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国培教学设计作业
6、品读语言,激活想象,体会情感
(1)小组讨论问题: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教学活动3
7、合作探究,领悟哲理
(1)教师讲解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①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②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至7自然段,小组讨论问题:
1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
2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
文章题目点出了本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且以“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生长茂盛的特点,而且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内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板书课题。
教学活动2
5、整体感知
(1)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小组讨论问题:
①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给课文划分层次。
③教师一方面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另一方面需要创设较为直观的学习情景,激情入境,并开展感悟、赏读、研习、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④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的精神。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迁移借鉴,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生动的词汇。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板书
《紫藤萝瀑布》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活动4
8、归纳总结
(1)总结: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③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④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3)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①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③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明确:“宗”表示动作,它的意思是效法、学习、师从、崇尚等意思。“璞”是包着玉的石头,又指没有雕琢的玉。玉石不是普通的石头,是品位很高的石头;当然它又不是完美的玉。可以理解为天然的,本真的,不矫揉造作的那样一种高雅、高尚、高贵的品位。连起来讲,“宗璞”的涵义就是崇尚自然、追求本真的高雅境界。
4、题目解说
教
学
目
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至9自然段,小组讨论问题:
1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
2其中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品读写景部分,小组讨论问题:
①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②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③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2)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提示学生注重分析理解过程,淡化结论(结论可以是多样的)。
①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2、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盘虬卧龙(qiú)仙露琼浆(qióng)酒酿(niàng)
3、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说散文选》。
你了解“宗璞”这个名字的涵义吗?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小组讨论问题:
①作者从花中领悟到了什么?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
(2)布置作业
①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②进一步阅读课文,谈谈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9、板书设计
第4课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方案
****中学***
课题名称
《紫藤萝瀑布》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
习
者
分
析
①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了。
②农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审美、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可能未见过“紫藤萝”或“紫藤萝瀑布”,并且对“十年文革”知之甚少,又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能力积累,也就无法理解作品的深层次蕴涵。
②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③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