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余文森:7.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余文森:7.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具备教育理念的校长才有治校的理想, 才能营造治校的文化,才有治校的方向与良方。
11
依据什么“ 教书 ”
内 在 认识 观念 理念 教育家
中国:① 差生 ② 12
外 在 经验 传统 权威 教书匠
案例:外国:① 蚯蚓 ② 体育课
第二部分:教育智慧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凭借
(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第二素养)
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
和深度;
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专业人格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
4
骨干教师的素养
哲学向度 政治向度 心理向度 文化向度 教育向度 知 专 智商 科学 教育思想 (知否) 教育智慧 (能否) 觉 红 情商 人文 专业精神 (愿否) 专业人格 (优否)
19
6、绝招:教学特长中的特长
名师常常身怀绝招,绝招使其教学锦上添花,如 虎添翼,叫人赞口不绝。 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 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 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 相匹的境界
智慧怎么来的:
① 多想出智慧
② 勤奋出天才 20 ③ 交流长智慧
15
1、深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简单(轻松) 深刻:高度的专业素养
深入浅出
深入深出 浅入浅出 浅入深出(教书匠把课上复杂了)
深刻的对立面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
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开水,既没有沸汤那样的 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 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16
5
教育思想 • 教育智慧
专业精神 • 专业人格
—骨干教师的四大素养 —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
6
第一部分:教育思想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
(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为什么?)
思想——教育思想
思想:主人与奴隶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教育思想与教育尊严
学校领导首先和主要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育认识:解决知与不知问题 教育观念: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 的 认识(解决行为问题)
智慧
教育智慧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是 由思想决定的,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由素质决 定的。 教师拥有什么,他才能够给学生什么。
13
知识、技能
认识的三个层次
智力、能力
智慧(更虚灵、更有穿透力)
14
内容类智慧(学科专业素养)
深刻 独到 广博
启发 机智 绝招
教育智慧
方法类智慧(教育专业素养)
第三部分:专业精神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
精神是一种深刻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其核心是 表现个人主体能动性的独立人格。毛泽东说得好: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从事 “ 太阳光底下最光辉 职业 ” 的教师尤其需要一点精神。作为专业人员, 必须具有与其专业相关的 “ 精神”。 就教师而言, 就是“ 教育专业精神 ”。 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样三种精神:敬业精 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其中敬业精神是核心,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翼。
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第二十九条: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等教师培训计 划,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 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一批教育名师。
3
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育名师应当 具备什么样教育素养,才能在新课程推进 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
的引路人。” 专业人格是比专业智慧更重要的心
理素质。 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良好的个性(性格)和高 尚的品德(品格)。
27
友善的态度 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格) 广泛的兴趣 良好的仪表
专业人格
诚实正直 高尚的道德品格(品格) 善良宽容 公正严格
28
好的教师的12种素质
⑴ 友善的态度——“ 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 也不怕上学了。” ⑵ 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 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 前象猴子般戏弄。” ⑶ 耐性——“ 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 止。”
10
案例:①乌龟 ②观念与命运
3. 教育理念:理想化和信仰化了的教育观念。
理想意味着着眼未来,它需要付出现实代价;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为什么? 信仰意味着终极追求,无怨无悔,义无返顾。 教育必须建基于信仰之上,为什么?
没有理想和信仰的教育 必定是平庸和庸俗的教育。
理念治校:校长高层次管理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余文森 教授
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9年6月15日)
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
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 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 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
学得好的影响和带动学得不太好的,水平
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比较低的,这样就可 以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
29
⑿ 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竟然 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谢谢倾听
如果对本专题有兴趣请上 中国课堂教学网

资源下载栏目 公益性(免费下载) 专业性(专业引领)
为师的六个层次:
巫 庸 犯 师:造孽 “班门弄斧” 师: “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
的最严重的罪孽。” 教书匠:传授知识:学的角度 (有效知识,无效知识)
教的角度(假知,真知)
能 名 大
21
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师:启迪智慧 师:大智大慧
巫 庸
师: “班门弄斧” 师:想——我想听到开花的声音。
22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淘气——风很淘气,把水逗笑了。 开花不可能有“声音”!“ 活泼”只能用来形 容人!鱼不会说话,更不会说悄悄话!孩子把爸爸丢 了,这不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把牵牛花比作弟弟 “爬树”,这不是五讲四美!说风“淘气”,这不合 适!再说,水怎么会“笑”呢!神经病!
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 只有人格才能够影 响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教师应具备与其专业要求相当的人格,我们称其为
专业人格。
25
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
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正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
师的建议》中所写的那样:“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 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
18
广博的对立面是单薄、干瘪。知识贫乏的教 师讲起课来干干巴巴,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 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枯燥乏味是 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4、启发:灵性启迪悟性(内在的启发)
点醒、启悟 来自大师的启发 来自母亲的启发 庸师的“启发”:① 释义 ② 道理 ③ 启发
5、机智:随机应变
案例:① 闰土 ② “手榴弹” ④ “合同法” ③ 地图
伴随认识活动 的体验
正向:积极、肯定(支持) 中性: 反向:消极、否定(反对)
观念特指积极体验的认识
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为什么?(改变难,强化易) 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影响、支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
转变观念除了提高认识外,还需——
内在 责任感 成就感 外在 导向 氛围
观念: 显性, 隐性 人的思想观念就像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一 小部分是显性,沉在水面以下的一大部分是隐性。
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理想化和信仰化了的教育观念
(解决价值问题) 8
感性认识(经验,自然积累)
1. 教育认识
理性认识(理论,学习反思)
认识要求:
深刻,揭示教育教学活动规律(规律性) 先进,反映教育教学发展方向(时代性) 全面,体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全面性)
9
2. 教育观念: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
3、广博:广阔博大——如坐春风
名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 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 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 手拈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 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 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 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
23
专业精神
敬业精神:乐业、勤业、创业、献业 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人本 科学精神:客观、理性 人道 同情心 博爱 情感丰富 人文 真情实感 童年意识 人本 学生意识 生命意识
25
第四部分:专业人格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
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
⑷ 兴趣广泛——“ 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 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28
⑸ 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
⑹ 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 ⑺ 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⑻ 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 过我从未见过。” ⑼ 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 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 ⑽ 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 试其他方法。” ⑾ 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2、独到:独具慧眼——风景
教师的教育智慧常常表现在对教材有真知灼见, 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 见。他的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 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 在独享一片风景。 首创性 独创性
独到的对立面是平庸,平庸的特征是从众。平庸者
17
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别人否认的。至于那些应 该肯定而别人没有肯定的东西,他不会带头说不。所以, 一般来说,你想从平庸者的教学中讨到什么让你开窍的 钥匙,往往是徒劳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