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最新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长期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初三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电和磁的现象与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电流磁效应----安培B.电流热效应-----奥斯特C.电磁感应------法拉第D.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焦耳2.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流星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B.用锯条锯木头,锯条发热C.人站在阳光下暴晒,感到很热D.古时候,人们利用钻木取火3.如图所示,L1和L2是两只相同的小灯泡,a、b是电流表或电压表。

闭合开关S后,若两只小灯泡都能发光,则()A.a、b均为电流表B.a、b均为电压表C.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D.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R1=8ΩB.R2=8ΩC.R1=20ΩD. R2=20Ω5.某同学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 O,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图中不能实现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是()A B CD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1:4B.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3:1C.R1、R2的阻值之比是1:3D.R1、R2的电功率之比是1:37.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两灯正常发光。

使用中发现两灯突然熄灭,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增大,则故障可能是()A.灯L1被短路B.灯L2被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通电前,A、B两个U形管内的液面相平,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通电一定时间后()A.I1=I2,A管中的液面较低B.I1=I2,A管中的液面较高C.I1>I2,A管中的液面较低D.I1>I2,A管中的液面较高9.将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R1、R2连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现将图甲中的电阻改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则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 )A.一定大于2AB.一定大于0.5A,但小于1AC.一定小于0.5AD.一定大于1A,但小于2A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路的总功率不变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电阻R的电功率变大D.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家庭电路中电灯、电视、电风扇的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联”);带有金属外壳的电水壶用三脚插头,是为了使用时让金属外壳与相连。

12.考试时,许多学生要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计算机可以直接读取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则铅笔芯的导电性变(选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计算机无法识别。

13.如图是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可根据(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电能储存于魔方内。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标有“6V 0.5A”的字样,灯L2标有“3V0.3A”的字样。

该电路长时间工作时只允许灯正常发光,且此时的电源电压是V。

(不考虑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标有“4V 2W”字样,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阻R的电功率为W,通电1min,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J。

16.某家用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两个电阻丝的阻值相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该电热水器有高温、中温、低温三个档位.当开关S1接b,S2断开时,它是处于档,此时电功率为P1;当开关S1接a,S2闭合时,此时电功率为P2,则P1:P2=。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5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此时灯泡L正常发光。

求:(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电源电压U;(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2;(3)灯泡正常发光时整个电路的总电阻R。

18.如图所示的是电源电压恒为220V的电热烘干箱的基本电路图,S是双掷开关,R1是发热电阻,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110Ω,当S接“2”时,R1的电功率是110W,试求:(1)R1的阻值。

(2)当S接“1”时,电路中的电流;(3)当S接“2”时,通电15min,R1消耗的电能.四、综合题(共28分)19.(4分)(1)将图中的三孔插座(带保险盒)正确接入电路中。

(2)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磁感线形状,在图中标出磁体A的N极,磁感线方向(任选一根标出即可)和电源“+”“-”极。

20.(4分)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实验,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分别把图中A、B、C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第一次测量流过A、B、C三点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第二次测量三点的电流,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下表是两次测量的记录数据。

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3A 0.3A 0.3A第二次测量0.2A 0.2A 0.2A分析和论证:(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S必须处于状态;(2)小明用电流表测了A点的电流,还没闭合开关,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是导致的。

其他同学发现当开关闭合,同样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的左侧,是导致的。

(3)结论:。

21.(4分)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像,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选填“水比较多”、“煤油比较多”或“一样多”);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2)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22.(3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

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应该选用的电阻丝是.此实验除了用到转换法之外,还用到控制变量法。

下列4个实验中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3.(6分)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

(要求连线不得交叉)(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A.50Ω 1.0AB.30Ω 1.0AC.20Ω 1. 0A24.(7分)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1)如果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W,电流表的量程应选A;(2)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特别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较大.电路连接无误,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两空按操作步骤先后顺序填写字母代号).A.更换电池或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最大阻值位置D.断开电路开关(3)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必须将滑片向滑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长期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初三物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2.C3.C4.B5.B6.D7.D8.D9.A 10.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并联大地12.导体弱13.电磁感应机械14.L2 6.6 15.0.4 24 16.低温1:4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1)10V (2)20Ω(3)4Ω18.(1)440Ω(2)0.4A (3)99000J四、综合题(共28分)19.(1)(2)20.(1)断开(2)电流表未调零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21.(1)一样多水水(2)2.1×103J/(kg·℃)22.电流表的示数甲和乙 C23.(1)(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A 2 (4)A24.(1)0-0.6A (2)D C (3)<左 3.8 1.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