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docx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docx

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0XX年全省物流总额171486亿元,同比增长14.1%。

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024.8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省GDP的比重为7.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8%。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33481亿,增长13.4%,占全部物流总额的77.8%。

[1]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资源大省,其优越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交通和商贸流通优势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山东,目前,物流企业已达5千多家,形成了具有不同经营规模和不同服务模式的具备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其中有10个物流品牌被评为“山东服务品牌”,39家企业列为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更有22家企业先后进入全国物流百强企业。

[2]比较典型的海尔集团,凭借“一流三网”成为我国第一个物流示范基地。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中注意到物流的重要性,然而,我省的物流企业99%是中小物流企业,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着“小、多、散、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山东省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因此,提高山东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势在必行。

竞争力分析可以使中小物流企业更加清晰自己所处的行业地位并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认清自己的优劣势,进而实现自身竞争能力的提高。

所以,加快提升山东省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为提高山东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中小物流企业在提高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山东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的特点
(一)数量多,规模小,业务单一,人才匮乏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
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物流的灵魂不可缺少,物流设备成为现代化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些设备与技术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很难实现,所以,尽管山东省中小物流企业数目众多,但具有较大规模的实力雄厚的企业很少,可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更是微乎其微。

比如目前青岛四方区只有7家限额以上企业,其他可以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

绝大多数企业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设备技术上的落后,其服务仅仅停留在像运输仓储等传统项目上,具有配送、包装、加工等延伸服务的企业很少。

另外,中小物流企业人才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管理人员学历低,水平有限,员工流动性大等也是中小物流企业的特征之一。

(二)组织结构简单,信息传递与反馈速度快山东省中小物流企业大多是民企,规模小,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决策方式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可最大限度展示自己的优势,决策制定速度、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沟通与反馈迅速;经营方式灵活,管理决策者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应,“船小舵灵”,尤其是在面临危机时,能及时调整方向,快速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战略决策。

近两年,山东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就是利用此优势及时由外转内,实现了自己的发展。

再者,组织结构简单为资源整合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三)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相比于大型物流企业,中小型物流企业更具成本优势。

大型企业在追求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高端的设备、先进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有很高的成本,相反,中小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其服务成本远低于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成
本优势。

二、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
“五力竞争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重在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战略,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其中,“五力”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该理论认为,在任何产业都有五种竞争力量控制着产业的竞争规则,它们从整体上决定着产业的盈利性。

由于任何一个产业中普遍存在着上述五种竞争力量,企业为了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管理者必须对本企业的优势和竞争对手的劣势进行分析,然后选择一种对自己有利的竞争战略。

[3]
三、山东省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分析
(一)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其供应商主要是企业经营所需的物流物料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供应者,由于其供应商数目众多,且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同质化较高,供应商间的竞争较为激烈,所以相对于其供应商,中小物流企业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二)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分析对于山东省物流市场而言,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所以,购买者也就是物流服务需求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强,他们对物流供应商无论从价格质量还是交货速度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来获取尽可能高质量的服务,而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则是希望在满足顾客高质量服务需求的同时尽可能获得高效益高回报。

这对于大型物流企业而言是
正常经营模式,但对于中小物流企业,面对需求方的讨价还价,只得接受低服务价格,而这又无法保证高的服务质量,但为了在竞争中争夺顾客,只能采用低成本低效率的运营模型,结果就是顾客对中小物流企业因服务质量不满而忠诚度不高。

(三)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的分析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其潜在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两大类企业:一类是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另一类是跨国及海外物流公司。

这两类潜在进入者中对于中小物流企业威胁最大的是第一类,大型物流企业以其雄厚的实力,将业务开展到物流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

国外的潜在竞争者群体较特殊,他们的业务比较高端,他们在运营理念、信息技术、资金及专业化程度上占据优势,由于要负担大量成本,他们的服务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一般来说,他们的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以大单客户和公共管理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资企业为主,数量不多,但由于他们的服务水平高,其获利能力很强。

山东省有着较强的地理优势,很多省外的及国外的物流企业便纷纷来山东瓜分物流市场,这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更是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

(四)替代品替代能力分析在物流业务中,替代品主要是指物流需求方对物流服务的重组、整合,或去掉一些创利不高的物流服务项目。

比如,某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给某物流服务需求方的服务是仓储,而随着物流需求方业务的改变,取消了仓储环节,改为通过及时的运输和配送来替代仓储功能,也就是越来越多的物流需求方所推崇的在途仓储,在途仓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这种“替代品”是物流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