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一、选择题1.首次采用阴阳观念对人的气质进行分类的是()(1.1.2)A.《尚书》B.《论语》C.《人物志》D.《黄帝内经》2.下列思想相当于测量学中的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的是()(1.1.3)A.孔子: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
B.刘劭:圣贤、豪杰、傲荡、拘懦。
C.荀子:通士、公士、直士、小人。
D.《孙子兵法》:“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3.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是()(1.1.5)A.七巧板、九连环B.“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用也。
”C.“周岁试儿”D.科举考试中的帖经和对偶4.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是出自一下哪本著作()(1.1.5)A.《韩非子·显学》B.《人物志》C.《新论·专学骗》D.《皇帝内经》5.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发展测验出自()(1.1.5)A.中国民间B.美国C.德国D.巴西6.被德国心理学家Woodworth称为“中国式灯迷建”的是()(1.1.6)A.七巧板B.五巧板C. 益智图D.九连环7.《尚书•尧典》中尧为将帝位传给德才兼备之人,对舜进行数年的考验是()(1.1.8)A.最早使用自然实验进行心理测试的记载B.最早使用观察法进行心理测试的记载C.观察法与实验法结合使用的记载D.最早使用个案调查法进行心理测试的记载8.心理测量的方法很多应用最广泛灯是()(1.2.9)A.心理测验B.观察法C.访谈法D.自然测验法9.首次提出区别智力落后和精神病者的方法的是()(1.2.9)A.卡特尔B.冯特C.高尔顿D.艾斯科瑞尔10.现在心理测验的重要评价指标是()(1.2.9)A.标准化B.系统化C.精确化D.科学化11.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室在()(1.2.10)A.1874年B.1897年C.1879年D.1979年12.第一个倡导心理测验的人是()(1.2.10)A.冯特B.高尔顿C.卡特尔D.艾宾浩斯13.以下关于高尔顿的说法错误的是()(1.2.10)A.在实验室中证实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发明了测量思维敏捷性等方面个性差异的工具。
B.开创个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
C.出版《遗传的天才》,指出人的能力是由遗传而来,设想人的能力分布是常态。
D.最先倡导测验运动。
14.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是()(1.2.11)A.卡特尔B.高尔顿C.冯特D.西蒙15.极力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较”的是()(1.2.11)A.冯特B.卡特尔C.艾宾浩斯D.比内16.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提出的两类精神病类型为()(1.2.12)A.早发性痴呆和狂躁症B.神经性厌食症和抑郁症C.早发性痴呆和神经性厌食症D.躁郁性精神病和早发性痴呆17.艾宾浩斯成为第一位对记忆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因为()(1.2.12)A.创立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B.1885年发表了《记忆》,开创了用实验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C.较于卡特尔的初级心理过程的测验有极大进步。
D.以上三项都正确。
18.比奈与助手西蒙合作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是在()(1.2.13)A.1879年B.1896年C.1905年D.1869年19.心理测量的鼻祖是()(1.2.13)A.冯特B.卡特尔C.比内D.高尔顿20.心理测量兴起于何时()(1.3.14)A.19世纪中期B.19世纪后期C.20年代初期D.20年代中期21.人格测验的先驱人物是()(1.3.16)A.伍德沃斯B.克雷佩林C.罗夏D.斯皮尔曼22.1917年,编制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格问卷的是()(1.3.16)A.克雷佩林B.比奈西蒙C.伍德沃斯D.埃克森23.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发表了第一个投射测验,即()(1.3.16)A.主题统觉测验B.罗夏墨迹测验C.TAT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方法()(1.1.7)A.观察法B.访谈法C.自然实验法D.个案调查法E.心理测验法2.我国古代心理测量常把以下哪几种方法结合使用()(1.1.8)A.自然实验法B.访谈法C.个案调查法D.心理测验法E.观察法3.以下说话正确的是()(1.1.9)A.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B.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给心理测量带来的一个副产品是过程的严格化。
C.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心理测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于对个体差异资料的研究。
E.韦科斯勒是人格测验的先驱,最早用自由联想测验来诊断精神病人。
4.高尔顿的贡献有()(1.2.9)A.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B.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是心理测量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上。
C.1893年出版的《人类能力及其发展的研究》首次提出“心理测量”和“测验”两个术语。
D.把统计方法应用于度个体差异资料的研究。
5.关于比奈—西蒙量表描述错误的是()(1.2.13)A.又称1905量表B.比奈是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第二人。
