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课教案(1——7课时)形体训练(第一课时):手位1、伴奏音乐《云》1=G 3/43 5 6| 5 - - |1 3 2|1- - |3 5 1 |6 –5|3 1 5|3 - -|5 –6|3- 5|1 2 3|2 - -|6.-. 1|2 1 2|1-- |1 0 0 ||2、准备姿态小八字步站立,身体站直,头正,眼平视,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两侧。
3、动作图示(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六位)(七位)4、动作说明第1~2小节做一位手;第3~4小节做二位手;第5~6 小节做三位手;第7~8小节做四位手;第9~10小节做五位手;第11~12小节做六位手;第13~14小节做七位手;第15~16小节做原一位手。
5、教学提示:〔1〕在手位变化的运动中必须遵照手位的路线进行。
〔2〕训练过程中必须以手指为最远点,进行各种圆周运动,不允许肘关节出现收缩而成棱角。
〔3〕注意手形的正确性,防止手腕紧张。
形体训练(第二课时):舞步11、、 伴奏音乐《快乐舞曲》11==G G 22//44 轻轻快快活活泼泼33551122 3311|| 33551122 3311||33554433 22114433||2222 2|33551122 3311|| 33551122 3311||33554433 2143|1310|4345432|3111|3512 3212|3512 3212|3543 2432|13 10||2、准备姿态正步站立,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头正,眼平视。
3、动作图示(碎步) (跑步) (蹦跳步) ( 踏步)4、动作说明(第一遍音乐)第1--8小节小碎步:双手叉腰,正步站立,两脚脚跟抬起,用前脚掌着地,两脚交替快速、小步、均匀地向前(或任意方向)移动,膝关节放松。
第9 --16小节小跑步:左脚向前小跑一步,同时右脚离地。
然后由右脚向前小跑一步,同时左脚离地依次交替进行。
(第二遍音乐)第1--8小节蹦跳步:动作时两腿屈膝,经两脚蹬地跳起,经脚掌落地,略屈膝。
蹦跳步可双起跳,双脚落地,也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第9 -- 16小节踏步:右脚正吸腿,绷脚,双手摆动,左手胸前抬起,右手架肘置于身旁。
右脚起一拍一步踏步。
右左脚交替进行。
5、教学提示:舞步训练时,碎步要求平稳、均匀;小跑步要提气轻快;蹦跳步要起得俏,落得轻;踏步要正吸腿蹦脚,双臂摆动有力。
形体训练(第三课):勾绷脚组合1、 伴奏音乐《祖国最美丽》11==E E 22//44中中速速55 3333 || 55 33 |1166.. 3311|| 22 00|| 55 3333|| 55 33|| 1166.. 3311 ||22 00 || 11 6666....|| 11 66||.... 36.. 12 ||11 66||.... 55 66| 55 33|| 25.. 32 ||11 00 ||66 44||66-- ||55 33|| 55-- |55 66| 55 33|| 25.. 32 ||11 00|||| 2、准备姿态:坐地,双腿伸直,蹦脚背。
两臂在身旁两侧用中指着地,立腰,头正视。
3、动作图示(绷脚) (双勾脚) (单勾脚)4、动作说明第1--2节:双脚勾脚尖;第3--4节:双脚勾脚背;第5--6节:双脚绷脚尖;第7--8节:双脚绷脚背;第9-- 10节:左脚勾脚尖,脚背;第11--12节:左脚绷脚尖,脚背;第13--14节:右脚勾脚尖,脚背;第15--16节:右脚绷脚尖,脚背;第17--20节:双脚经蹦脚做内旋变双勾脚。
第21--24节:双脚经勾脚做外旋变双绷脚。
5、教学提示(1)勾绷脚组合是训练脚趾的灵活和脚背的力量。
(2)上身保持正直,松弛。
(3)两腿一定要伸直,绷时脚趾尖要有着地的感觉。
勾脚时脚跟向外顶,脚腕勾起脚趾伸直。
形体训练(第四课时):正步半蹲与正步小跳1、 伴奏音乐11==E E 22//4412 33 33|7..1 22 22|67.... 11 11|76.... 77 55....|12 33 33|| 7..1 22 22|67.... 11 22 |75.... 11 11|| 66 55 00|| 44 22--|55 33 00||44 22--||77 55 ....11|22 11--|||| 2、准备姿态正步站立,双手扶把,头正,眼平视。
2、 动作图示(双手扶把半蹲) (双脚推地跳起)4、动作说明:第1--2节:正步半蹲;第3--4节:伸直双腿;第5--6节:重复1--4节动作;第9节:前2拍半蹲,第3拍双腿推地跳起;第10节:第一拍落地半蹲,后两拍慢慢直起。
第11--12节:重复9--10节动作。
第13 --14节:正步半蹲,伸直双腿。
5、教学提示(1)半蹲时注意用膝盖,不用臂部。
(2)跳时用脚背推,不用身体拔。
(3)在空中两腿肌肉要收紧、伸直绷脚。
(4)落地时提气,要轻、脚背、脚趾要控制着落地不能放松。
(5)起落时不要将力量用在手上。
形体训练(第五课时):脚位(1)1、伴奏音乐1=F3/4 稍快5 1 3|5 1 3|5 –4|3-- |5 7 2|5 7 2 |4- 3|2-- |5 1 3|5 1 3 |6 -5 |4-- |6 1 4 |6 1 4 |6-5 |3--|5 1 3 |2 3 4 |6-5|5-- |57 2 |1 2 3|3- 2 |1--||2、动作图示3、动作说明准备姿势:双手扶把,正步站立,挺胸,收腹,收臀,立腰,头正,眼平视。
双臂抬起放上把杆。
第1--2小节:正步站立。
第3--4小节:双脚尖打开成一位。
第5--6小节:一位站立。
第7--8小节:右脚向旁擦地,落脚跟成二位。
第9--10小节:二位站立。
