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城的规划思想体系
1) 混凝土生产运输系统保温 。净堆料场的保温措施一般为 : 当气温较低时 ,不筛分生产 ,封堵卸料廊道尾端 ,其首端亦采取挂 帘保温 ,并采取蓄热措施取暖 ,增加地温 ,取料时 ,加强人员的巡 视 ,清除骨料中的冰块 。
2) 混凝土浇筑现场的保温措施 。加强仓面施工组织 ,加快各 道工序的施工速度 ,缩短施工时间 ,当气温低于 5 ℃时 ,采用保温 被覆盖仓面 ,混凝土碾压完毕立即覆盖彩条布并加盖牛绒被保 温 ,随压随盖 ,待下次铺料前再将保温被取走 。如混凝土拌合物 浇筑温度小于 2 ℃时 ,停止施工 ,立即处理好仓面并覆盖保温被 。 继续冷却水管的安装和通水 ,以防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 。模 板采用保温模板 ,其保温材料为 5 cm 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粘贴 在模板背面筋板方格框内 ,夜间和气温骤降时不得拆模 ,模板拆 除时间一般为 14 d 后进行 ,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自然温度之差不
洲 ,江北有滁河 ,江南有秦淮河 ,为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 。整 明宫规划中 ,十分强调用阴阳五行观作为法则来指导宫殿的布
个古城位于长江下游的秦淮河河口地区 ,周围群山起着屏障和军 局 、朝向 ,乃至殿 、门名称亦极力遵循阴阳五行法则 。
事防守的作用 ,呈现山环水抱的态势 ,故曾被诸葛亮描述为“钟阜 龙蟠 ,石头虎踞”。
1 传统礼制的规划思想
礼制的主要内容是尊卑有别 。《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 制度 ,则是礼制观念的集中体现 ,它对城邑规模 、规划形制 、城邑 数量 、布局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对于王城形制 ,它规定 “: 匠人营
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 后市 。市朝一夫 。”
陈 铭 李先勇
摘 要 :指出影响中国古城规划的三大思想体系 ,即传统礼制的思想体系 ,重环境 、求实用的思想体系以及追求天 、地 、人和
谐统一的思想体系 ,系统地分析整理了南京古城规划的思想体系 ,对中国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古城规划 ,规划思想 ,礼制 ,和谐统一
·8 ·
山 西 建 筑 第 34
200
卷 第 28 8年10
期 月
SHANXI
ARCHI
T EC
TU
R
E
Vol Oct
. .
34 No . 28 2008
文章编号 :100926825 (2008) 2820008203
南京古城的规划思想体系
治 。东晋王朝 ,再次以建康为首都 ,都城的范围与东吴时相同 ,只
《广志绎》中记载 :“皇祖与青田 (刘基) 辈亦熟筹之 ,历朝以
是在布局上依照魏晋洛阳城的规制略有变动 。
来 ,都宫郡邑迁徙靡常 ,城隍墩堑填塞代有 ,以故洼池渠沼 ,满眼
之后 ,相继建都于建康的南朝宋 、齐 、梁 、陈四代 ,仍沿用东晋 皆是 ,地脉尽泻 ,王气难收 ,六朝奄忽 ,有自来矣 ,欲尽弃之 ,则室
究[J ]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3 (7) :148421489. [ 2 ] 田俊峰 ,杨更社 ,徐 江 ,等. 寒区隧道衬砌厚度及冻害防治
措施探讨[J ]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3 (7) :137221377. [ 3 ] 董金道. 提高陶粒大孔混凝土防冻性能的方法 [J ] . 建筑技
以“四象”为例 ,历史学家曾对南京古城的地形地貌作过分
区 ———“孝陵”亦划入廓中 。
析 ,认为其选址与布局符合“四象”要求 :巍峨葱郁的钟山在东面 ,
2 重环境 、求实用的规划思想
为“青龙象”;隐伏嶙峋的石头山在西面 ,为“白虎象”;奔流灵动的 秦淮河在南面 ,为“朱雀象”; 逶迤绵长的覆舟山横亘于北面 ,为
1. 1 空间布置
南京古城在空间布置上大体遵照《周礼》的原则 。首先南京 古城继承“城为重城环套”的传统营国形制 ,采取了“四重城廓”布 局方式 。整个明南京城内为宫城 ,外为皇城 ,再外为京城 ,而后环 以广阔的外廓 (见图 1) 。
南京的皇城在应天府城的东部 ,宫城居于皇城中部而略偏 东 ,宫城的布局以富贵山作为中轴线的基准点向南展开 ,前到太 庙和社稷坛 ,是标准的“左祖右社”格局 。
南京古城在轴线结构方面以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作为全盘规
3 追求和谐统一的规划思想 3. 1 象天法地
划结构的主轴线 。南京城的皇城偏处城东 ,使城的规划重心在城
中国古代哲学以天地人为一个宇宙大系统 ,追求天地人三者
东 ,以皇城为核心的政治活动区呈西北展延之势 ,城中南部以秦 合一 ,并以此为其最高理想 。老子曾提出了“人法地 ,地法天 ,天
中图分类号 :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从周代至明清 ,有三种思想体系影响中国古城规划 :即传统 礼制的思想体系 ,重环境 、求实用的因地制宜思想体系以及追求 天 、地 、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具有悠久历史的南京古城 , 在其规划上 ,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这些思想 。因此 ,分析南京古城 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 ,无疑对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与保 护具有重要意义 。
