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三)——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1.[2017·全国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3.[2016年Ⅲ卷,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016年Ⅰ卷,10]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
(2)[2018年Ⅰ卷,10] 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 )
(3)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 )
(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
(5)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
(6)乙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乙醛,但不能氧化为乙酸( )
(7)乙醇、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均产生CO2 ( )
(8)C2H185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CH3COOC2H5( )
(9)1 mol C2H5OH和1 mol 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完全反应生成1 mol CH3COOC2H5( )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且都有同分异构体
B.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C.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D.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7.(2017·潍坊一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
B.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
C.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
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
8.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
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则1 mol柠檬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 mol、2 mol B.3 mol、4 mol
C.4 mol、3 mol D.4 mol、4 mol
9.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用CH3CH182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182O
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10.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
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11.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羧基的结构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
B.a、b互为同系物
C.c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a、b、c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 中加入15 mL 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 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态溴。
向a 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装置 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 中加入10 mL 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 水、8 mL 10%的NaOH 溶液、10 mL 水洗涤。
NaOH 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 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