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降低感染,保证新生儿安全。
方法通过分析新生儿安全管理现状,总结常见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安全管理措施。
结果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对新生儿的健康尤为重要,减少或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发生。
结论做好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在护理期间的安全隐患。
标签:新生儿;安全管理;护理
新生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进步,护理更注重于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护理安全关系到外界对医院的评价,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志[1]。
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产科病房安置管理的关键,在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定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加强管理,完善并制定各项制度,把握好每个护理环节,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
我科近年来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认真落实告知义务,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共同做好新生儿的安全管理,避免了因新生儿安全而发生的护理纠纷。
1 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新生儿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尚未发育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纵观护理研究文献,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
1.1新生儿基础护理问题新生儿生命体征颇具特色,皮肤比较细嫩,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呼吸频率高,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基础护理要求较高,目前针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的问题主要有配奶污染、喂奶时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新生儿烫伤、摔伤,热水袋、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更换尿布、婴儿沐浴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部分医护人员不按照三查七对操作流程导致给药错误,甚至有护理人员急于完成手中任务,不按规章或操作流程办事,造成严重后果[2]。
1.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新生儿护理的工作强度大,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等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医护人员肩负的使命不言而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时导致医疗事故的直接因素。
护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医护人员更新情况过于频繁,专业技能和责任性不够强,管理制度不完善,查对不严、接班不认真,护理人员作风不严谨,护理业务技术不合格,违反操作规程,应变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巡视患儿不及时,未体现慎独精神,工作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与患儿家长缺乏沟通技巧[3]。
1.3新生儿护理安全问题新生儿护理不同于成人,①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起病急,病情变化复杂,因其不能自主表达,往往造成护理人员忽视,延误病情;经验不足的护士对病情变化掌握不及时,遇到紧急情况时,协作能力差,手忙脚乱,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②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疗箱、监护仪、远红外抢救台等新型医疗护理设备,而且操作都比较复杂,很多护士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对这些仪器或者设备的性能了解不足,致使在操作中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医疗纠纷。
③新生儿用药也有特殊性,根据在药品剂量和使用上差异很大,要准确了解每一种药品性能和剂量,而且加药程序复杂,医护人员对婴儿身体素质和患病情况了解不足,造成的各种医疗事故屡见不鲜。
1.4医院环境问题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院内感染是主要感染源,部分医院病区不能严格区分感染病房、非感染病房和早产儿病房,将所有新生儿共处一室,发生交叉感染;其次,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接触婴儿之前对手不进行消毒处理,对婴儿使用的奶具不进行消毒,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增多,病房拥挤,医院床位紧张,医护人员忙于诊疗和护理,将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发生交叉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1.5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理文件是护理执行的真实反映,新生儿的护理尤为重要,也是处理护理纠纷的重要依据,部分护士缺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不按照要求书写护理文件,常常出现新生儿入出院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准确、不及时,护理记录连续性差、不严谨,无报告医生患儿情况的记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严重问题,甚至出现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等行为现象。
2 安全护理措施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管理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产房的容留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遵循”新老搭配”的人员结构原则,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在护理特长和技能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实行多元化培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进行严格的考核,综合提升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各级医院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定期举办护理业务学习,建立层级培训计划,每年选派1~2 人到外地进修学习先进的技能和管理方法,定期考核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急救技能,淘汰不合格人员,构建一批专业技术能力高,业务水平强,责任心强的护理团队。
2.2加强健康教育和防范意识指导年轻父母缺乏新生儿照顾常识和经验,安全意识不够,护理人员需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指导,实行母婴同室后,制定相关教程或卡片,进行一对一指导和示范,对产妇详细介绍新生儿的特点、护理方法和喂养知识,以及意外情况的观察和处理方法。
制作产后康复和育婴知识小册子,方便孕产妇随时阅读,让他们熟悉新生儿病情观察,掌握新生儿呕吐、窒息等预防和应急处理,同时若孕产妇有疑问应随时解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陌生人未经双方确认允许不得进入病房探视,发现可疑人员严加盘问,不将新生儿单独放在病房或交给身份不明的家属,确保婴儿安全。
2.3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病房环境质量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要严格执行无菌观念,对新生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婴儿用品必须保持清洁和严格消毒,集奶器送供应室高温消毒,婴儿床进行终末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衣服由医院统一清洗、消毒、供应。
控制探视人数,减少人为感染因素,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新生儿,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提供了一个安全、合格的环境,减少医源性感染,每月监测物体表面,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3 结论
新生儿护理安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安全管理师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在新生儿的护理期间,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有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保证婴儿安全。
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水平提升;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做到层层安全监控,管理好每一个环节,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譚惠.产科病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09,4(7):999.
[2]陆文娟.改进沐浴流程管理对新生儿皮肤感染发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0):1177-1178.
[3]韩彩英.浅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