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材料化学第7讲

无机材料化学第7讲


3.1.2 热膨胀
热膨胀是固体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
通常用线膨胀系数α或体膨胀系数β表示:
1 1 0 t 0 t α 、β分别为温度每升高1℃时固体长度或体积的 增加比率。
热膨胀是晶体中相邻原子之间的平衡距离随温度变化 而变化的客观表现。 是由于相邻原子之间的非简谐振动产生的。
• 热膨胀与原子间键强关系密切,键强越大,膨胀系数越小。
例如: 金刚石、碳化硅等具有较大键强的物质,膨胀系数小。碳化硅
α=4.7×10-6 /℃,NaCl和MgO的α分别为40×10-6 /℃和13.5×10-6 ℃。
几种陶瓷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0~1000℃)
材料名称
Al2O3
α×10-6℃
声子的热传导机理:
从晶格格波的声子理论看,温度高的区域热激发出声 子的数目就多,热传导过程是声子从高浓度区域到低
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
热阻: 声子扩散过程中的各种散射。 根据气体热传导的经典分子动力学,热传导系数k :
cv:单位体积中声子的比热; :声子的运动速度; :声子的平均自由程。 可以看出,热传导系数k与声子的自由程 成正比。
(1)从原子间引力-斥力曲线分析
相邻原子间振动的非简谐性使其作用力 并不是简单地与位移成正比。 在平衡位置r0两侧的合力曲线斜率并不 相等。 由于受力不平衡,原子振动时的平均位 置就不在r0处,而是右移使相邻原子平 均距离增大。
振动位能曲线 质点间引力--斥力曲线和位能曲线
(2)从振动位能曲线分析 振动能 U(r)=U(ro) + 1/2ax2-1/3bx3+· · · · ·
当正、负离子振动方向相反时,表现为正、负离子的相
对振动,其质量中心不动,频率高,对应光频支。 离子晶体中,当正、负离子振动方向相反时,便构成 一个偶极子,其偶极矩在振动过程中是同期性变化,会 因此而发生相当于红外光波的电磁波,其强度决定于温 度的高低。红外光能激发这种晶格振动,这也是该格波 称为光频支的原因。
(3)影响热膨胀的因素 • 热膨胀和晶体结构密切相关,组成相同的物质,结构不同,
膨胀系数也不相同。结构紧密者,膨胀系数较大。
例如:SiO2,石英晶体α=12×10-6 /℃,石英玻璃的α=0.5×10-6 /℃。原 因: 玻璃的结构较松驰, 内部空隙多,可以部分地容纳由于温度升高
使原子振幅加大而造成的原子间距离的增大。
8.8
材料名称
石英玻璃
α×10-6/℃
0.5
BeO
MgO MgO· Al2O3 SiC ZrO2 TiC
9.0
13.5 7.6 4.7 10.0 9.0
钠钙玻璃
石英晶体 金红石瓷 钛酸钡瓷 董青石瓷 粘土耐火砖
9.0
12.0 7~8 10 1.1~2.0 5.1
有许多晶体在不同方向上键的强度不同,膨胀系数也不同。
简谐振子的能量本质
热量
进 入
晶格
引 起
引 起
增 加
晶格振动
表 现 为
电子缺陷和热缺陷
能量表现为
频率为 晶格波(振子)
振动的振幅增加
表 现 为
增加的方式
振子的能量增加
以能量为 ħ 的声子为单位增加振子能量(即能量量子化)
振子能量量子化:
振子受热激发所占的能级是分立的,它的能级在0k时 为1/2 ħ ------零点能。 依次的能级是每隔ħ 升高一级,一般忽略零点能。
由N个原子构成的体系,就有3N 个振动频率,因此 格波是多频率振动的组合波。其中: 振动频率低的质点,彼此间位相差不大,相邻质点振动 方向相同,其振动称为“声频支振动”; 振动频率高的质点,彼此间位相差大,相邻质点振动方
向相反,其振动称为“光频支振动”。
对离子晶体,正、负离子振动频率和振幅不同,会导致离 子间有相对运动。 当正、负离子振动方向相同时,表现为正、负离子质量 中心的振动,其频率低,对应声频支;
热学性质:热容量、导热性、热膨胀、抗热冲击性。
电学性质:导电性、介电性、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 磁学性质:磁导率、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铁氧体磁性。 光学性质:光吸收、光反射、光折射、光透过、发光、颜色、 激光作用。
声学性质:声吸收(反射、透射)、吸声系数、降噪系数。
化学性能:指材料对外界接触物的耐受性,即化学稳定性。
一些材料的导热系数
k
导热系数与温度有关。



