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 ppt课件
低
• 与周边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有关 • 与有无硅油无关
处理:补充眼底光凝 雷珠单抗注射液 降压药物 手术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3
术后其他并发症
角膜病变 白内障 视网膜再次脱离 葡萄膜反应/眼内炎 中央动脉阻塞 视神经萎缩
Hale Waihona Puke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诊时间
视网膜状况 眼底正常或几个血管瘤 轻度NPDR 中度NPDR 重度NPDR
发病率 发病机理 形态 分期 转归 治疗
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 糖尿病的人群发病率,发达国家9%,我国 (城市)3-7%。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 之一,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 倍。
危险因素: 高血糖 高血压 尿蛋白
DR发病率
I型糖尿病
• 10年病程者80%有DR • 15年以上病程者几乎 99%有DR
适应症 背景期:部分光凝(根据FAG) 增殖前期/增殖期:PRP
(如重度NPDR;大面积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
弥漫性黄斑水肿:MGP
PRP(全视网膜光凝)
是除去除黄斑中心 上下与颞侧各2PD, 保留视盘黄斑束与 颞侧上下血管弓之 间的后极部,做一 椭圆形播散性光凝 区。
PDR手术适应症
• 严重的玻血经系统的药物治疗不吸收 • 广范的血管增殖膜形成导致反复出血 •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特别是黄斑受累 • 眼前节已出现新生血管但屈光介质浑浊无法光
病特点是发生快,恢复慢。
三、代谢性白内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伴发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处理:手术
四、开角型青光眼
此类青光眼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 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 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
术后并发症(2)
眼内压升高:
V回流受限 PRP:约31%发生房角关闭(大量光凝→脉
络膜V回流↓→睫状体肿胀→房角关闭) 气体膨胀 血影细胞,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环扎
处理:药物;对因治疗;手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发生率约18%~33%
• 缺血缺氧 • 与晶状体有关:有晶状体(IOL)/囊膜完整眼发生率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 (Diabetic eye disease)
糖尿病眼病
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几乎所有的眼病发生率都比正常 人高可能。
视网膜病变
波动性屈光不正 代谢性白内障 开角型青光眼
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并发症。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缺血性视突病变
糖尿病性虹膜睫状炎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
光凝治疗
• 新生血管退化并阻止再生 • 减少黄斑水肿
冷凝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
高危PDR(有高度视力丧失危险)
具备以下四者之三: 1、网膜前/玻璃体出血 2、眼底出现新生血管 3、新生血管位于视乳 头或距视乳头1PD以内 4、中/重度的新生血管
PRP可减少50%视力 丧失的危险
DR的光凝治疗
分期 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非I 增 II 殖 期 III
增 IV 殖
V 期
VI
视网膜动脉瘤合并小出血点 控制血糖,
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药物治疗 为主,激
白色”棉絮斑“和出血斑
光治疗为
辅。
视网膜新生血管或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手
眼底新生血管或纤维增生
术治疗, 配合药物、
新生血管,纤维增殖,并发网 激光治疗。
Ⅱ型糖尿病
• 诊断时即有15%有DR • 10年病程者55%有DR • 15年以上病程者70%有DR
DR发病机理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阻塞 高血粘度 高血小板凝聚力 血管腔变窄/粗细不均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周细胞消失 血屏障破坏
玻璃体病变
玻璃体液化 不完全性PVD
DR眼底形态
微血管瘤/出血 渗出/水肿 棉絮斑 新生血管(视网
脱
2002年 悉尼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分期
增植性病变的转归
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液化腔
不完全PVD 纤维血管膜
玻血
视网膜缺氧
新生血管
增值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牵拉视网脱
DR主要并发症
玻璃体出血 牵拉性RD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DR的治疗
药物治疗
• 控制血糖 • 降低血脂 • 控制血压 • 导升明(二羟基苯磺酸钙) • 阿司匹林 • 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 • 曲安奈德
膜/视乳头) 纤维血管膜增植 牵引性RD 黄斑水肿
NPDR
Cap周细胞↓ 内皮细胞增殖 基底膜增厚
Cap闭塞 视网膜缺氧
Cap扩张渗漏(IRMA)
微动脉变细、扩张 微静脉扩张、迂曲、粗细不均、
串珠状、腊肠状扩张等
微动脉瘤
A-V交通
NPDR
出血
内核层
硬性渗出
外丛状层
棉絮斑
神经纤维层
PDR
新生血管及纤维增值
凝 • 多次PRP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仍持续
发展
手术主要操作方法
手术要求:
• 切除全部玻璃体 • 割除/分割全部前膜 • 全视网膜光凝
(术后FAG→补充激光)
术后并发症(1)
再发性玻璃体出血:
I型糖尿病 伴高血压/肾功能差 术中止血/光凝不充分 气体填充
处理:下列情况行玻璃体腔灌洗术 1、2周-2月积血不吸收 2、出现大量血影细胞 3、眼内压升高 4、B超提示眼底有增殖病变
随诊时间 每年一次 每9个月 每6个月 每4个月*
视网膜病变合并有意义的黄斑水肿 每2~4个月*
PDR
每2~3个月*
* 考虑全视网膜激光治疗
二、波动性屈光不正
血糖急剧升高 →
房水渗透压的升高
→晶体吸水膨胀→
正视眼变成近视眼
→血糖降低 →
恢复为正视眼
无需佩戴眼镜,待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后,
常可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但此病的发
玻璃体脱离及出血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NPDR
微血管瘤
微血管瘤、出血斑 (I期)
NPDR
黄白色“硬性渗出”及出血斑(II 期)
NPDR
黄白色“硬性渗出”和出血斑
白色”棉絮斑“和出血斑
A
B
非增值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A:颞下支视网膜血管旁出血较多,黄斑水肿,微血管瘤,小斑点出血 及棉絮斑散在多处,黄斑硬性渗出呈放射状排列。
B:颞上肢血管散在血管瘤,出血斑及棉絮斑(箭头)。
PDR, 眼底荧光照影
眼底有多处小片状无灌注区及IRMA,大量微血管瘤、扩 张的Cap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均渗漏荧光
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
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及纤维增生
纤维增殖,并发牵拉性网脱
DR分期
全国眼底病学组分期标准 1984年(二型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