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尿素氮早期诊断上消化道出血1例

血尿素氮早期诊断上消化道出血1例

血尿素氮早期诊断上消化道出血1例
于闯周珩张晓慧呙青松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4;1(3):206
我院对一来院急诊患者采用血尿素氮检查,在其黑便出现前十二小时做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既往体健,于来诊前三日出现空腹时胃区不适伴饥饿感,进食可稍缓解,大便成形无黑便。

于来诊前一日晚自感恶心,呕吐一次胃内容物,无呕血,来诊当日晨起,坐起时出现颜面苍白,出冷汗,两眼上视,无意识障碍、抽搐、口吐白沫等。

平卧后好转,逐渐坐起后能自行行走。

来急诊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查体:P 86 /min, BP 117/59 mmHg,神清,皮肤粘膜略潮湿,无苍白及黄染,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点,移动性浊音(-),肠鸣音8次/分,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Hb134g/L,Hct 0.42,BUN14.6mmol/L,Cr 57.6umol/L,尿常规未见异常,比重1.020,血糖正常。

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给予留观,禁食,平卧,静点706代血浆,法莫替丁20mg 静滴Bid,静脉补液共3450ml。

留观后生命体征平稳,8h 后复查Hb降至98g/L,12h后排黑便一次,量50g,化验潜血(+++),全天尿量共980ml。

第二日查胃镜示食道未见异常,胃底、胃体粘膜、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轻度弥漫性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1.0cm×1.3cm溃疡,底部白厚苔,周边隆起发红水肿,降部未见异常,Hp(±)。

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2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症,大多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而就诊,有时可见血压下降、血色素降低等,严重者危及生命,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本例患者来诊时无以上症状,容易误诊。

患者无明显失血失液病史,随着体位变化出现低血容量表现,应考虑到有内出血的可能,结合病史体征排除腹腔出血,考虑以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大。

该患者血尿素氮明显增高,有报道,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可作为上下消化道出血简便易行的鉴别指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后可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在出血数小时血尿素氮就开始上升,多数不超过14.3mmol/L,BUN/Cr比值在55.0以上,若血尿素氮超过17.85mmol/L须考虑并发急性肾衰的可能,而下消化道出血大多不会导致氮质血症[1],有研究表明,血尿素氮升高的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早于呕血、黑便等症状的出现[2],该患者BUN14.6mmol/L,BUN/Cr=62.84,结合其临床表现,支持上消化道出血诊断。

本例患者虽然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靠血尿素氮升高作出了及时正确的诊断,未延误治疗,病情很快控制平稳。

由此可见血尿素氮升高对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诊断是可行的,且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重视。

(注:计算比值时BUN和Cr单位取mg/dL)
参考文献
1周宁血尿素氮与肌酐的比值对消化道出血的鉴别意义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1;5:376-377
2翟晓辉郝伟血尿素氮预警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华创伤杂志2001;7:424-425
(收稿日期:2003-02-10)
(本文编辑:扬帆)作者单位:102200北京,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
作者简介:于闯,男,主治医师
BUN 14.6mmol/L →14.6×28=408.8 mg∕L →40.88 mg∕dL
Cr57.6umol/L →57.6×113×10-3=6.5088 mg∕L → 0.65mg∕dL
BUN∕Cr40.88÷0.65=62.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