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引发一系列功能改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1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引发一系列功能改变2
睡眠困难
60 55 39 36 33 27 1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一 般 人 群 患 病 率
英国 3.0 法国 2.5 德国 4.0 西班牙 2.1
(百万人)
无力 困倦 注意力集中困难 抑郁 焦虑 食欲不振
1. Raymond L. Rosales, et al. School of neurpathic pain:a practical guide for clinicians in the manage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2008:12 2. Meyer-Rosberg et al. Eur J Pain. 2001;5:379-389
痛觉的上行传导和下行调节通路
痛觉受上行和下行通路的调节:
• 上行传导通路主要有两条:
– 脊髓丘脑通路(主要通路):主要负责疼痛的感知和辨别(疼痛部位和类型) – 脊髓脑桥臂旁核通路:主要负责疼痛相关的情感,动机和厌恶等情绪Βιβλιοθήκη 即情感改变是和 疼痛相辅相成的

下行调节通路主要有两条:
– 来自大脑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路和中缝核的五羟色胺通路汇聚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 腹内侧网状结构----脊髓 – 下行抑制系统:减弱疼痛信号 – 下行易化系统:放大疼痛信号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

刺激诱发的疼痛由机械的、温度的或化学的刺激所引发。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是指对正常情况下能引起疼痛刺激的 疼痛反应增强。异常疼痛(allodynia)是指由正常情况下不能 引起疼痛的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觉,这暗示着在感觉性质上的 改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

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异常感觉区域应该合乎神经解剖的分 布、与确定的损伤部位一致 对于疑似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系统检查应该对运动、感觉 和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其中感觉神经功能的评估 是十分重要的
边缘皮层
下行调节
上行传 入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痛觉 整合
脊髓背角
背根神经节
痛觉上行传递
痛觉传感
外周神经
损伤
外周伤害性感受器
1. Stephen P.Hunt et al. NEUROSCIENCE.NATURE REVIEWS.2010:83-91 2.Michael Costigan, et al. The Journal of Pain, 2000;1(3):pp 35-44
疼痛是第 5大生命体征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2002年第10届国际疼痛学会大会
4
疼痛分类
神经病理性疼痛
如: 周围性
混合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伤害感受性 疼痛并存
伤害感受性疼痛
• • • •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术后神经病变
神经病理性疼痛
福建省人民医院 姚东文
目录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传导通路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
国际疼痛研究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NPP) 定义 为: 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和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 它属于慢性疼痛,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 觉异常等临床特征,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代谢性疾病 (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感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血管病(如卒中) 神经 受压迫神经创伤和癌症等。
神经损伤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超敏
神经损伤 上行传入
疼痛
下行调节
脊髓
脑干
丘脑
目录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传导通路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主要依靠
详细的病史询问、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包括感觉系统在内的神经系统检查、 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为自发性(与刺激无关或自发性疼痛)或刺 激所引发(刺激相关的或刺激诱发的疼痛) 自发性疼痛常被描述为持续的灼热感,但也可为间断的刺痛、 撕裂样痛、触电样疼痛或感觉迟钝(dysesthesias)(患者常诉 说麻木)、感觉异常(paraesthesias)(不正常的但非不愉快 的感觉)
如:
如:
创伤后神经病变
• • • •
腰背神经根病所致疼痛 颈神经根病 癌痛 腕管综合征
• • • •
炎性疼痛 骨折后肢体疼痛 骨关节炎的关节痛 术后内脏痛
中枢性
疼痛的描述1
• 卒中后神经痛
疼痛的描述1
• 锐痛 • 搏动样跳痛
• 灼烧感 • 麻刺感 • 对针刺觉或温度觉的超敏反应
Raja SN, et al. in Wall PD, Melzack R (Eds). Textbook of pain. 4th Ed. 1999.;11-57
Adapted from Gottschalk A, Smith DS. Am Fam Physician. 2001;63:1979-84. Hunt SP, Mantyh PW. The molecular dynamics of pain control. Nat Rev Neurosci. 2001;2:83-91. Scholz J, Woolf CJ. Can we conquer pain? Nature Neurosci 2002;5:1062-1067.
%
相关症状导致中至重度不适的患者比例(%)
目录

神经病理性疼痛概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传导通路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疼痛的发生过程
情绪/睡眠
边缘系统
疼痛
感觉皮层
痛觉受上行和下行通路的调节 疼痛传导4阶梯:
脊髓背角是伤害性刺激进入 中枢的第一站,且对局部和 下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下行痛觉调控
疼痛信号通过神经通路传导
正常生理性/实验性疼痛发生过程示意图
明显的损伤
疼痛
脊髓
脑干
丘脑
痛觉传导通路
边缘皮层
感觉皮层
丘脑
下行调节
上行传入
中枢
脑干
外周神经
背根神经节
脊髓
外周
1. Allan gottschalk. et al.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1(63):1979-198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