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服务全过程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服务全过程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服务全过程
1、做好入院患者的护理
①接电话后准备床单元、根据患儿情况妥善安排床位,病情危重者安排在抢救区,一般患
者床单元准备在黄疸区(靠近护士办公台)。

②做好入院患儿的护理、为患儿做好生命体征的测量及完成入院看次评估。

③介绍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做好入院宣教,告知家属科室探视制度、流程、注意事项及
时通知管床医师初步诊治。

2、协助医生检查
①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各科实验室标本的采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离子六项、
心功能、CRP、G6PD、血气分析),留取大小便送检、合理安排检查、联系预约特殊检查(胸、腹平片)。

②及时查看检查、检验、影像学结果及时报告医生,掌握检查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处理。

3、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护患者
①按新生儿特级护理巡查要求执行,Q1h监测HR、R·SP02 ,体温、病情者测BP,记24小时出入量。

②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③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色泽,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
似值,评价进展情况。

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胆红素脑病典型临床情况
分期表现持续时间
警告期反应低下、肌张力下降、吸收力强0.5-1.5天
痉挛期肌张力增高、发热、抽搐、呼吸不规则0.5-1.5天
恢复期肌张力恢复、体温正常、抽搐减少2周
后遗症期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手足徐动、牙
釉质生育不良、智力落后
终生
4、提出护理诊断,关闭风险并发症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病史、认知、实验室、诊断、医嘱、病程发展和病情变化趋势,提出护理诊断
①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②知识缺乏(家长),缺乏黄疸护理的有关知识。

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准备执行诊疗计划和医嘱、确保疗效与安全
①护士掌握和理解医嘱目的,及时准确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②加强与医生沟通,跟随医生查房,反映患者治疗效果。

③做好皮肤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明确患儿使用的药物,正确安排药物的配制,遵循液体疗法,观察药物疗效。

6、有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
根据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主要体现光疗疗法、饮食护理、皮肤护理。

①实施光疗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

②遵循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③黄疸期间应少量多次喂养,保证奶量摄入。

④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脊液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⑤加强皮肤护理,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勤换尿片。

7、上级护士审核护理计划的适宜性
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患者护理计划与护理重点的适宜性,责任护士有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及时请上级护士知道处理,如遇专科问题不能解决的,请专科护理会诊指导。

8、深化专科护理内证,改善护理结局
①护士能严密观察并早期发现并发症,配合医生及时干预。

②熟悉掌握各种仪器的应用及处理各项报警及时查看分析原因及时处理,掌握各验血结果。

③规范、安全使用药物。

9、根据患儿病情和家长护理患儿的能力,指导或协助家长患儿的生活护理。

10、提供教育指导,关注患儿安全、疗效和处理选择适宜开展健康宣教
①向家长解释光疗时治疗疾病的必要性,消除家长的恐惧感,以取得最佳合作。

②让家长了解该病的危险性,预后及治疗情况,安慰家长,使其理解和配合治疗。

11、督导患者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
12、以患者感受为主导改善服务
与病人家属充分沟通,了解需求,提供适时的帮助。

13、感染预防与控制
严格执行手卫生,准确实施无菌技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4、出院护理和延续护理
①科学喂养:正确哺乳,按需喂养,定时测量体重,了解患儿增长情况,尽可能母乳喂养,哺乳前应用毛巾将乳房擦干净,一次喂奶大多需要30~40分钟,人工喂养请注意奶具的清洁及消毒,喂奶后讲宝宝抱起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溢出,然后放在床上,头偏向一侧,喂奶后半小时内请勿剧烈晃动宝宝。

②合理保暖,宝宝体温维持在36 ~37.4度之间,以宝宝的手脚温度为宜,房内的温度一
般保持在24°C ~26°C,相对湿度的55%~65%,以防失水过多,空气要保持清新,每日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直吹宝宝,限制探望人数,防止交叉感染。

③环境要求,减少噪音的刺激,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宝宝。

④预防窒息的措施:喂奶时根据患儿的吸允能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每次喂养量不宜
过多,速度不宜过快,喂养后拍背部,并给予右侧卧床。

⑤母亲的心理辅导,授乳期间保持心情舒快,防止过度疲劳,给予合理营养及饮食量,
保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生活规律,定时排空乳房,保证乳腺分泌。

⑥日常护理:每日为宝宝沐浴一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对宝宝对身体的侵害,预
防疾病,沐浴对应关闭门窗,保持室温在27°C。

抚触时间应在两次进食中间或喂奶1h后,午睡或晚上就寝前、宝宝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哭闹时进行。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皱褶及臀部,及时更换尿片,大小便后用温水洗净或湿纸巾擦净臀部,避免因大小便刺激引起臀部红或尿片性皮炎。

如已发病涂护臀霜,并保持臀部干燥。

给予脐部护理2次/天,宝宝沐浴后脐带未脱落者,用棉签沾75%酒精涂抹脐带根部及脐周保持干燥,直至脐带脱落无分泌物为上,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⑦婴儿抚触,抚触给予孩子带来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孩子的眼
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可促进智力发育,抚触还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⑧预防感染:房间应定期消毒,接触患儿前应洗手,减少探视,并加强皮肤、脐部护理
以防感染。

⑨预防接种:每次接种疫苗前要注意宝宝是否存在接种禁忌,如发热、急性疾病、免疫
功能不全等。

在住院期间使用两种球蛋白的宝宝,应在使用后1~3月方接种疫苗。

⑩定时到儿保科复诊,按时接种疫苗。

⑪健康教育
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

若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和护理。

电话随访: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情况并予以指导,保证出院后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