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指导河南师大附中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训练之一学会立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一、立象以传难表之意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诗歌为什么需要意象?正是因为“言不尽意”,语言并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心中之意,只好“立象以尽意”。
象,指的是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诗中是寄托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引申到记叙文中,就是用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
在我们想要直接描述无比复杂细腻的情感时,语言和文字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比如,即便是同一个苹果的味道,如果对方没有吃过,你即使告诉他“这个苹果很甜”,他也不会理解这个苹果究竟是如何甜。
既然直接说说不清楚,那何不换个法子,通过具体的人、事、物的描述,让你自己来体验我体验过的滋味呢?就是在这种思路之下,当李白惊叹于庐山瀑布的壮观时,他没说:“啊!真大啊!”而是说“疑是银河落九天”。
同样,当刘禹锡站在乌衣巷为历史变迁而不胜唏嘘时,他也没说“谢安王导今何在,富贵荣华难久长”而是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这种方法,在记叙文的写作中也可以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示例】一个顽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融化在心上,如同甜甜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淌。
(穆仁《调皮的笑》) 【解析】这里,“笑”本来是视觉的抽象的东西,由于作者情感的原因,成了可以“咀嚼”、“像颗冰糖”,还可以“融化在心上”的、“如同甜甜的泉水”的实感的东西。
通过感觉的转移化抽象为实感,把作者难言之“意”通过一个通感意象巧妙地传达出来,给读者无穷的韵味。
二、立意是立象的前提立象,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感受、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物象,使之成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使难以抒发的感情、难以表达的道理由象来代言。
高中生的记叙文就要借鉴诗歌的“意象”学说,学会形象地表现人、物、情、理。
而在立象的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情感起着核心作用,“象”入于“意”而后经过加工表达为“言”,形成“象—意—言”的关系。
“意”关系着“象”的选择和“言”的组织。
记叙文的艺术性也正体现在情感表达上,最动人心的情感往往不能直接描述,必须借助人物或事件来表达。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人或事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在写一篇记叙文之前,先确定你要用这篇文字表达、传递怎样的情感,是悲是喜,是感激还是憎恨。
然后叩问自己的心灵,哪个人、哪件事、哪个物最让我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情感,然后,抓住一切能够感动你的细节,用心地描述这个人、这件事或者这个物。
【示例】小时候的我们,能每天吃好吃的糖果,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
现在的我们,能和好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幸福。
成年的我们,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就是幸福。
年老的我们,能够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就是幸福。
【解析】幸福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作者却通过人生各个阶段能够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来表述什么是幸福,让读者在联想到自身经历的类似事件体会到幸福。
在上述材料中,“吃好吃的糖果”、“穿漂亮的花衣服”等就是作者选取的“象”。
作者以“幸福”为中心立意,以此来选择合适的“象”,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
【练习】以“思念”为题,写一个片段,要凸显出思念的某些特点。
三、象的确立要有选择当某一件事情发生时,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出现的往往不止一个事物、人物,在这种时候,选择哪个“象”来加以描写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就更加重要。
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那些最有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打动人心、最能体现我们感情的人、事、物,然后抓住其细节加以描写。
【示例】抗日战争时期。
昆明大西门外。
米市,菜市,肉市。
柴驮子,炭驮子。
马粪。
粗细瓷碗,砂锅铁锅。
焖鸡米饯,烧饵块。
金钱片腿,牛干巴。
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
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
(汪曾祺《钓人的孩子》)【解析】这段话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市场的熙熙攘攘,汪曾祺选用了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事物作为描写市场繁荣的“象”,以白描手法加以表现,使读者如临其境,市井繁华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粗细瓷碗”等都是细小却能够有力地表现市场繁华的物象。
【练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些词语描述菜市场的混乱。
菜叶,水沟,店铺,招牌,摊贩,大妈,三轮车,瓷砖,大棚,音响,灯,苍蝇【练习】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几个连缀成一段话,描述你的某种心情。
