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良凤花鸡父母代种鸡饲养管理手册(印刷版1)

良凤花鸡父母代种鸡饲养管理手册(印刷版1)

公司简介南宁市良凤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集研、产、销一条龙为一体的科技型养殖企业,从1974年建厂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公司位于广西南宁市郊风景秀丽的良凤江畔,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

公司现为南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广西重点种禽场,并获得了广西首家健康种禽场证书。

公司现设有育种中心、父母代种鸡场、饲料厂、孵化场、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和陕西咸阳分公司,已经具备年产父母代种苗200万套、商品代鸡苗3500万只的生产能力。

现有员工250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40多人,技术力量雄厚。

良凤花鸡是我公司经过10多年研究培育出的国内知名鸡种,其肉质鲜嫩,体形外貌酷似土鸡,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和适应性强,均匀度好,质量稳定,肉鸡饲养周期短,饲养效益高。

2004年6月通过了自治区级品种鉴定,获得了新品种证书。

经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北京)测定:父母代母鸡年产蛋182个,提供商品鸡苗135羽左右;商品代肉鸡6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为1.7~1.8千克,肉料比1:2.20~2.40。

经过不断地改良,目前良凤花鸡父母代种鸡年产蛋量已达到187个,产苗140羽,商品代肉鸡6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达到2.0千克。

良凤花鸡以其“好看好养又好吃”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信赖,深受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广大客户的广泛欢迎。

除此之外还培育出了快大型良凤黄鸡、良凤黑鸡、良凤青脚麻鸡和乌鸡等也得到市场的欢迎。

三十年多来,我公司为我国的养鸡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始终秉持“客户赚钱我生存,客户发展我壮大”的经营理念,广交朋友,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序言编写这本饲养手册,其目的是为了给客户介绍良凤花父母代种鸡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帮助饲养者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但许多复杂的环境和管理上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种鸡的生产性能。

因此,本饲养手册仅供饲养者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一、场址选择1、交通便利,便于管理、运输和职工生活。

2、天然防疫条件良好,离干线公路和城镇居民点1000米以上;远离其他畜禽场。

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要求。

3、场地开阔,坐北朝南,坡度平缓;水源充足、水质优良;通风良好,用电方便。

避免在低洼积水的地方建饲养场。

二、鸡舍建筑要求1、鸡舍牢固,不漏雨。

2、开放式鸡舍檐高要达3.2米以上。

3、纵向机械通风鸡舍两侧必须密封,不能漏风。

三、饲养方式及密度良凤花父母代种鸡饲养方式及饲养密度见表1。

四、良凤花鸡的营养需要我公司对良凤花鸡进行了专门的营养需要试验,制定了各阶段的饲料基础营养水平,详见附表二。

五、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一)、接鸡前的准备1、清洗鸡舍及清理环境接鸡前要把鸡舍内外以及四周排水沟冲洗干净,清除鸡舍周围的各种杂物。

2、清洗用具清洗干净各种用具后,用消毒药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再用清水漂净,凉干后放入鸡舍内待薰蒸消毒。

3、检修各种用具及设备。

接鸡前要检修保温及通风设备,确保接鸡后各种设备能正常运转。

4、准备垫料(地面平养)把干燥松软,吸水性强,新鲜、无霉变的垫料(木屑、刨花、秸杆)铺进已经消毒好的鸡舍内,厚度10~15厘米;笼养育雏的每个笼的底网上铺一张草纸,可以防止刚出壳的雏鸡因笼网质地太硬而脚部受伤。

5、消毒鸡舍冲洗干净后要进行一次喷散消毒,消毒药选用含氯制剂,消毒后空栏15天以上,进鸡前2天再进行一次喷散消毒,进鸡前一天密封鸡舍按42毫升/平方米的福尔马林,加21克高锰酸钾或加等量水加热薰蒸消毒,24小时后排出刺激气体。

