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新)

2.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新)


2)桑德巴模式
依据人口年龄构成的某种特征来 说明未来人口可能出现的某种再生产 趋势的分析方法。
在下,高年龄在上。按男女性别各年龄人 口数的多少或占总人口百分比,依次画成 一定比例的条形图。
整个图形与金字塔相似,所以叫做人 口金字塔。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人口统计学
37
标准人口年龄金字塔:
塔底宽、塔尖窄,并按照人口年龄
自然顺序从塔底部顺次缩进塔尖。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38
26
表1:按年龄分组(1岁、5岁、儿童分组)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27
中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
普查年份 1953年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1-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36.28 59.31 4.41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人口统计学
40.69
• 2、人口统计基本指标及其计量方法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1
1、人口统计基本指标的涵义
• 1)基础性指标,在人口统计的各项研究中都要涉及的指 标。 • 如:平均人口数指标、性别构成指标、年龄构成指标等。 • 2)最通用性指标,指非专门化领域(如生育率统计与分 析、死亡率统计与分析、生命表研究等领域)的指标。 • 如:人口迁移指标、人口增长率指标等。在人口预测、因 素分析中常被列为重要的因素与条件。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29
世界人口中少年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0-14岁 34.3 36.9 37.4 35.2 32.4 29.7 26.5 24.5 22.4 20.6 19.7
近期内人口出生率有了迅速下降,青
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明显缩小,
而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人的比例扩大,
从而总人口有减少的趋势。一些人口
控制效果较明显的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40
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所显示的金字塔:
稳定型(成年型) :
即整个金字塔似柱子形状,塔底和 塔中部几乎同样宽,塔尖不够明显。这 说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各年 龄组人口大致相等,人口的平均寿命也 较长,从而人口增长速度较慢,但是人 口老龄化较为严重,或是将来较为严重。 发达国家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5
1、人口统计指标的意义
• 人口统计指标是人口统计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 人口统计指标具备基本要素: •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指标的特定范畴(时间条件和空间条 件)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6
2、人口统计指标的基本特点
• • • • • • 基本特点: 1)相对稳定性 2)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其表现: 一是指标自身涵义的变化。 “老年人口” 二是随着时间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新兴旧亡” 现象。 •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兴起,一套计划生育指标体 系相应出现了”。
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所显示的金字塔: 增长型(年轻型): 人口金字塔成尖形,塔顶尖塔底宽。 这表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青少 年人口比例较大,从而总人口有不断增长
的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39
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所显示的金字塔:
缩减型(老年型):
塔底窄,而塔中部最宽,这说明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5
2、人口数的基本描述
• 按人口数所反映的时间范围的不同分为:
• 时点人口数:指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状态下的人口。
• 时期人口数:指某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口状态,即一 定时间范围内的平均人口数。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6
3、平均人口数
• • • • • • • 平均人口数:反映某个时期人口过程的人口状态。 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 1)人口数资料为每日人口数时 2)人口数资料为期初、期末两个时点时 3)人口数资料为三个时点以上的人口数时 4)用年中人数(中位数)表示年平均人数 5)较长时间(如5年以上)的年平均人口数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34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35
(4)年龄构成指标的基本分析
• 1)人口年龄金字塔 • 2)桑德巴模式 • 3)人口年龄资料的质量评价与检验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36
1)人口年龄金字塔 可以反映出 人口年龄、性别 也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按人口 构成差异,以及 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种条形图。 出生率,死亡率、 通常是按男左女右排列,以年龄性别或以 未来人口再生产 年龄组为单位,从下往上排列,低年龄的 变化趋势。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9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20
历次普查总人口性别构成
总人口 普查年份 合计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人口统计学 性别比 (以女性为100)
男 30799 35652 51944 58495 65355
女 28636 33806 48874 54873 61228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25
• • • • • • • • •
(3)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 1)按年龄分组(1岁、5岁、儿童等分组) 2)平均年龄 3)年龄中位数 4)老年人口系数和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5)老少比 6)老年人口密度指数 7)负担系数 8)负担人口密度指数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9
• 3、按照指标所反映的人口现象的量与质的属性划分,可 分为:
• 人口数量指标:反映人口数量规模一类的指标;
• 人口素质指标:反映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劳动技 能高低等一类的指标。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0
二、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 1、人口统计基本指标的涵义
59435 69458
100818 113368 126583
107.56 105.46 106.30 106.60 106.74
21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982—200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
年 份 出生性别比
108.5 110.9 111.3 115.6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7
2.2 人口构成统计
• • • • • • • 人口自然属性 1、人口性别构成 2、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社会属性 3、人口社会构成 4、人口行业和职业构成 5、人口地区和城乡构成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8
1、人口性别构成
• • • • • • • • • • • • • (1)人口性别构成的特点: 自然属性(表现性别比为正常值) 社会属性:1)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2)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3)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关系密切 (2)描述人口性别构成关系的指标 基本指标:性比重和性别比 派生指标:年龄别性别比、婚龄期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 (3)对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如:战争 2)经济因素,如:经济布局不合理和经济开发性移民 3)出生婴儿性别比 4)男女人口死亡水平的差异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7
3、人口统计指标的分类
• 1、按照指标所反映的人口现象的时间属性划分,分为: • 人口静态指标:指反映某一时点人口状态的指标。 • 人口动态指标:指反映某一时期条件下的人口状态的指标。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8
• 2、按照指标所反映的研究对象不同性质可分为各个专题 指标族。如: • • • • • • • 人口年龄指标族 人口性别指标族 人口婚姻状况指标族 生育指标族 死亡指标族 计划生育指标族 人口迁移指标族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116.9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22
人口统计学
1982-2000年出生婴儿性别比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23
出生婴儿 性别比
103以下 103-107 107-110 110-116 116-120 120以上
人口统计学
地区数
(个 ) 1 1 5 13 4 7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41
1)标准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42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43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44
人 口 年 龄 金 字 塔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45
资 料 来 源 : 中 国 人 口 普 查 资 料
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4
1、人口数的基本意义与特点
• (1)人口数:指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其基本涵义:一指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人口数;二指在观察 时间实际生存着的人口数,即不包括死亡人数。 • (2)人口数的基本意义 • 1)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情国力的基本信息 • 2)制定人口规划的重要依据 • (3)人口数的基本特点 • 1)确定的时间,即指必须具有确切的时间条件; • 2)确定的地点,即指必须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 • 3)确定的类别,即指是常住人口还是暂住人口; • 4)从人口数的变动特征看,人口数具有既简单又复杂的特点。 • a、微观角度人口数表现为一些简单分布; • b、宏观角度人口数具有复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