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觉、知觉和记忆

感觉、知觉和记忆


2.2.2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应用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每一过程又 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识记是人脑对 事物的特征进 行区分、识别 并留下一定印 01 象的过程。
保持是识记过的 知识经验在头脑 中的积累、储存 和巩固的动态过 02 程,是记忆过程 的中心环节
再认及其规律: 再认是指过去 经历过的事物 再次出现时能 03 够识别出来的 过程。
避免遗忘的窍门:

科学复习,避免遗忘。

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结合。
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2.2.3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1.记忆的品质 人们的记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记忆的以下 四个方面的品质上: 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准确性 记忆的准备性



4. 感知过程是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对象,它是对事 物的感性认识。记忆反映的是过去 的经验,它兼有感性 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知觉的基本特性及规律。 2. 简述记忆过程,分析遗忘的规律和原因。2.1感觉和知觉
2.1.1.感知觉概述

1.感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 感觉的种类:根据感觉器官在机体的不同部位和接受 刺激的特点不同,把人的感觉分成两类,即:外部感觉和
内部感觉。

( 2 )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
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知识经验的影
响。
易从背景中
容易被知觉
为对象。
1 区分出来。
2.2记忆
2.2.1记忆概述

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记忆的基本环节 3.记忆的种类:

( l)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为 : 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
绪记忆和逻辑记忆。

(2) 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 : 感觉记忆、短时 记忆与长时记忆。
第2 章 感觉、知觉和记忆
本章提示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感觉、知觉、记忆等基本概念 , 、掌 握知觉的基本规律、记忆的过程与规律,掌握记忆的方法。
本章问题

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产 生的感觉有什么意义吗? 2. 你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 心理活动吗? 3. 你知道怎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吗?
PS:记忆的准备性取决于
记忆内容的组织性、系统
性和熟练化程度。
2.记忆力的培养
1 树立自信心 2 培养浓厚的兴趣 3 明确记忆的目的 4 及时复习巩固 5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 以记忆
本章小结

1. 感知觉是人脑对于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属性的反应,是一切认识活动的 开端,也是人类各种 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2. 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其高低是由人感到 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感 觉阈限)来衡量的。 3.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也是人脑对客观现 实的反映,但记忆是比感知更复杂的心理现象。
图2-1 视错觉
2.1.2 感知觉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3.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a老妇少女双关图
b人头花瓶双关图
图2—2 双关图形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
知觉的选择性
也明显受到知
觉者的需要、 兴趣、爱好、
3
对象和背景 的差别越大, 2 对象就越容 在固定不变 的背景上, 运动的物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