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也许——葬歌》同步练习一、课内知识1.【题目】下列加黑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夭折(yǎo)石臼(jiù)卤蛋(lǔ)予取予求(yǔ)B.血本(xuè)创痛(chuāng)贯串(chuān)网兜(dōu)C.关卡(qiǎ)宁愿(nìng)皮夹(jiā)一匹布(pǐ)D.恶劣(liè)岔开(chà)奔命(bèn)一束花(sù)【答案】C【解析】A.夭折yāo;予取予求yú。
B.贯串chuàn。
D.一束花shù。
【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碾房冰屑团箕切齿附心B.隽永骨髓卒火供销社C.萃取目眩炫目图穷匕见D.玉炔瞋目间行睚眦必报【答案】C【解析】A.切齿附心-拊。
B.卒火-淬。
D.玉炔-珏/玦。
【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第1 页共8 页【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3.【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③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A.馈赠暮霭沉沉楚天阔确定B.捐赠老夫聊发少年狂决定C.馈赠老夫聊发少年狂确定D.捐赠暮霭沉沉楚天阔决定【答案】B【解析】馈赠:赠送礼品;捐赠: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②句抓住句中“放达”的情怀,应选“老夫聊发少年狂”,“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的是一种分别的伤感,是婉约风格。
确定:明确而肯定;决定: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根据与后文“量化指标”的搭配,这里只能用“确定”。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4.【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千年的风雨剥蚀,沧州铁狮子锈损严重。
美国的两位文物保护专家专程赶来,为抢救这座栉风沐雨的铁狮子出谋划策。
....第2 页共8 页了,在诱人的特价商品前人们多了些冷静。
B.商场打折几乎天天有,消费者早就心灰意懒....”。
C.陈水扁到台北县万里白沙湾当志愿者时表示,志愿者对台湾社会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你看他儿子的话他听不听?他准听。
D.怎么会没有办法呢?一物降一物.....【答案】D【解析】A“栉风沐雨”一般用于人,形容人在外奔波,不避风雨,历尽艰辛。
B语意失当,应用“司空见惯”。
C“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是贬义词。
D“一物降一物”指有了一种事物,自然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5.【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有效净化音像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和新闻出版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盗版贺岁影片和“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活动。
B.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一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
C.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就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D.前天我去更俗剧院观看浙江越剧团的演出,坐在第一排,演员的表演、唱词、道白都听得一清二楚,确实是美好的艺术享受。
【答案】B【解析】A搭配不当,不能“净化……秩序”,应为“整顿……秩序”;C“最大的困难是抑制第3 页共8 页物价的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搭配不当,表意不明,可改为“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有效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最大的困难是物价的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D搭配不当,“表演”不可以“听得一清二楚”【考点】5、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中档题【题型】单选题6.【题目】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三友,号友山,家族排行家骅。
后改名多,笔名一多。
湖北浠水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背影》及《闻一多选集》等。
B.1925年闻一多留学归来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与徐志摩等在《晨报》主办《诗镌》。
1928年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等人编《新月》月刊和《诗》月刊。
C.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讲演》,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D.闻一多是新月派中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尤其在新格律诗的理论方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答案】A【解析】A中《背影》是朱自清的作品【考点】13.2 识记文学常识【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7.【题目】下列对《也许——葬歌》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第4 页共8 页A.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惋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
B.诗中通过小草、青松、阳光、清风等自然景物,以及夜鹰、青蛙、蝙蝠、蚯蚓等自然界小动物,从侧面写出了爱女的所葬之地,渲染和烘托出了墓地四周幽静的环境气氛。
C.诗人特意为女儿制造了一个非常安静的“睡眠”环境。
表达了诗人对亡女深切的安慰和爱抚。
诗人从两个方面写“睡眠”环境:一是要去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二是创造有利的睡眠环境。
D.“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真切地表现身为人父对女儿血脉相连、难以割舍的悲哀与无奈,既可以见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同时也直接抒写了爱女心灵的纯洁无瑕。
【答案】D【解析】D并非“直接抒写”,而是“反衬”。
【考点】12.4.2 鉴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8—11题。
发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第5 页共8 页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8.【题目】本诗题为“发现”,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发现现实的黑暗;二是发现祖国就在心里,对祖国的深切的爱;三是发现诗人爱的酷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解析】分析标题的含义,一方面要结合诗意写明其具体意义,一方面要考虑其表达效果。
【考点】12.4.2 鉴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9.【题目】请赏析诗中画线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 页共8 页【答案】运用比喻,把黑暗的现实比作噩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绝望,同时也看出诗人对祖国爱的深挚。
【解析】本题是一道类型题,应从手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答,噩梦是作者所看到的黑暗的现实,一方面诗人感到失望,另一方面也体现着对祖国的爱。
【考点】12.3.1 辨识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10.【题目】诗歌的开头不落俗套,这样写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头突兀,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人仿佛亲眼看见迸着血泪的诗人失望困惑的面容,听到了他沉痛绝望的诉说,而反复的手法更表达了他的悲痛之情。
【解析】这道题考查写作特点,“我来了”显得很突然,“迸着血泪”是肖像描写,表达了沉痛悲戚的情感,“不对,不对”是反复,强调感情的浓烈。
【考点】12.3.2 分析诗歌的艺术构思【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11.【题目】诗歌结尾说“在我心里”,这样结尾该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花的祖国”珍藏在诗人的心里,诗人没有因失望而沉沦,相反却又在失望和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执着和忠贞的爱。
“在我心里”这个结尾,石破天惊,出乎意外而又合第7 页共8 页乎情理,它既揭示了悬念,指出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与永恒。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这个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呼应标题“发现”,也指出了发现的真正含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忠贞之爱。
【考点】12.4.2 鉴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难度】较难题【题型】解答题第8 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