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总序012第1课时)教师寄语: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歌颂母亲优秀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
位居十大元帅之首。
(1955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朱德同志的一生,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二、文本知识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
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
回忆录具有如下特点:A、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B、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C、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佃.农( ) 祖籍.( ) 溺.水()私塾.()勉强.()慰勉.()妯娌..()()和睦.()周济.()迁徙.()衙.门()不辍.劳作()(2)解释下列词语:任劳任怨:宽厚仁慈:为富不仁:节衣缩食:聊叙:、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母亲这样整日着。
(劳碌、忙碌)(2)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管理、管束)(3)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叔伯妯娌相处得都很。
(和蔼、和睦)【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语段或句子,反复品味,体味其妙处。
【合作探究】1、根据你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分别概述各部分大意,并写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我”的母亲。
2、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谈谈初读这篇课文的感情。
3、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用笔在原文中画出来)【达标检测】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不辍.(chuò)勉强.(qiáng)B.外甥.(shēng)祖籍.(jì)C.规律.(lù)溺.死(nì)D.劳碌.(l ù)慰.勉(wè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溺死迁涉托辞瞩目B.荣辱私塾碾转聊叙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教(学)后反思】我的成功之处:我的疑惑:5.《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总序013 第2课时)教师寄语: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七语(上)执笔:刘志开审核:课型:新授课执行时间:2014.09.18 班级组名姓名评分小组长签名【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的写法。
2、体会课文质朴语言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一、巩固抽测。
1、《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和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
”这段话中哪个短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个词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是哪一句?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赏析第14、15段A、归纳层次大意。
B、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赏析第16段(1)找出回忆结束回到现实的句子。
(2)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3)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4)文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互换?(5)作者将如何报答自己的母亲?(6)第16段的末尾,加上“一定能做到的”一句,有什么好处?4、老师总结:5.请同学们立足文章内容,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时间典型事例母亲的优秀品质小时侯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1885——1900年前后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年6、体会本文质朴而富有深情的语言——课后习题第二题,把自己的品析写在书上。
四、拓展延伸这里将举行“我的母亲”故事会。
(1)如果你是故事会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饱含深情的开场白。
(2)如果让你讲讲你的母亲,你打算讲述什么故事呢?请简要写在下面。
(3)故事会结束时,要求每个同学用一句话来对自己的母亲作一个真情表白,你打算怎么说呢?(4)“母亲”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意义。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小孩说:母亲给了我许多玩具和食物。
华侨说:母亲是伟大的祖国。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检测。
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不当,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据有关部门报道,我国每年①约有360亿吨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江河,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这样,纯净水公司②就很快迅速发展了。
但是,经卫生部门监测,纯净水并不纯净。
为此,市政府要求③几个纯净水公司的领导在近期内抓紧整改,使④纯净水产品普遍的质量得到提高。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后反思。
我的成功之处:我的疑惑:《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略)二、1、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
(第2---15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2、3、(略)第二课时:一(略)、二、1、A、“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文章的缘由。
B、“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点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2、A.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B.①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②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
③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④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表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3、(1)第16段的第一句。
(2)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3)(略)(4)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故不能互换。
总结:课文有一槌定音的开头,一线串珠的结构,一笔宕开的结尾,一语关情的抒情与议论。
作为回忆录,文章从两大方面展示了母亲的形象。
一是对母亲事迹的抒写,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作者在写作中采取了情随事明的记叙方法,在赞颂母亲的优秀品质的过程中始终寄寓着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二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从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方面表达了对母亲的由衷谢意,从而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恩情之深。
作者在写作中采用了寄情于事的方法,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深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在平凡语言中让我们感受到不平凡的感情.5、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