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踝关节不稳

慢性踝关节不稳

慢性踝关节不稳课程重点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指踝关节周围韧带受损后导致踝关节不稳定,而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的现象。

踝关节不稳的发病机制涉及韧带完整性、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平衡能力、姿势控制受损等诸多因素。

踝关节借助其周围韧带及关节囊及腓骨肌群等结构提供稳定性避免伤害。

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可直接导致踝关节的机械稳定性降低,踝关节于应力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变差,进而增加其再次受损的概率;当外侧韧带拉伤或外伤及疲劳等因素造成踝关节外翻肌力不足,无法有效提供抵抗外在环境所施加的内翻应力的能力,因而容易造成再次受损。

此外,当身体某一关节活动时,控制动作发生的主动肌必须和对侧反方向被拉长的拮抗肌协调以达成动作的平顺。

如果因为创伤造成其中一条肌肉相对无力,使得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受损,容易发生进一步损伤。

同时,踝关节扭伤后,韧带和关节囊内的机械感受器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对于踝关节位置和(或)运动的本体感觉受损,进而保护性反应能力下降,导致重复性伤害发生率的增高
踝关节不稳定主要依靠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前抽屉试验,X线检查,MRI检查
急性损伤原则:PRICE原则
保守治疗:弹力带肌力训练;平衡,本体觉训练;支具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