27 ℃ 237 100 ℃ 527 ℃ 220 1000 ℃
铜 铁 镍 钛
Al2O3 石英玻璃 TiC 尼龙66 聚乙烯 聚四氟乙烯
398 80 91 22
30 2 25 2.9 0.33 0.24
371 43 67 20
6.3 2.3 5.9
固体材料中热传导靠晶格振动的格波(声子)和 自由电 子来实现。 即导热体 (或热传导载流子):自由电子、声子。
一维单原子点阵中格波的传播
晶格振动(晶体中质点的振动)
集体表现可看成是连续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具有波的性质。 这种存在于晶格中的波称为格波。 单个质点表现有微粒性质,体现在晶格振动能量是量子化的。 (即振动能量是以某一能量单位为单元来增减)
为表示这种能量的量子化,把晶格振动的格波称为“声子”。
( 声子是产生晶格振动弹性波的能量子) 格波的传播可看作是声子的运动。 (两者之间的关系)
金属热传导:主要靠自由电子,晶格振动(声子运动)作用很小。
非金属热传导:主要靠晶格振动(声子运动),自由电子作用很小。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传导机制:
当材料某处受热时,则受热部位质点的热振动得以 增强,并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到附近振动较弱 的质点,使其振动加剧,振动能得以提高。于是,就形 成振动能量高的格波向振动能量低的格波方向移动,即 热量得到传递。
主要包括:材料的耐腐蚀性、耐酸性和耐热性。
耐腐蚀性:指材料抵抗大气和弱腐蚀介质(如水、水蒸汽) 腐蚀的能力。
耐酸性:指材料抵抗腐蚀介质(如酸、碱和盐溶液)腐蚀的
能力。 耐热性:包括材料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
抗氧化性:指材料在高温或受热情况下抵抗气体氧化
腐蚀的能力; 热 强 性: 指随温度升高,材料保持其强度的能力。 材料化学性能总的体现为各种材料抵抗周围环境的 作用,避免或减缓腐蚀破坏的能力。
Q=Ct
热膨胀系数
热 容
热学性能
热学性能
温差 t
热量 Q
温差电 动势V
V= t
载流子定向 运动
温差电动 势系数
导电性能
感应-作用物理量的关系与材料性能
作 用 感 应 物理量 物理量 温度梯 热流 度dT/dx 密度 q 电流 密度 J 电 极化 强度 P 离子的 偶极矩 材料形 变 关系式 q= kdT/dx J = E P= 0E 宏观电场 = E 局部电场 =dE 材料内部 的变化 原子热振动 的相互作用 荷电离子远距离 的移动 荷电离子短距离 的移动 原子核与周围电 子发生短距离的 移动 偶极矩的变化 材料性能 性能种类
化。例如,在金属表面喷涂陶瓷材料时,希望它们膨胀系 数尽可能一致,不容易在温度变化时剥离;又如一种双金
属片元件靠温度升高因膨胀量不同而弯曲,来执行切断电
路的操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现象。 热传到能力用 导热率k (即导热系数) 来衡量。
为热传导介质的温度梯度, 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热流方向面积A的热量。 导热系数:在单位温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 热流方向单位面积的热量。
热学性质的物理本质:
质点的热振动,即晶格热振动。
在宇宙飞船表面 装陶瓷防护瓦片
3.1.1 晶格的热振动
晶格热振动 在0K以上,晶体中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热振动。 晶格热振动是三维空间的,可根据空间力系将其分解成 三个方向的线振动。 晶格热振动最简单的情况是一维单原子点阵的振动。 晶格热振动可看成是一种简谐振动(称为简谐振子模型), 即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
式中:a、b为系数 (x=r-ro) 在T = 0K时,质点处于平衡位置r0,x=r-ro≈0, U(ro) 为零点能。
若略去x3及更高次项,U(r)=U(ro) + 1/2ax2 ,位能曲线是对称的,见图(b), 质点作简谐振动,平均位置保持在ro 。
若保留x3及更高次项,则位能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是非对称的,见图(a),
热导率 电导率 电极 化率 离子的 极化率 压电常数
热学性能 导电性能 介电性能 介电性能

E
压电性能
材料性能可分为: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承担力学负荷时)
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
如: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硬度等。 物理性能:是材料本质不发生变化时所表现出的 物理特性。 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包括:
高温时更为显著。
温度升高,声子间碰撞增多,声子平均自由程 减小。但其减小有一定限度,在高温下,最小
的平均自由程等于几个晶格间距;在低温下,
声子间碰撞减少,最长的平均自由程可达晶粒 的尺度。
(2)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越复杂,晶格振动的非谐振性程度大, 格波受到的散射越大,声子平均自由路程也越短, 热导率也就越小。 例如:尖晶石(MgO· Al2O3)的热导率比 MgO 或 Al2O3
4.5
6.8 6.8
5.7
8.3 8.3
NaAlSi3O8
石 墨 Mg(OH)2
4
1 11
13
27 4.5
了解材料热膨胀特性的意义: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越小,在温度变化时,材料内部产 生的应力越小,就不易出现裂纹,可经受温度的剧变。 这类材料可用作热交换器或蓄热器等方面。
在工程应用中,常常要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尺寸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