课桌,黑板,黑板擦,粉笔,老师,灯光,同学,钟表,盆景,书,窗台,窗户【示例】(无聊)我趴在课桌上,看着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讲着天书,时而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勾画画,唯恐漏掉了哪个知识点。
可怜的黑板擦已经累得头发花白,口吐白沫。
大概是讲台上的灯光太刺眼,老师的身影越来越像一个杵在白色背景中的黑影,晃得我眼睛十分难受。
我慌忙把目光转向同桌,可他专心致志的样子实在让我不忍心打扰他。
我只好再次看了看挂在墙上幸灾乐祸的钟表,它的指针和刚刚相比没有一丁点变化。
四、意、象、言要和谐一致出“言”和立“象”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读者去感受“意”。
为了更好地达意,“意”、“言”和“象”必须具有一致性,即所要表达的“意”和所使用的“象”必须具有内在品质上的一致性,并在言语上予以体现。
【示例】A、试问闲愁都几许?且多,且乱,且久。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析】A只有意而没有象,“闲愁”是如何“多、乱、久”读者并不能产生真切的感受,而B则通过“一川”之多的“烟草”说“闲愁”之“多”、用被风吹舞的漫天飞絮说“闲愁”之“乱”、用缠绵不尽的“梅雨”来说“闲愁”的长久,立象达意。
【示例】她温顺的时候是只小猫,躺在你怀里任你怎样摸她、揉她,而挑衅的时候又是只蟋蟀,一定要面对面,头对头地斗个你死我活。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解析】以本性温顺可爱的小猫来作为“象”表现女人的温顺,又以好斗的蟋蟀来写女人的好斗。
如果以“小狗”来表现女人的温顺则是明显不合适的,因为小狗往往是活泼的;但要是用同样争强好斗的“斗鸡”来描写女人的好斗则仍然适合。
【练习】请通过“象”和合适的语言,使下列语句所要表达的情感更为具体形象。
原句:冬天很冷,但被窝里却很暖和。
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都会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钻进爸爸妈妈的被窝,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冬天很冷, ,但是被窝里却很暖和, 。
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就会跑进爸爸妈妈的房间,钻进爸爸妈妈的被窝。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
五、作文指导如何在记叙文写作中做到“立象以尽意”呢?其一,“审题立意”,确定文章的写作中心。
其二,“观物取象”,找到适合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事、物。
其三,“比物取象”,在不同的象的对比和比较中找出最适合、最有力的。
【示例】(2012年·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文末有妈妈关于“甩掉了多余的顾虑”的议论,这是对材料的总结,抓住这句话就抓住了立意的关键。
可以从“甩掉多余的顾虑,轻装上阵,这样更易成功”为中心立意,构思作文。
【立象】写这个文章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横向联系,既可以联系考试、演讲等切身体验的生活材料,也可以联系国家大事,比如,怎样甩掉多余的包袱,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是纵向挖掘,从现象入手,对实质、根源、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此外,还可以进行辨证思考,比如,妈妈的话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获得成功和自身的顾虑如何兼顾,等等。
但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的话,做横向联系或辨证思考是更为适合的。
比如从横向联系的角度作文,就是找出生活中能够体现“轻装上阵更容易成功”的事例,作为作文的“主象”,然后找到自己经历过的“轻装上阵更容易成功”的事例中最典型的事例作一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要找到“主象”的特点,并细心找到“支象”,“支象”为“主象”服务。
【作文练习】以“考试之后”为题,仔细回想考试之后及考试成绩揭晓之后你最强烈的感情是什么,哪个人、哪些事情或者哪个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哪些细节最能传递情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中记叙文写作专题训练之二布局谋篇“布局谋篇”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布局谋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章结构尽然有序。
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
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作文对文体要求的淡化和放开,引爆了众多考生的智慧火花,一朵朵在表现形式上避俗求奇的创新之花绽放在考场上,带给人们一个个惊喜。
不管怎样说,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单纯追求形式创新,而没有充实而鲜活的内容,那就只有花架子了。
所以,我们应在设法形式创新的同时,更注重作文内容上的厚实,并真实再现生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则又是决定一篇考场作文成败的关键!下面选录了一些在形式上的创新解说,希望对我们能有所启发和帮助!一、巧拟文题,一目传神——标题要抓住人。
拟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直言明旨法。
如:《诚信是治国之道》、《张开双臂、选择博爱》、《痛苦也是一种精神财富》、《苦难是福》、《拒绝谎言》等。
2、借助辞格法。
如:《诚信:交往的桥梁》(比喻),《“放羊娃”说谎的代价》(借代),《诚信,难道也需要“出口转内销”》(引用),《诚为立身之本,信乃成事之源》(对偶),《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化用),《我诚信,我美丽》、《诚信风来满眼春》、《诚信,爱你没商量》(仿拟),《妈妈,再给我一点爱》、《诚信归来吧》(呼告),《冰城留下冰冷的思考》(拈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顶真)等。
3、算式法。
如:《勤工×高科技=致富》、《成绩≠素质》、《溺爱≠爱》(或《溺爱=害》)等。
4、提出论题法。
如:《也说……》、《小议……》等。
5、提出问题法。
如:《“班门弄斧”又何妨?》、《开卷一定有益吗?》等。
6、翻新词句法。
如:《君子动口也动手》、《走你的路,也听别人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