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竹地板(联盟标准

重竹地板(联盟标准

重竹地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竹地板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3.1中所定义的重竹地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条文,本标准执行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

本标准的使用者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的可能性。

GB/T 1941-1991 木材硬度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893.4-1985 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交叉切割测定法
GB/T 17657-1999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 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T 20240-2006 竹地板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重竹地板
用本公司生产的重竹胚板加工而成的长条地板。

3.2 材色
竹材表面的颜色。

3.3 腐朽
由于木腐菌的侵入,使细胞壁物质发生分解,导致竹材松软,强度和密度下降,竹材组织和颜色变化的现象。

3.4 色差
相邻板之间颜色不一致。

3.5 虫孔
蛀虫或其幼虫在竹材中蛀成的孔或虫道。

3.6 缺棱
因木板宽度不够、砂磨、刨削或碰撞所造成的正面棱边缺损。

3.7 拼接离缝
相邻地板之间拼接缝隙。

3.8 波纹
切削和砂磨时在加工表面上留下的形状和大小相近且有规律的波状痕迹。

3.9 污染
受其他物质影响,造成的部分表面颜色与本色不同。

3.10 鼓泡
漆膜表面鼓起的大小不一的气泡。

3.11 针孔
漆膜干燥过程中收缩产生的小孔。

3.12 皱皮
因膝膜收缩而造成的表面发皱现象。

3.13 漏漆
局部没有漆膜。

3.14 粒子
漆膜表面粘附颗粒状杂物。

3.15 霉变
因滋生霉菌而造成材质和材色的变化。

4 分类
4.1 按结构分:
a)普通重竹地板;
b)复合重竹地板(包括:贴面板、楼梯板、踢脚板、T字板等)。

4.2 按表面有无涂饰分:
a)涂饰重竹地板(包括亚光、半高光、高光);
b)未涂饰重竹地板。

4.3 按表面颜色分:
a)本色重竹地板;
b)深色重竹地板(俗称炭化重组地板)。

5 技术要求
5.1 分等
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5.2 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重竹地板规格及允许偏差见表1,经供需双方协议可产生其他规格产品。

表1 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
5.3.1 重竹地板外观质量要求,见表2.
5.3.2 重竹地板背面、侧面如有虫孔,裂纹等应用腻子修补。

5.4 理化性能指标
重竹地板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理化性能指标
5.5 客户对以上各项性能指标另有要求的,按合同约定。

6 检验方法
6.1 规格尺寸和允许偏差的检验
按GB/T 20240-2006中6.1的规定进行。

6.2 外观质量检验
按本标准5.4外观质量要求,对所取样本全部采用目测或用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塞尺进行测量。

6.3 理化性能指标检验
6.3.1 理化性能试件的制备
6.3.1.1 计量器具
6.3.1.1.1 千分尺,精度0.01mm
6.3.1.1.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
6.3.1.1.3 天平,感量0.01g
6.3.1.1.4 钢板尺,精度1mm
6.3.1.1.5 电磁数字湿度仪,量程:5%-50%,精度:0.1%
6.3.1.2 取样
6.3.1.2.1 样本按
7.2.3的规定抽取。

6.3.1.2.2 在距试样两端20mm处裁取试件;应避免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各种缺陷。

试件边棱应平直,邻两边须成直角。

6.3.1.3 试件
试件尺寸、数量按表4规定执行。

表4 试件的尺寸、数量
6.3.1.4 试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按GB/T 17657-1999中4.1的规定进行。

6.3.2 含水率试验
6.3.2.1 含水率型式检验按GB/T 17657—1999中4.3规定进行。

6.3.2.2 含水率出厂检验采用电磁数字湿度仪。

检验时将被测重组地板水平放置,背面架空50mm 以上。

在距两端150mm 的地板中段确定4个均匀分布的检测点;将电磁数字湿度仪分别放置在各检测点上,记录电磁数字湿度仪显示的数据,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板的含水率。

6.3.3 密度检验
按GB/T 17657-1999中4.2规定进行。

6.3.4 吸水厚度膨胀率检验 按GB/T 17657-1999中4.5规定进行。

6.3.5 静曲强度试验
6.3.5.1 静曲强度试验按GB/T 17657—1999中的4.9进行。

6.3.5.2 当试件厚度≤15mm 时,支座距离L 为240mm ,当试件厚度>15mm 时,支座距离L 为300mm 。

6.3.5.3 计算时地板条背面通气槽忽略不计。

6.3.6 浸渍剥离试验
6.3.6.1 方法
浸渍剥离试验按GB/T 17657-1999中4.17的Ⅱ类浸渍剥离试验法进行。

浸渍前用游标卡尺
测出试件端边厚度平均值,试验完成后10分钟内用游标卡尺测出端边厚度最大值,精确至0.1mm 。

6.3.6.2 结果计算与表示
试件结果以浸渍变形率表示,按(1)计算,精确至0.1%。

1001
1
2⨯-=
h h h T % (1)
式中:T ——浸渍变形率,%;
h 1——浸水前试件厚度,mm ; h 2——浸水后试件厚度,mm ;
6.3.7 表面硬度试验 按GB/T 1941规定进行。

6.3.8 表面漆膜耐磨性试验
按GB/T 17657—1999中4.38的规定进行。

6.3.9 表面漆膜耐污染性试验
按GB/T 17657—1999中4.37方法2的规定进行。

6.3.10 表面漆膜附着力试验 按GB/T 4893.4-1985的规定进行。

6.3.11 表面抗冲击性能试验
按GB/T 17657—1999中4.44的规定进行。

每个试件只冲击一次。

试验时,试件下衬厚度为(2.5±
0.2)mm ,面密度为75g/m 2
的泡沫聚乙烯。

6.3.12 甲醛释放量的测定 按GB 18580-2001中6.3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包括以下项目:
a)外观质量检验;
b)规格尺寸检验;
c)理化性能检验:项目包括含水率、浸渍剥离试验、表面漆膜耐磨性、表面漆膜耐污染性、表面漆
膜附着力和甲醛释放量。

7.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除了包括出厂检验的全部项目外,还须包括5.5中表3所列的全部检验项目。

7.1.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当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动时;
b)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不少于一次;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 抽样方案
7.2.1 外观质量检验
7.2.1.1 生产厂为保证其成品符合标准规定,应通过逐条检验地板条确定其等级。

7.2.1.2 对成批拨交重组桑枝地板进行检验时,采用GB/T 2828中的一次抽样方案,其检查水平为Ⅱ,合格质量水平为4.0,见表5。

表5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方案
7.2.2 规格尺寸检验
对成批拔交重竹地板规格尺寸检验时,采用GB/T 2828中的一次抽样方案,其检查水平为S-4,合格质量水平为6.5,见表6。

另外,从样本中随机抽取10条地板条作拼装高差及拼装离缝的检验。

表6 规格尺寸检验抽样方案
7.2.3 理化性能检验
检验样本数量按表7规定,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板条中随机抽取,如第一次抽样检验不合格。

允许加倍抽样,复检一次,全部性能均合格为合格。

表7 理化性能检验抽样数量表
7.3 结果判定
产品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含水率三项检验结果均应符合相应类别和等级的技术要求,否则应降等或判为不合格产品。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产品应标明执行标准、等级、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或根据供需合同规定加盖产品标志。

8.2 包装
产品包装箱(袋)外面应印有或贴有生产厂名、厂址、商标、规格、等级、颜色、数量、生产日期、或经供需双方协议项目。

8.3 运输、贮存
产品在运输和贮存中应注意防潮、防雨、防晒、防变形。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
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