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题

抽样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1、 分层抽样的特点是()A 、层内差异小,层间差异大B 、层间差异小,层内差异大C 、层间差异小D 、层内差异大2、下面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A 、∑=1h fB 、∑=n n hC 、∑=1h WD 、∑=1h N3、各省电脑体育彩票中奖号码的产生属于()A 、随意抽样B 、判断抽样C 、随机抽样D 、定额抽样4、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A 、获取样本资料B 、计算样本指标C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D 、节约费用5、最优分配(opt V )、比例分配(prop V )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srs V )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A 、srs prop opt V V V ≤≤B 、srs opt prop V V V ≤≤C 、srs opt prop V V V ≥≥D 、opt prop srs V V V ≤≤6、我们想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准备抽取若干学校若干班级的学生进行测试,则()A 、抽样单位是每一名学生B 、调查单位一定是每一名学生C 、调查单位可以是班级D 、调查单位是学校7、在分层抽样中,当样本容量n 固定时,能够使得估计量的方差)(st y V 达到最小的分配方式是()A 、比例分配B 、等额分配C 、随机分配D 、Neyman 分配8、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能确保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B 、是否能确保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C 、是否能减少调查性误差D 、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9、在抽样的总误差中,属于一致性的误差有()A 、变量误差与估计量偏差B 、估计量偏差与抽样误差C 、变量误差与抽样误差D 、非抽样误差与估计量偏差10、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按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是()A 、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B 、每个个体单元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C 、一旦选定了第一个样本单元,则其余所有样本单元即可完全确定D 、三者没有共同点11、下面哪种样本量分配方式属于比例分配?()A 、N n N n h h =B 、h L h hh hh h h c S Nc S N n n ∑==1 C 、∑==L h h h h h h S N S N n n 1 D 、∑==L h hh h h h S W S W n n 112、整群抽样中的群的划分标准为()A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大B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小C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大,群内的差异大D 、群的划分尽可能使群间的差异小,群内的差异小13、群规模大小相等时,总体均值 的简单估计量为() A.∑∑===n i M j ij y nMY 111ˆ B.()∑∑==-=n i M j ij y M n Y 1111ˆ C.∑∑===n i Mj ij y n Y 111ˆ D.∑∑===n i M j ij yN Y 111ˆ14、关于多阶段抽样的阶段数,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 、越多越好B 、越少越好C 、权衡各种因素决定D 、根据主观经验判断15、在多阶段抽样中,当初级单元大小相等时,第一阶段抽样通常采用()A 、系统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不等概率抽样D 、非概率抽样16、将总体共120个单元随机分为10路纵队(共12排),然后任取其中一排,得到12个样本单元,此抽样方法属于()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17、样本包含非同质单位而未被发现时,总体均值估计量的方差()A 、会被高估B 、会被低估C 、可能被高估,也可能被低估D 、会发生变化18、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A 、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B 、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D 、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19、在放回式PPS 抽样中,记第i 个样本单元i y 的抽取概率为i p ,则总体总值Y的无偏估计PPSˆY 的表达式为 () A 、∑=n 1i i i y n 1p B 、∑=n 1i i i y p N C 、∑=n1i i y n N D 、∑=n 1i i i y 1p n 20、能使)2(1)(222YX X Y lr S S S nf y V ββ-+-=达到极小值的β值为() A 、YX X Y S S S ⋅ B 、2X YX S S C 、2Y YX S S D 、XYX S S 2 21、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A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B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C 、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D 、以上皆对22、下列误差中属于非一致性的有()A 、估计量偏差B 、偶然性误差C 、抽样标准误D 、抽样框偏差23、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样本容量B 、抽样方式、方法C 、概率保证程度D 、估计量24、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A 、θθ)ˆ(SE =∆ B 、)ˆ(θtSE =∆ C 、θθ)ˆ(tSE =∆ D 、tSE )ˆ(θ=∆ 25、某大学理学院共有六个系,为调查该学院学生通过英语六级的状况,首先采用正比于各系人数规模的有放回PPS 抽样,从六个系中抽取了两个系,然后在这两个系中分别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调查。

该抽样方法属于()A 、二阶段抽样B 、PPS 抽样C 、分层随机抽样D 、整群抽样26、下列关于抽样标准误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 、抽样标准误是抽样分布的标准差B 、抽样标准误的理论值是唯一的,与所抽样本无关C 、抽样标准误比抽样极限误差小D 、抽样标准误只能衡量抽样中的偶尔误差的大小27、二阶段抽样中,对于一个估计量θˆ的均值可以表示为()A 、)]ˆ([)ˆ(21θθE E E = B 、)]ˆ([)ˆ(12θθE E E = C 、)]ˆ()ˆ([21)ˆ(21θθθE E E -=D 、)]ˆ()ˆ([21)ˆ(21θθθE E E += 28、分层抽样进行各层的样本抽取时()A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B 、采取等概率抽样C 、采取不等概率抽样D 、以上说法都对29、以下关于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与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每次抽取样本单位都是相互独立的B 、在样本量一定的前提下,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效率更高C 、不考虑顺序的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可能的样本为 个D 、考虑顺序的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可能的样本为 个30、某乡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进行调查,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

试采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A 、12820.63B 、14593.96C 、12817.83D 、14591.4931、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大致成()关系A 、正比例B 、反比例C 、负相关D 、以上皆是32、采用事后分层技术要求知道()A 、各层的大小B 、各层的样本量C 、总样本量D 、抽样框二、判断题1、抽样技术是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总体比率R 与总体比例P 两者是一样的概念,只是符号不同。

3、比估计量是有偏估计量。

4、非抽样误差是一致性的误差。

5、随着样本容量的变化,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大小变化的方向相反。

6、营业员从笼中抓取最靠近笼门的母鸡,该种抽样方式属于非概率抽样。

7、如果按总体单元的有关标志排列,则系统抽样时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分布较均匀。

8、当调查单位的抽样框不完整时,无法直接实施简单随机抽样。

9、广义上说,任何非全面统计调查都是抽样调查。

10、抽样技术的历史起点可以认为是1895年。

11、根据电话簿进行民意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

12、在抽样中,抽样单位总是由调查单位组成的。

13、抽样框是由抽样单位组成的,是抽样总体的具体化。

1n N n C +-n N C14、当N≠ nk时采用直线等距抽样得到k个可能样本,其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

15、样本设计效果系数越大,说明抽样效果越好。

16、分层抽样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抽样调查结果的精确度,或者在一定的精确度的减少样本的单位数以节约调查费用。

17、在群的规模不等时,对总体的估计量都是有偏的估计量。

18、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抽样调查。

19、非抽样误差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20、与全面调查相比,抽样调查不仅包括抽样误差,而且还可能包括调查性误差,所以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不如全面调查。

21、应用抽样技术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对总体中部分单位(样本)的调查来认识总体数量特征。

22、计量误差实际上就是调查性误差,任何调查都可能存在。

23、对于一个确定的抽样分布,其方差是确定的,因而抽样标准误也是确定的。

24、不论概率抽样还是非概率抽样,抽样误差都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

25、系统抽样中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规则是等间隔抽取,所以又称系统抽样为等距抽样。

26、中心位置抽样法起始单元的抽选是在第一段的k个单元中在(1---k)之间随机抽取。

27、概率抽样就是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相同概率被抽中的抽样。

28、抽样技术是一种非全面统计调查的技术。

三、名词解释1、抽样技术2、目标总体3、调查单位4、抽样单位5、抽样框6、样本设计7、简单随机抽样8、PPS抽样9、系统抽样10、计量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