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PT第1章 绪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PPT第1章 绪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二)自主学习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有利和有效的 学习手段和学习条件。
计算机、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运用, 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应用技能的普遍提高,各类网络资源和各 种教学软件的涌现,使学习者打破了学习条件的限制,自主选 择内容和把握进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适应了不同 类型的学习者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需要。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和开发各种教 育软件,改变人们习惯的按教师安排来被动学习的传统观念, 尽可能地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学习情境和提供学习条件。
(三)远程教学领域
作为教育技术重要手段的广播电视:迅速运用于教育 领域;立足于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的广播电视大学和教育 电视台纷纷建立;在扩大教育规模、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 学形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日志 同行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一)课堂教学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首先是以媒体技术手 段和视听教学方法进入课堂教学而形成课堂教育技术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为怎么教,提供了教学手 段,从而改变了教学方式,改进了分析和处理教学内容的 方法,有效地辅助了教师的教学。
课堂教育技术系统一般可以提供录放音、幻灯、投 影、电视、多媒体投影、计算机网络等教学条件。
2.对学生地位的影响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参与意识增强了。 学生学习多样化。 学生的交往意识、能力加强。
3.师生关系受到冲击
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在知识上的绝对权威以及 人格上的相互平等上,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强调用教师的人格魅 力来影响学生。师生之间最多的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
现代的师生关系: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这种师生关系受 到冲击,师生之间更多的是“人—机”或“人—机—人”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特别是在因特网的支持下,师生的交往关系更 趋平等,职称、职位、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减小了,参与者之间 的交谈更加坦率和平等。
教育技术相关的远程课堂教学系统、和教育软件 教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教师面授的教学形式,打破 了时空对教学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在职人员培训领域
在美国针对在职人员培训的目标不一、教学内容各异 的学习特点,在员工不脱离本职岗位的前提下,大量运用 了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教育技术的:
人机交互、网络教学、模拟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实施因人而异、因岗位而异
最经济最有效和最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发展成为一 场颇有影响的绩效技术推广运动。
在我国,如何促进教育技术更快更好地应用于在职人 员培训领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是教育技术界正在认 真思考的问题。
二、什么是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
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 在美国始于视听教育运动。 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
1978年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1、萌芽阶段,是指1920年开始,主要运用幻灯、播音、电影 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
2、初步阶段。1949年文化部成立了电子化教育处。在这一阶 段:(1)播音教育和电视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2)学校电教促进教育改革。
时间
本/专科院校 硕士点
博士点
1996 2006
>30 >200
10
0
80
9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 术、虚拟现实技术、人 工智能技术等技术的迅 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的发展趋势将表现在几 个方面:
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
李克东(华南师大)
丁新
何克抗(北师大)
桑新民(南京大学)
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 展
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
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
发展阶段 技术特征
传统教育技术 (手工技术)
媒体教育技术 (机电技术)
信息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物化形态
竹简、粉笔、黑板、幻灯、投影、广 多媒体计算机、人工
印刷材料、实物、 播、电影、电视、 智能、因特网、虚拟
模型
教学机器、录象、 现实
技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20世纪20年代) 幻灯教育、无声电影
2、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有声电影、录声教学
视觉教 育
现代教 育
3、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电视、程序教学机及CAI
领域、学科
国际专业机构的定义
– AECT(1994):教学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 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过程。
第一章 绪 论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二、什么是教育技术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 四、教学媒体概述 五、为什么学习教育技术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由来和发展
1234
现代:19世纪20年代开始 教育: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捷克夸美纽斯
教 师 书是 是太 传阳 播底 智下 慧最 的光 工辉 具的 职 业
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和 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
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
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教育界就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 体作为教学工具。
组织机构: – 1979年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现在,中 央和各省市都建立了电化教育馆。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 专业性的教育技术机构。 – 1994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现改为教育技术协会)成立。
教学、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 主体的过程。
优秀教师的素质
优秀教师 的素质
教育技术与我们的关系
上课
教学展示 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
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
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
备课
——Ray Clifford
总结反思
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减少了,可能会导致情 感教育的缺失。使一些学生出现感情冷漠、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
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学习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 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的讲解的演示工具转 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卫星电视
观念形态
口耳相传 直观教学
经验之塔 程序教学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绩效技术 知识管理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20年代,幻灯、无线广播、电影的应用
1922年,金陵大学举办农业专修科, 设立推广部,利用幻灯、电影推广优 质棉种植知识。 这大概是视听媒体在我国大学教学中 最早的应用。
1923年陶行知使用幻灯进行千字课教学实验。 陶行知
7
视听教学
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
8
战争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其“战争培训视觉教具部”生产工业培训 电影457部。政府为军队购买了5.5万部电影放映机,花费在影片上的 投资达10亿美元。
利用电影培训技术人员获得很大成功,在短短6个月中,把1200万 缺乏军事知识的老百姓训练成为陆、海、空各兵种作战部队,把800 万普通青年训练成为制造军火、船舶的技术工人。
4、系统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各种媒体
视听教育
视听传播
教育技术
5、网络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计算机网络系统优化教育教学效果,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为标志。
视觉教学
1550年,照相机映像的效果明亮清晰 。 1822年,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86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战争期间,军队训练中除了大量使用电影外,还采用了许多其他视 听媒体,例如,投影器、教学的幻灯、录音,取得巨大的投资效益。
据报道,1945年德国投降后,德军总参谋长谈及战争失败原因时 说:"我们精确计算了一切因素,只是没有算到美国训练军备的速度,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低估了他们迅速掌握电影教育的速度。
视听传播
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 关注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 各种渠道(媒体等),传递到接受者(学生) 的整个传播过程。
照相、摄像、声音、 电脑的综合运用。
媒体信息的传递过 程变得很简单。
国外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
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222000世世世纪纪纪57初300-年期6年0代-年代3至代0-今年 50代年代 摄无教影线育学传与/电幻播学广灯理习播论/理无/论有声逐声电步电受影影到等/视媒录听音体传在机播教等界的学在重中教视的育,应中用的;应用 11校45系11次1299009990中统给522年年790804538理出的代代年年年年年年论教视电,重的改电全出育子觉视新定称 视美 版技计听义定教视 出术教 了算协再义育的听 现育 关机会次教》定教:被改受育协 于义学制首名到技会视。次为关术,作成觉用注“,周4立教于7教对期育视年辅育各短的觉视助传国、教播教第教听传学与育一学教。技技播本学分术术、教会 分协 产复科会会生制书。影”容响,《易。并学首
3.现代教育技术导致教育形式深刻的变革 (1)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
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2)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
资源分享。
现代教育技术对师生角色、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1.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就必须不断学习。 教师要成为一名导师和顾问。 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学软件的设计者。
➢现代教育媒体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大力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