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讲)考向一地质作用【例1】(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B.乙C.丙D.丁【例2】(2015•新课标I卷)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4,完成下列小题。
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例3】(2015•北京卷)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5.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例4】(2014·安徽卷)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槽江。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
读图10,完成31~32题。
31.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10b所示地区()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32.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三讲典例】【例1】(天津市六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红海是世界著名海域,地质构造复杂。
下列为红海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32.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由沉积作用形成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33.图示区域的地壳运动特征是()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趁热打铁】(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B.天气寒冷,暴雨多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例2】(【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岩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C.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趁热打铁】(【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0.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考向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例1】(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例2】(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例3】(2015•上海卷)(六)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
13.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例4】(2014·上海卷)(四)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D.冰岛火山带11.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石灰岩B.片岩C.板岩D.石英砂岩【三讲典例】【例1】(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2017届高三上学期精英对抗赛)安徽天柱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图甲为天柱山主峰“天都峰”景观,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图甲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对应于图乙中的()A.a和6B.b和3C.c和5D.d和19.有关图甲中“天都峰”景观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而形成②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③受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④经厉了地壳的上升运动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趁热打铁】(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其实不是大理岩,而是花岗岩。
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A.甲B.乙C.丙D.丁8.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例2】(【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下图表示岩石圈循环模式,图中序号表示风化与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在地球中体积最大的岩石是()A.①B.②C.④D.⑤8.能反映溶洞中石笋成因的序号是()A.①B.②C.④D.⑥【趁热打铁】(【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③周围风沙的沉积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A.距今6 000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B.距今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C.距今8 000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D.距今约4 000年开始出现绿洲【例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左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左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16.右图中的岩浆岩与左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趁热打铁】(【全国百强校】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A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B),柱子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
回答下列各题。
6.图A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断裂、沉积、褶皱、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B.褶皱、岩浆侵入与喷出、侵蚀、沉积、断裂C.褶皱、断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D.褶皱、侵蚀、断裂、岩浆侵入与喷出、沉积7.图B所示石柱林是()A.砂砾岩B.片麻岩C.玄武岩D.花岗岩考向三地质构造和地貌【例1】(2016•新课标Ⅰ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例2】(2015•福建卷)图4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例3】(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