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副本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副本
3、及时反馈策略,评价的结果用适当的方法及时反馈 给学生,并及时组织纠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指向 教育目标。
4、激励性策略,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使评价形成“成功 ——绩效——激励”的成就动机。
5、自主性与发展性策略。使学生了解教育目标,学会 自我评价,对学习状态进行自我调控。
6、评价服务教育策略。通过研究教育评价的目的、功 能、策略和方法,使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语文教学评价的体现方面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2)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 (3)保护学生自尊与自主; (4)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 (5)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 (6)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 (7)贯穿日常活动; (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课堂评价的焦点是学生的状态
4、具体实施 教师—— (1)个人反思 (2)同伴讨论 (3)专家点评 学生—— (1)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2)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
1、目标性策略,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始终指向教 育目标与评价目的。
2、全面性策略,在评价时,全面评价所有教育目标达 标情况。
生成状态。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 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谢谢
祝各位身体健康!
3、传统评价与新课程评价的区别 教师—— 传 统:看教师表现 新课程:看学生表现 学生—— 传 统: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 力; 重课内,轻课外;重笔试,轻口试; 重量评,轻质评;重结果,轻过程。 新课程:思想品质、学习情感、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特长发展 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学生是否还参与教, 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
交往状态。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 系与信息反馈;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 氛围。
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 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学生 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