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15.<<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墨义,对策,诗赋.16.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关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17.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斋舍,创办书院.18.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19.洋务派最早创立也最为重视的新式学堂是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政府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标志着近代学校的产生。

20.湖南时务学堂聘请梁启超为总教习,教育通晓古今中外的广博知识和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才。

21.天津中西学堂是中国设立中学的先声。

南洋公学是我国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开始,也是近代学制的皱形。

22.蒙学在经过初步的识字、读写训练后,即开始教授《孝经》和《论语》以及《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

这也是蒙学主要的材料。

23.洋务派能顶住顽固派官僚的反对,突破封建教育的樊篱,率先引进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办起我国第一批新式学堂,不仅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的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24.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卵学制》。

这是中国第一个颁行全国的近代学制。

1902年,清政府命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学制,因这一年是壬演年,所以称“壬演学制”。

25.清王朝与1905年下诏各省停止科举考试。

26.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关。

使劝学所成为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

27.1906年,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是近代由政府编慕教科书之始。

28.1912年公布的《小学令》规定:初等小学由城镇乡设立,县立高等小学的校长和教员所执行的教育事务,以及私立小学的教育事务,均由县行政长官监督。

私人也可依照法令设立,称私立中学。

29.至1935年,我国高等学校才有完备的学位制。

30.1922年11月1日《学校系统改革案》以大总统令正式公布。

这个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

31.职业学校课程应有下列三种分配:1.职业学科;2.职业基本学科;3.非职业学科。

32.大学院由中央与地方两级教育行政机构组成,其中央的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院,其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称大学区。

33.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大学规程》。

法规规定,高等学校的设立权归教育部,私立高等学校的设立必须报教育部批准。

高等学校有四种类型:即,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院、研究院。

34.校长的资格、任用的规定为教育学科20学分。

35.高级中学教师的资格是:1.经高级中学教员考试或检定合格者。

2.国内外师范大学或师范学院毕业者。

3.国内外大学本科、高等师范本科毕业后,有1年以上之教学经验者。

4.国内外专科学校或专门学校毕业后,有2年以上之教学经验者。

5.有专门的著述发表者。

36.苏维埃大学(简称“苏大”)。

是苏维埃共和国培养政权机关专业干部的高级干部学校。

37.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8.古巴比伦最早的神庙学校,也叫寺庙学校。

39.印度最早的学校是婆罗门教创办的宗教学校,主要类型有:吠陀学校、陀儿学校、森林学校及文法、法律、天文、哲学等专业学校。

40.斯巴达的奴隶主贵族军事专制的教育制度是为军事服务的。

41.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的代表作主要是《理想国》和《法律篇》。

42.《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专著。

43.教会为了控制教育,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僧院学校、大教堂学校、教区学校。

44.西欧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

45.维多利诺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46.国家管理教育,由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来的。

47.夸美纽斯是首先系统论述近代学校制度的实质和组织。

48.当教育由“私人”的事情变成公共的事业后,国家及其政府才开始采取各种行政手段对教育进行控制和管理。

49.1802年,拿破仑颁布了第一个重要教育法令《教育基本法》。

50.德国是世界最早实施国家强迫义务教育的国家。

51.1839年马萨诸塞州开办了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公立小学的教师。

52.日本1872年发布的《学制令》是在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教育经验,批判封建幕府教育的基础上制定的。

53.裴斯泰洛齐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马德》。

54.中等学校的出现要早于初等学校。

55.在英国中等教育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古老的“公学”。

56.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一批新式学校,即中央学校。

57.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文科中学。

58.俄国的实科中学在欧洲出现得最早。

1701年彼得就在莫斯科开办了俄国也是欧洲第一所实科中学,即数学和航海学校。

59.日本的普通中学和美国的比较接近。

与此相适应的是明确规定中学教育的方针是升学与就业兼顾。

60.作为学位的博士大约最早产生在德国的耶鲁大学。

最早的准学士学位大约出现在英国。

1865年,德汉姆大学向中学毕业后又上了两年学院的学生授予准学士学位。

61.1854与1856年分别制定了《牛津大学法》和《剑桥大学法》。

大学成立了新的学校领导机构“校务会”。

62.法国最古老的大学是巴黎大学。

63.柏林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和原则就是尊重自由的学术学院。

64.新教育实际上就是与旧教育相对立的,是与古代甚至近代教育相对立的现代教育。

65.夏山学校是世界自由学校的代表。

66.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

67.各国“本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如:英国的“中间型”管理制度、法国的“中央集权型”管理制度、美国的“地方分权型”管理制度等。

68.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史密斯——休士法案》、《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69.日本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二次教育改革中得以确立。

70.随唐时期的文教政策有:重振儒术和兼融佛道。

二、名词解释:六艺———“六艺”是我过夏、商、周三代时期的教育。

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教学教材。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次相授受­­————是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他们分别去教其他弟子,这样可以二传、三传甚至更多,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次相授受”。

壬子一癸丑学制­­­­­­­­­————我国近代的一个教育制度,是1912年7月,教育部召开中央临时教育会议讨论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等重要问题,是资产阶级改造封建教育的一个重大胜利,也使新学制的创立有了灵魂和理论依据,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

宫廷学校———古代埃及的一种学校。

是古埃及王宫为了培养王子、王孙办的学校。

书吏学校———古代埃及的一种学校。

是以培养书吏为目的的学校。

骑士七艺———是一种封建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即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性”的解放为中心的人性论的世界观,它肯定颂扬人的一切,在一切领域中都贯彻“抑神扬人”的原则。

实际上是贬低封建统治的权威,提高资产阶级的地位。

双轨制———是近代国民教育运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贫民教育与历史悠久的贵族教育。

因为这两种教育的发展特点不同,更是因为两种教育各自为政,所以称之为双轨制。

导生制———是18世纪90年代在英国和印度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它是一种由教师向导生施教,导生在转教其他学生的方法。

新教育联合会———新教育联合会是应欧洲新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对促进各国新教育的发展的一个国际性教育组织。

三、简答:1. “学在官府”的教育管理体制“学在官府”,是夏、商和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

即:1.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

2.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2. 学在官府的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

2.经济上,同时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力供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与“器”。

3. 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的:1.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3.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4. 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有那些?一、同文。

二、行同伦(统一道德规范)。

三、设三老以掌教化。

四、禁止私学,焚书坑儒。

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5.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1.罢墨百家,独尊儒术。

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6.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的措施有?1.设《五经》博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