(二)、育雏期(0-4周龄)的饲养管理1、接苗鸡苗在运输途中注意防寒、防暑、防雨。

2、雏鸡饲喂“开食”以后,前3天用适量的复合维生素和抗应激药物如抗生素混合饮水或拌料饲喂。

喂料要做到少喂勤添,自由采食;不能断水。

第一周喂湿料。

饲喂量见表2。

表2 雏鸡不同周龄日耗料量单位:g/只·日3、保温做好雏鸡的保温工作是整个育雏阶段的重点工作,因此务必确保雏鸡生长在一个温度适宜的饲养环境中。

(1)供暖方式有以下几种:a 电热供暖温度稳定,但成本较高,且易受供电的影响。

b 热水管道供暖供暖温度较稳定,因要配备锅炉和较多的水管,所以一次性投资较大。

c 燃煤供暖①坑道燃煤供暖需在建鸡舍时同步建好。

②煤炉燃煤供暖简便易行。

2、良凤花鸡育雏温度需求见表3注:⑴鸡苗入舍前3小时要求育雏室温达到32~33℃。

⑵5周龄室温可逐渐降至23℃,但不能低于23℃。

⑶适宜的温度以鸡群状态来判断,即鸡群不打堆不哆嗦、不尖叫、不张口呼吸、均匀散布、正常采食和饮水、发出欢叫声为宜。

4、通风由于小鸡的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有害气体的刺激而超到破坏,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排出有害气体如煤气、氨气等,做不好这个工作往往容易引起呼吸道病。

5、湿度要求保持在55~65%左右,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现象。

6、在饲养过程还要做好其它工作。

(1)剪冠。

1日龄的雏公鸡,在入舍前剪冠。

(2)断喙。

一般7~10日龄左右进行断喙。

7、转群。

28~35日龄转群。

选出符合品种特征要求的鸡转到后备鸡舍继续饲养。

六、育成期(5-22周龄)的饲养管理(一)注意事项1、接鸡时要把好质量关,把瘦弱伤残等不合格的鸡只剔除。

同时要喂3~5天的抗应激药物及保健剂。

2、公母分群饲养,把偏瘦、偏肥的鸡分开饲养,集中管理,使之迅速达到或回到标准体重范围。

3、应注意转群后的喂料、光照及转群前的喂料、光照平稳的过渡。

4、用乳头饮水器供水的,育雏是地面平养,后备鸡是笼养的头两天要对鸡群进行调教,让刚上笼的后备鸡尽快学会使用乳头饮水。

5、42日龄左右开始换小后备鸡料进行限制饲养,要注意换料过渡。

6、12周龄时,体重达标的开始换大后备鸡料,一样也要注意换料过渡。

7、饲喂方式可以采取隔日饲喂、喂5停2或喂4停3法,也可以采用每日限饲法。

(二)、体成熟的控制育成期的体重及均匀度控制是该阶段工作的重点。

1、体重控制(1)限饲法根据良凤花鸡的体重增长情况,一般推荐采用每日限饲法,即限质限量法。

要注意匀料,保证鸡只都能采食限饲的料量。

(2)体重抽称从第6周开始,每周定期空腹抽称鸡群一次,通过抽称3~5%的鸡只(不少于50只)来检查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推荐的体重标准,并计算均匀度。

(3)结合每周抽称体重来决定喂料量。

当体重不达标时,要适当增加喂料量,一般抽称平均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时,则在推荐的喂料量基础上增加1~2%。

如果抽称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时,下一周喂料量维持上一周水平,或减少下一周所要增加的喂料量,直到鸡群体重达到标准体重范围为止,但绝不能为了达到标准体重而减少喂料量。

2、均匀度的控制鸡群的均匀度是指鸡个体体重在标准体重±10%范围内的比率。

一般要求鸡群有80%以上的均匀度,15周龄前要保证均匀度在85%以上。

均匀度高,体成熟一致,才能为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均匀度的方法是经常性的选鸡分群,一般分为大中小群,然后按群施料。

限饲注意事项a 限饲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料位和充足的饮水,加料要均匀迅速,保证鸡只同时进行采食;匀料要及时,保证鸡只采食量一致。

b 限制饲养时应在鸡群健康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如鸡群出现异常时应放松限制饲养,待鸡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限饲。

c 公鸡要适当放松限制饲养,最好每个月喂一次鱼干油粉,使公鸡比母鸡提前1~2周成熟。

(三)、性成熟的控制1、体重也影响性成熟,体重控制的方法前面已述。

2、性成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来实现的,见表4。

3、通过性成熟的控制,使鸡群性成熟与体成熟一致。

22周龄转群时母鸡体重达要到2100~2200克,公鸡体重要达到3100克,良凤花鸡要求在24~25周龄开产(产蛋率达5%),27~28周龄产蛋率达到50%,29~30周龄进入高峰期。

