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车站概述

地铁车站概述


• 2.8 车站主要设施
• 2.8.1 楼梯:乘客使用的楼梯踏步高度宜采用 135~150mm ,宽度宜采用300~340mm ,一般都 采用高150mm,宽300~320mm 。每梯段不应超过 18步,不得少于三步。休息平台长度为 1200~1800mm 。最小宽度单向通行时为1800mm, 双向通行时为2400mm。
• 2.8.2 自动扶梯、垂直电梯
• 2.8.3 售、检票系统
• 2.8.4 各设施通过能力
自动扶梯
楼梯 垂直电梯
自动售检票系统
三 车站结构
• 3.1 施工方法 • 包括明挖顺作法、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等。 • 3.2 结构型式 • 对于用明挖法、盖挖法施工的车站与区间,一般
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型式。车站结构按站台宽度的不同,一般采 用双跨或三跨矩形框架结构,站台宽度较窄时, 也可采用单跨结构。根据建筑需要,车站结构可 做成单层或多层。车站立柱可设计成圆形、方形 或多边形。底、中、顶板可设计为梁板体系或无 梁楼盖结构。
中板、顶板模板工程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 2.4.2冷却塔应尽量布置在邻近建筑物的屋顶上。 当因条件限制不能布置在邻近建筑物的屋顶上时, 可布置周围的地面上。 特殊地段冷却塔可采用下 沉式或全地下式的布置方式,但必须满足工艺要 求,周边应设置绿化,并采取安全措施。
出地面风亭 结建式风亭
地面冷却塔、风冷机组
• 2.5车站建筑设计
• 2.5.1空间划分
• 轨顶风道:可在浇筑中板时一起施工,多在主体结构完
成后施做。相对的,前期一起施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容易 控制,时间较快;在主体结构完成后模板及支撑较麻烦, 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好控制,同时工期上容易受盾构施工及 铺轨施工影响。
• 楼梯施工:在站台板完成之后施工,作为便利的竖向施
工通道,应尽早施做。
• 填充墙:作为各功能房间的隔断结构,在主体结构施工
地铁车站概述
目录
• 一、总则 • 二、车站建筑 • 三、车站结构 • 四、照片
一总 则
• 1、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 2、地铁工程的设计年限应分初期、近期、远期三
期。初期按建成通车后第3年要求设计,近期接第 10年要求设计,远期按第25年要求设计。
二 车站建筑
• 2.1车站类型 • 2.1.1按站台形式可分为岛式车站、侧式车站、岛/
3.3 主体结构施工
• 主体结构 是车站的围护结构及承重结构,包括底 板、侧墙、立柱、中板、顶板。施工时结合基坑 土方开挖进度,进行分段施工,段与段之间形成 诱导缝及施工缝。
3.3.1 施工流程
1、垫层及防水及细石 混凝土保护层施工
垫层施工要点: 1、砼添加早强剂; 2、施工速度快; 3、注意地下水控制; 4、标高、厚度控制; 5、注意有无接地网下反梁等;
• 2.5.1.3标准车站长度一般为180米左右;车站宽20米。
• 2.5.2站厅层
• 2.5.2.1站厅层布置应分区明确,依据出入口的位 置和数量、楼梯与扶梯位置和数量、售检票系统 的位置和数量以及换乘要求对客流进行合理的组 织,避免和减少进出站客流的交叉,一般上付费 区应小于非付费区。
• 2.5.2.2车站控制室位置,要便于对售、检票 (机)、人行楼梯和自动扶梯部位的观察,其地 面宜高于站厅地面450mm。
完成后施做,应密切结合各设备专业预留孔洞,按照砌体 墙相关施工质量规范进行砌筑施工(如按要求设置圈梁、 构造柱并与墙体形成有效连接;构造柱应“顶天立地”与 底板及顶板有效连接;砌体墙顶部砌筑斜砖,不与顶板顶 死;以及尺寸偏差要求等)
四 照片
底板浇筑
中柱
满堂红脚手架
钢筋绑扎,接缝处预留钢筋套管
4、拆除第三、二道 支撑,施工负一层 侧墙、柱及顶板。
5、拆除第一道支撑、 倒撑及立柱,铺设 顶板防水层,回填土 恢复路面
3.4 内部结构施工
• 包括:站台板、轨顶风道、楼梯、填充墙等
• 站台板: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一般分两部分施
工,先施做悬挑板外部分,悬挑板部分在铺轨后施做。
控制站台板边缘至 轨道中心线间距离 以及站台板标高