第11--12小节:右脚推起,绷脚,收回三位。
第13--14小节:三位站立。
第15--16小节:右脚向前擦地放下脚跟。
第17 --18小节:四位站立。
第19--20小节:右脚推起,收回成五位。
第21--22小节:五位站立。
第23--24小节:还原成正一步。
4、教学提示(1)要将重心放在人体的中央,并平均地分布在五个脚趾,五个脚趾平放在地面上。
'(2)"二位" 站法:基本同一位,只是两脚跟分开,相距自己的一只脚的距离,成分开的一字型。
(3)"三位" 站法:两脚仍须保持外开,一脚脚跟贴于另一脚的脚心之处。
(4)"四位" 站法:两脚保持外开,一脚在另一脚的正前方,成一脚脚跟与另一脚的脚尖相对在一条直线上,人体重心在两腿中央。
(5)"五位" 站法:两脚外开,前后紧贴,一脚脚尖同另脚脚跟对齐。
(6)此组合也可换脚做。
形体训练(第六课时):舞步(2)1、伴奏音乐1=E2/4(12 34 |56 5 |5654 32 |13 1)|56 54 |33 1 |23 42 |5- |5 6 54 |33 1 |23 43 |2- |31 31 |66 6 |31 35 |6- |56 54 |331 |64 32 |1- ||2、动作示范3、动作说明前奏4小节做娃娃步:面向1点,正步站立,双手叉腰。
第一拍,左小腿抬起,向外(旁)撇、勾脚,右腿直立,双膝尽量相靠。
第二拍左脚落地,抬右小腿,左右脚依次交替。
第1--8小节做跑跳步:面向点,双手叉腰。
前半拍左脚向前轻跳,同时右脚自然抬起。
一排一动,依次交替。
第9--16小节做踏跳步: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踏一步跳起,同时右腿屈膝抬起,勾脚。
第二拍,左脚原地小跳一次。
右脚开始,动作相反。
两脚交替进行。
4、教学提示(1)作娃娃步时,要求小腿放松,有控制的起落。
(2)跑跳步是儿童舞蹈中常用的步伐之一,具有欢快、节奏鲜明的特点。
(3)通过类似动作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跑跳步和踏跳步。
跑跳步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在跑的过程中完成动作。
踏跳步时强调重拍踏步,多在原地进行。
(4)学习舞步时,身体应重心向上提,上体保持平稳。
(5)在舞步熟悉的基础上加上上体动作的配合练习,如拍手、鸟飞等。
形体训练(第七课时):地上压腿组合1、伴奏音乐1=C2/4 快板556 556 |51 33 |656 51 |53 3 |556 556 |51 22 |434 31 | 23 2 |556 556 |51 33 |656 51 |16 6 |15 63 |51 36 |556 5 2 |1 1 ||2、动作示范3、动作说明准备姿态:坐地,双腿前伸直,绷脚,挺胸,立腰,正头,眼平视。
双手三位手。
第1--4小节:前压腿两次。
最后一拍变旁腿。
第5-- 8小节:旁压腿两次最后一拍变后腿。
第9--12小节:压后腿两次。
第13--14小节:变回准备姿态。
第15--16小节:压前腿一次。
第二遍音乐时,换左腿做同样的动作。
4、教学提示(1)前压腿时,用整个身体向前,而不是用头,身体尽量贴着腿。
起身时,身体先向远方出去身体才慢慢起来。
(2)旁压腿时,尽量用后背往腿上贴。
(3)后压腿时,呼吸须保持自然、不憋气。
双肩放平往后压腿。
芭蕾舞教案(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幼儿认识,学习舞蹈为目的,是中国舞蹈幼儿训练课堂必须具备的基本舞蹈专业技能和知识。
课堂训练内容已参考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幼儿考级教程,再经过自己的的选择。
创编组合而成的一整套芭蕾基本功和舞蹈韵律强的音乐歌舞小组合的课堂教程。
教学内容1} 课前热身游戏。
2} 芭蕾基本功训练,3} 音乐舞蹈小组合6 个,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组合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的动作,波浪手、摆臂。
教学步骤1} 第一至第三课教授:a 、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 前压腿、旁压腿、竖叉、横胯。
b 、舞蹈组合地面:腰部训练,站立:头部训练。
2} 第四至第六课教授:a 、芭蕾基本功,地面练习为{ 前踢腿、旁题腿、躺身后踢腿b 、舞蹈组合地面:腿部训练。
站立:蹦跳步3} 第七至第九课教授:a 、芭蕾基训,已复习1 ——6 课内容,提高动作规范性和准确度。
b 、舞蹈组合为:摆臂、波浪手。
4} 第十至第十三课教授:a 、组织一个芭蕾基训基本功组合。
b 、把小朋友们分组,轮流表演舞蹈组合。
c 、通过每一堂课游戏的循序渐进,排列队行并加幼儿生活情趣的小舞蹈。
东北秧歌(一课时)教学目标:1、训练手腕的灵活性,手脚的协调性2、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教学分析:对于东北秧歌的学习,学生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加强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节奏的把握,渐渐加入身体动律元素,使其认识和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位学生的动作,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指正,并且多做示范,带领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1、整队集合,点名,问好。