不宜早于21周龄和晚于25周龄见蛋。

(四)、转群1、21~22周龄时,把成熟的育成鸡及时选种转群到种鸡舍。

2、种鸡选择⑴母鸡要求头部清秀,睑脸红润,冠、肉垂鲜红饱满,眼大有神,躯体紧凑,胸宽深,龙骨平直,龙骨与耻骨之间的距离可容3~4个手指,耻骨间距可容2~3个手指,腹部柔软。

⑵公鸡选冠高红润,胸宽挺,尾羽上翘,两脚直立雄性强的鸡。

七、产蛋期(23-65周龄)的饲养管理1、转群上种鸡笼后要再对鸡群进行一次筛选,把瘦弱伤残等不合格的鸡剔除。

鸡群入舍后连续3~5天的抗应激药物及保健剂。

2、把偏瘦、偏肥的鸡只分开饲养,集中管理,使之迅速达到标准体重。

3、喂料及光照要平稳过渡。

4、22~23周龄用预产种鸡料,24周龄(或产蛋达5%)时开始喂种鸡料。

夏季可适当延迟换料(约7天左右);冬季可适当提前换料(约7天左右)。

通常一天分上下午饲喂两次,每次喂完料后要及时匀料。

天气炎热时,早上7:20以前要喂完第一餐;下午推迟到18:00以后再喂第二餐较适宜。

5、种鸡增、减喂料量的方法⑴增料种鸡增加饲料要有计划地进行,要做好与后备鸡饲料的转换衔接工作。

刚转群的预产种鸡要按转群前的喂料量连喂3~5天,以后每5~7天增加喂料量一次,每只种鸡每天增加喂料量5~7克。

28~29周龄产蛋率达60%时,增加到高峰期的喂料量。

如果鸡群产蛋性能特好,还可试探性地增加3~4克的喂料量。

在南方,良凤花种鸡最大的喂料量一般可达135~145克料/只.日,北方可以加到150克左右,具体视鸡群的产蛋、采食情况及饲料营养水平而下。

⑵减料①到38~41周龄左右,鸡群产蛋率下降至70%以下,即可开始逐步减料。

②当产蛋高峰期过后,种鸡产蛋率逐渐下降,每下降4个百分点就进行一次减料,每周只能减一次;每次减料2~3克/只.日,后期喂料量不能少于120克/只。

③在减料过程中鸡群体重不能减轻,产蛋率降幅应在正常曲线范围内(每周下降1~2%)。

⑶加料、减料注意事项增、减喂料量应视鸡群体重、产蛋情况以及气温的变化而定。

在增料过程中,鸡群的体重必须是渐增的。

体重下降或体重不变就是增料不足,增重太快是增料过量所致。

体重标准附表三、附表四和附表五。

6、人工精⑴笼养种鸡在配种前14天应对种公鸡进行采精训练,发现没有精液或精液过稀、黄色、带有血丝的公鸡要及时淘汰更换。

⑵鸡群产蛋率达30~40%左右(合格种蛋率达6%)时,就应进行人工授精工作。

在进行第二轮授精后的第二天开始收集种蛋。

⑶人工授精操作方法。

公鸡的采精可双人或单人操作。

①双人采精法(略)②单人采精法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间夹着采精杯,杯口朝上,左手将公鸡从笼内拖出,置于采精者右侧,略侧架于料槽上,公鸡头颈部在笼里,采精者的左腿轻压公鸡大腿上部,不让公鸡挣扎,左手掌向下紧贴公鸡背部,从颈部向尾部按摩一至两次,引起公鸡性反射后,左手迅速将其尾羽拨向背部,拇指与食指分开,跨捏于泄殖腔上缘两侧。

与此同时,右手虎口紧贴于泄殖腔两侧,向腹部轻施压力,当公鸡露出交配器时,左手拇指与食指适当压挤,精液即流出,右手即将采精杯置于泄殖腔之下接住精液,这种方法效率高,但容易伤害公鸡,因此在保定公鸡时动作要轻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