C.智力测验很多,其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都由斯皮尔曼奠定。
D.该测验还采用了现代智力测验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效度等,是心理测量时尚的一个创新。
6.心理测验的发展包括以下那几个方面()(1.3.14)A.能力测验B.成就测验C.智力测验D.人格测验E.教育测验7.有关于教育测验的发展,描述正确的是()(1.3.15)A.ETS、TOFEL、GRE、SAT、ACT是在桑代克的推动下,相继成立了专门管理考试的机构。
B.桑代克在测验原理及实践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使其称为教育测量的鼻祖。
C.客观标准化教育测验的最初尝试着是费舍。
D.桑代克出版了关于测验理论的第一部著作《心理与社会测量》。
8.关于人格测验的发展,描述正确的是()(1.3.16)A.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于1982年最早使用自由联想测验法来诊断精神病人。
B.1921年,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发表了第一个投射测验,即罗夏墨迹测验。
C.自陈量表在人格测验周占主导地位,主要有MMPI、CPI、16PF、EPQ等。
D.1917年,伍德沃斯编制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格问卷。
三、名词解释罗夏墨迹测验:是一种投射测验,该测验通过被是对墨迹图的反应来区分正常人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区分不同人格类型的正常人。
四、判断改错1.法国医生沈干首次提出了区别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者的方法,并出版了《白痴:用生理学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专门研究从感觉辨别力和运动控制了方面来训练智力儿童。
(1.1.8)错。
改:是法国医生埃斯克瑞尔首次提出区别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者的方法;而沈干则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专门研究从感觉辨别力和控制力方面来训练智力落后儿童。
2.高尔顿于1893年出版的《人类能力及其发展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这两个术语,堪称推动心理测验产生的第一人。
(1.2.11)错。
改:应是首次提出“心理测验”和“测量”两个术语,堪称推动心理测验产生的第一人。
3.埃米尔•克雷佩林是人格测验的先驱,最早使用自由联想测验诊断精神病人。
(1.2.12)对。
4.斯坦福—比奈量表相比比奈—西蒙量表追打的改变是采用EQ概念。
(1.3.14)错。
改:最大的改变时采用了智商IQ的概念。
5.1938年英国心理学家瑞文出版的瑞文标准推力测验只适用于团体测验。
(1.3.14)错。
改:既可用于个别测验,又可用于团体测验。
6.教育测量的鼻祖桑代克所出版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系统的介绍了统计方法及测验编制的基本原理,这是关于测验理论的第一部著作。
(1.3.15)对。
7.著名的人格测验有MMPI、CPI、TAT、16PF、EPQ等。
错。
改:TAT是投射测验。
五、搭配题(1.2.10)(1)A.冯特B.高尔顿C.卡特尔D.克雷培林E.艾宾浩斯F.比奈a.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第一人b.精神病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实验方法研究记忆e.个别差异研究f.遗传理论测量A—(c) B—(f) C—(e)D—(b) E—(d) F—(a)(2)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B.心理健康状况自评表C.埃克森人格问卷a.SCL—90b.EPQc.MMPIA—(c)B—(a)C—(b)(3)A.人格自陈量表B.人格投射测验C.人格评定测验a.罗夏墨迹测验b.勒氏内外向量表c.埃克森人格问卷A—(c)B—(a)C—(b)六、简答题1.简述心理测验最初产生的原因。
(1.2.9)答:心理测验最初产生的原因有:(1)西方一些国家工业革命成功后,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采用童工,许多地方官员与工厂主订约,每雇约20个童工,必须带一个低能者。
(2)出于对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人治疗和帮助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种客观的分类标准和方法来鉴别。
2.简述心理测验发展的影响因素。
(1.3.14)答:心理测验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一是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二是统计学方法的进步。
早起心理测验主要应用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
20世纪30年代后,因素温习法盛行,当代信息加工测验的发展与一系列新的数学模式的提出时同计算机的应用时分不开的。
3.简述我国心理测量的发展。
(1.4.19)答:我国心理测量的发展如下:①修订国外量表的版权和知识产权的意识。
②引进修订国外量表对文化差异的处理问题,即这些量表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
③自编量表规范化问题:如心理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
七、论述题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你可以从中看出哪些特点?答:心理测验发展的历史特点:(1)先是以解剖生理特征为根据,而后转向对心智活动的测量。
(2)由测量简单的感知能力发展到测量复杂的认知能力。
(3)有笼统的单一数量一评定个别键差异的观念,转变为以多个量数兼顾个别差异与个别内差异的观念。
(4)心理测量学是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由和到分,最后又走到一起。
(可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