应超过 20 ℃,拆模后外露面应立即挂好保温被 。
3 结语
寒区隧道防水性能对隧道的性能有着控制作用 ,而寒区隧道 防水的特殊之处便是对低温的特殊要求 ,现有的方法是在设计 、 施工时尽量采取保温措施 ,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防水 、防冻措 施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1 ] 田俊峰 ,杨更社 ,刘 慧. 寒区岩石隧道冻害机理及防治研
期 月
,杨吴末期还兴筑了金陵城 。其后的南唐更以金陵为首
都 ,改称江宁府 。南唐金陵城之后为宋元时期所沿用 ,也是明南
京城东南部分的基础 。
2. 3 思想体现
明南京城基于当时的现状条件 ,依据《管子》倡导的因地制宜
的规划思想 ,从环境与实用角度出发 ,顺应自然在城中保留了较
在中国古都中 ,南京的“山川形胜”可谓独一无二 。整个南京
阴阳五行学说对明南京皇宫规划亦有重要影响 。皇宫规划
的地貌是低山岗地 、河谷平原 、滨湖平原及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 是朱元璋聚集群臣商量所定 ,其中影响最为关键的人为朱元璋与
构成的综合体 。长江南京段长度约 95 km ,江心 10 多个大小江心 刘基 。刘基为天文学家 ,朱元璋熟悉阴阳五行之说 ,所以他们在
宫城之外环为皇城 ,皇城南面御街两侧是文武官署 ,一直延 北是军事区 。整个古城的外廓沿着这三大区的用地 ,并依照山
伸到洪武门 。正阳门外还设有祭祀天地的大祀殿 、山川坛和先农 丘 、湖泊 、河流等地理形势 ,最终形成了不太规整的形态 。
坛等礼制建筑 ,形成了明清两代都城布局的范式 。
1. 2 轴线结构
多的水面和山丘 ,并将南唐金陵和六朝建康及东府城尽包在内 ,
形成颇有特点的都城形态 。
根据有关资料 ,当时在选择宫城位置时 ,避开了整个旧城 ,在
其东侧富贵山以南的一片空旷地建造新宫 ,并把旧城西北广大地
区围入城内 ,供军队建营驻扎之用 。这样就形成了南京城内三大
区域的明确功能划分 :城东是皇城区 ,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 ,城西
淮河两岸地带为经济活动区 ,它处于政治活动区的半环抱之中 。 法道 ,道法自然”的准则 。《易·系辞》也提出 “: 在天成象 ,在地成
而城西北的城防区 ,亦是依附之势 。
形”“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这就
从各综合区的配置关系看 ,颇有严谨的礼制规划秩序且以宫 是中国古代的“象天法地”的思想 。在古代都城规划中 ,都城宫
术 ,2001 ,7 (21) :4262427. [ 4 ] 刘 冰. 公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J ] . 山 西 建 筑 , 2007 , 33
(32) :3382340. [ 5 ] 德光辉 ,高绍文. 对混凝土防冻外加剂的一点认识 [J ] . 森林
工程 ,2007 ,3 (13) :50251. [ 6 ] 毕国柱. 高寒地区碾压混凝土防冻和防渗施工技术 [J ] . 长
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5 ,4 (24) :528.
The shallo w analysis of the measures in sof t rock tunnel water prevention
WANG Yang TIAN Jun2feng Abstract : According to t he importance of tunnel waterproofing in cold area , introduce t he kinds of t he reasons of cold region soft rock tunnel from t he choices of design and materials and all sides of working in t he late time , discuss how to bring cold region soft rock tunnel under con2 trol , especially t he design of t he measures of concrete resisting freezing , so as to promote t he development of t he research on tunnel waterproof2 ing in cold area and solves t he freezing problems in tunnels. Key words : cold region , rock tunnel , water prevention
为中心的规划格局甚为明确 。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作全城规划的 城 、皇城等的位置 ,四象 、天 、地 、日 、月等坛的设立 ,金水河的开
主轴线 ,虽宫城偏居城东 ,但宫的中轴线实际上与旧城中轴线基 凿 ,城郊的外形以及城市的数目等大都遵循这一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