• 2.5.1.1轨道交通车站一般由站厅层、站台层及人行通道、 地面出入口、风道、地面风亭等使用空间组成。车站使用 空间应按运营要求划分功能分区,可分为乘客公共区,设 备与管理用房区。
• 2.5.1.2站厅层一般划分为公共区(分非付费区和付费区)、 设备及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站台层一般划分为候车区及部 分设备用房区。
• 2.6.4站台公共区的任一点,距疏散楼梯、扶梯口或通道口 不得大于50m。在站台每端均应设置到达区间的楼梯。
消防栓 烟感 防火卷帘 紧急疏散楼梯
• 2.7车站人防
• 2.7.1地下车站人防一般以一个车站加一个相邻的 区间隧道段为一个防护单元。防护单元之间的连 通口设防护密闭隔断门。
• 2.7.2每个地下车站一般利用平时进风井及进风道 作为战时进风井及进风道,其它通风口战时封堵。
• 2.3.2车站出入口平台标高,一般应比附近规划地 面或车站防洪设防高程高出150~450mm.出入口 通道一般净宽≥2400 mm,净高≥2500 mm,纵坡 ≤5%,
结建出入口
出入口走廊 独立出入口
• 2.4风亭、冷却塔布置
• 2.4.1风亭的设置应尽量考虑与地面建筑合建,合 建时应考虑防火措施和基本卫生要求,独立修建 的风亭,一般应在道路红线以外。
• 2.6.2车站公共区应充分利用楼板下混凝土梁划分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750m2(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梁高度不小于500mm。无条件采用梁分隔时,应采用固定 式挡烟垂壁。站台公共区的楼梯、扶梯开孔处和站厅的人 行通道口采用固定式挡烟垂壁进行防烟分隔。
• 2.6.3管道穿防火墙、楼板及防火分隔物时,应采用有效的 防火材料实施封堵。
侧混合式车站。 • 2.1.2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一般车站、换乘车站、折
返车站。
• 2.2一般要求
• 2.2.1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各种客流,减少相互交 叉干扰,保证乘客方便进站、迅速出站。车站的 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和 售检票机等各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匹配。
• 2.2.2地下车站的风亭、出入口和高架车站等地面 建(构)筑物,应充分考虑对环境景观的影响, 并考虑全线的统一性和不同区域的对比性,采取 合理的尺度和形式。在环境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尽量采用低风亭,并符合安全的要求。
2、施做结构底板, 拆除第五道支撑,
施做倒撑。
底板施工: 1、测量点埋设; 2、预埋件、后续所需钢筋头等; 3、接地线保护; 4、杂散电流焊接。
3、拆除第四道撑, 向上施工侧墙, 浇筑柱、中板
侧墙、中板施工要点: 1、纵梁的起拱; 2、预留孔、预埋件的核对; 3、砼浇注对称进行; 4、脚手架搭设。
• 2.2.3换乘车站需对换乘形式、使用功能以及综合 经济指标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换乘节点应根据线 网的近远期情况分别采用同步实施或是预留接口 的实施条件。
• 2.3出入口设置
• 2.3.1地下车站一般出入口设4个,分期修建时,不 小于2个。车站的规模、人行楼梯及自动扶梯的设 计除应满足上、下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站台 层的事故疏散时间不大于6min。
• 2.5.2.3公共区装修后净高≥3000mm。
站厅层
• 2.5.3站台层
• 2.5.3.1一般站台长118m,宽12m.
• 2.5.3.2站台装修面至轨顶面高 A型车一般为 1050mm。
• 2.5.3.3站台边缘到线路中心线1500mm.

站台层
• 2.6车站防灾
• 2.6.1地下车站应采用防火分隔物划分防火分区,除车站公 共区外,设备管理用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使用面积不超 过1500m2。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4h的防火墙 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