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育种技术优秀课件
11
常用的受体材料有以下几大类型: 1.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外植体材料经过脱分化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转化(带有目 的基因质粒的农杆菌侵染),分化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优点:外植体来源广,繁殖快,易接受外源基因, 转化效率高。 缺点:遗传稳定性差、嵌合体,因此需要连续的再生系统
12
2.直接分化再生系统
外植体材料细胞不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阶段,而是直 接分化出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
转基因育种技术优秀课件
第一节 转基因育种的概念
一、植物遗传转化(植物基因工程)
以植物为对象,采用重组DNA 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基因 组,最后获得外源目的基因正确表达和稳 定遗传的新植物类型。
核心技术是重组DNA技术
重组DNA(recombinant DNA):是指人工创造的自然界
中不存在的DNA分子。主要指利用不同生物来源的DNA分子拼
以病毒载体和质粒载体介导的遗传转化比较多。
五、Ti质
粒 有一种土壤细菌,称为农 杆菌,它能诱导植物伤口形成冠瘿瘤, 细菌的致瘤能力来源于细菌内的一个 额外染色体即质粒(plasmid),称Ti质 粒。
优点:生殖细胞不仅具有全能性,而且接受外源遗传 物质的能力强,导入外源基因成功率高,更易 获得转基因植株。又因生殖细胞是单细胞,转 化的基因五显隐性影响,外源目的基因充分表 达。因此利用生殖细胞作为转基因受体与单倍 体育种技术相结合,可简化和缩短育种纯化过 程。
缺点:获得单细胞只能在开花期,常受到季节及生长 条件的限制。
色体组中,并再
良好的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应满足如下条件: 1、必须具有脱分化和再生能力,能够形成新的植物体。高
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2、受体材料要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3、外植体来源方便,如胚和其它器官等; 4、对筛选剂敏感; 5、能够接受外源基因,并通过基因重组或其它途径使外源
基因稳定地插入植物染色体组,转化率高
现已建立了一些植物幼芽、胚轴、茎尖分生组织等外植体 诱导形成直接分化芽再生体系。
优点:周期短、操作简单,体细胞变异小,遗传稳定; 缺点:材料局限,转化率低。
13
3.原生质体再生系统
原生质体恢复细胞壁具有分化再生能力,是应用最早 的再生受体系统之一。
优点:高效、广泛地摄取外源DNA或遗传物质,获得
基因型一致的克隆细胞,所获转基因植株嵌合 体少,适用于多种转化系统;
第二节 目的基因的获得
根据获得基因的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根据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进行基因克隆; 从基因组DNA或mRNA序列克隆基因。
根据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进行基因克隆 主要步骤如下:
分离蛋白质 明确氨基酸序列 推导核苷酸序列
人工合成
利用这种方法人类首次人工合成了胰岛素基因。 虽然在早期采用这种方式已经成功地克隆了许多基因。 局限性:兼并密码子
第四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载体系
一、载体的概念
统
载体(vector):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工具
本质是一段DNA分子,是指能在连接酶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或基因
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
二、载体的功能
作为植物基因转化的载体,必须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它能作为媒介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去,并且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上
第二,传统技术是在生 物个体水平上进行, 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 组,所转移的是大量 的基因,不可能准确 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 作和选择,对后代的 表现预见性较差。
转基因技术转移的是 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 ,功能清楚,后代表 现可准确预期,因此 ,转基因技术是对传 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 。
将两者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提高作物品种 遗传改良的效率。
缺点:不易制备、再生困难和变异程度高。
4.胚状体再生系统
是指经体细胞培养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类 似于有性胚的结构,又称体细胞胚。
优点:个体数目巨大、同质性好,接受外源基因能力
强,嵌合体少,易于培养、再生。
缺点:技术含量高,多数植物不易获得胚状体。
15
5.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以生殖细胞如花粉粒、卵细胞等受体细胞进行外源基因转 化的系统。 一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小孢子和卵细胞的单倍体培养、 转化受体系统; 二是直接利用花粉和卵细胞受精过程进行基因转化,如花 粉管导入法、花粉粒浸泡法、子房微针注射法等。
抽提与鉴定
农杆菌的转化与活化
外植体制备
浸染
移栽 继代繁殖
分子检测
选择培养
共培养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
二者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在基因转移的范围和效率上有两点重要区别:
第一,传统技术一般 只能在生物种内个 体间实现基因转移 ,而转基因技术所 转移的基因则不受 生物体间亲缘关系 的限制。
– 克隆的DNA分子可以从宿主细胞中 回收,纯化
– 克隆的DNA可以转录和翻译,其产 品可以被分离出来用于研究或商业 开发
二、转基因育种 将植物遗传转化和常规育种技术相
结合, 培育具有特定目标性状的植物新品种。
转基因育种技术的一般实验流程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生理检测
转化载体的构建
纯化
E.Coli转化,质粒
二是它能提供被寄主细胞的复制和转录系统所识别的DNA 序列,即启动子和复制子起始位点,以保证转化的外源基因 能在植物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
四、植物基因工程常用载体
• 质粒(plasmid); • 病毒载体(virus vector); • 噬菌体(phage); • 酵母载体(yeast vector);
接的杂种DNA分子。
其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 从细胞或组织获得DNA并纯化
– 用限制酶切割DNA
– 将获得的限制片段连接到载体上, 外源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形成的
杂种D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 胞内重组DNA分子复制,产生大量 相同拷贝的重组DNA分子,称为克 隆
效率低 未知基因及产物
9
第三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受体系
统
受体:是指用于接受外源DNA的转化材料。
受体系统:是指用于基因转化的外植体通过细胞或其
地再生无性
他组织培养途径,能高效、稳定
系,并能接受外源DNA整合、转化
选择对抗
生素敏感的再生系统。
转化的主要目的:外源DNA稳定地插入植物细胞的染
生出完整的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